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肠内营养管路安全管理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经信效度验证的调研自设问卷,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肠内营养护理工作的30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肠内营养管路安全管理知识得分(28.58±6.09)分,态度得分(37.65±5.03)分,行为得分(70.01±5.45)分,得分率分别为57.16%、94.13%、93.35%。单因素分析显示,工作年限影响护士的行为得分(F=23.61,P=0.032),职称影响护士的知识得分(F=4.48,P=0.012),管饲操作频率对护士的知识及行为影响较大(F=9.64,P<0.001;F=34.59,P=0.018),而培训频率对护士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497;F=12.56,P=0.231;F=18.97,P=3.479)。结论护士对肠内营养管路的安全管理持积极态度,但知识水平尚待提高,行为需进一步规范。开展高质量培训以规范临床操作有利于肠内营养管路的安全管理。

  • 标签: 肠内营养 安全 护理
  • 简介:摘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对清远66家基层120的101名医务人员开展气道管理模拟教学,通过设置不同场景、病情特点及案例表现等,对气管管理内容进行模拟教学、演练。相关医务人员对气道管理培训的需求强烈,其经过培训后对气道管理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让学习者对多途径、多层次的气道管理技能进行实操,在模拟环境中反复练习这些危急关头需要用到的技能操作后,会促进这些技能的临床应用,且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模拟教学 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 基层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主题。在我国,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效用,电力政工工作的质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力公司如何发挥企业政工人员的作用。

  • 标签: 新形势 电力公司 政工人员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及行政人员的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状况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职业暴露风险的防控防护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象为2017年杭州市儿童医院员工共90人例员工:其中医务人员71人(传染科的医务人员23人)和行政人员19人例,院外体检的健康成人体检43人为对照,每人抽取其静脉外周血1 mL送实验室。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EV-A71和CV-A16 IgG抗体。结果医院90名员工EV-A71 IgG阳性40人(44.4%),CV-Al6 IgG阳性77人(85.56%),43名院外健康成人EV-A71 IgG阳性8例(18.60%),CV-Al6 IgG阳性23例(53.49%),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名医务人员EV-A71 IgG阳性31例(43.66%),CV-Al6 IgG阳性61例(85.92%),19名医院行政人员EV-A71和CV-Al6 IgG阳性率分别47.37%和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务人员EV-A71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往年(P<0.05);传染科医务人员23人中EV-A71 IgG阳性有9人(39.13%),CV-Al6 IgG阳性21人(91.3%),非传染科医务人员48人中EV-A71 IgG阳性有22人(45.83%);CV-Al6 IgG阳性40人(83.33%),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足口病EV-A71和CV-Al6隐性感染比例高;虽然几乎不发病,但存在传播风险可能,仍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防控意识和措施。

  • 标签: 儿童医院 手足口病 EV-A71 CV-A16 医务人员 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州省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评价和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2019年4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贵州省内共抽取三级医院24所、二级医院50所、一级医院60所进行调查,每所医院按比例随机抽取临床护理人员共5 161名进行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进行编制电子问卷并生成微信链接及二维码,以网络形式进行调查。共接收问卷5 161份,有效问卷5 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9.69%。利用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贵州省5 145名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总分为(129.63±24.30)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医院等级、所在科室、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职务、月收入、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聘用形式、是否带教、是否参加过科研等的临床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是否参加过科研、工作年限、职称、医院等级、是否带教、月收入等因素对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P<0.05)。结论贵州省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创新相关知识培训及资源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从而提高贵州省临床护理人员的创新意愿和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贵州省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玻璃纤维生产、应用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及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探讨职业健康教育对预防玻璃纤维粉尘暴露人员皮肤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于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南京地区某陶瓷企业257名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罗门设计,干预组分为RG1(O1XO2)、RG3(XO5)两组,施加职业健康教育,对照组分为RG2(O3-O4)、RG4(-O6)两组,无干预措施,用问卷调查结果及职业卫生知识得分评价健康教育对玻璃纤维暴露人员职业防护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比干预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平均得分提高了27.34分,干预指数为1.42,比对照组提高了23.62~27.73分,比对照组得分提高了33.62~35.52分;干预组玻璃纤维暴露人员使用防护霜、坚持戴手套、穿工作服、班后洗手洗澡等防护措施的正向态度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28%、13.51%、11.68%、11.48%,干预指数分别为1.18、1.17、1.14、1.15;干预组戴手套和班后洗手洗澡的职业防护措施落实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25%、7.27%,干预指数分别为1.43、1.08;干预组皮肤损伤率比对照组降低了11.43%,干预指数为1.67。结论玻璃纤维暴露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可提高干预对象职业卫生知识的得分、职业防护正向态度率及职业防护措施落实率,降低干预对象的皮肤损伤率。

  • 标签: 职业病 早期干预(教育) 玻璃纤维 皮肤损伤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科学研制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测量量表,于2019年11—12月抽样调查上海市16个区217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选择调查2 982名开展过安宁疗护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总体行为频度介于“偶尔做”(3分)和“经常做”(4分)之间,得分(3.7±0.9)分,总分(52.1±10.0)分,平均得分率为74.5%。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关系方面行为频度最高(77.7%,2 317/2 982),在主动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推荐临终照护医疗机构方面实践不足(46.4%,1 383/2 982)。男性、本科及以上学历、已婚或其他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医生、副高职称、目睹死亡过程、目前在安宁疗护科室岗位工作医务人员的行为实践较好。结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总体频度较好,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的行为状况存在差异。需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行为能力。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于2018年8月,通过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年新入职的1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目的进行培训,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PPT理论培训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一组;采用常规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二组。每次调查均发放调查问卷171份,回收171份,回收率均为100%。定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评估;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共171名新入职医务人员参与研究,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63±2.33)岁,工作类别以护士居多(127人,占74.27%),性别以女性居多(146人,占85.38%),学历以专科学历居多(93人,占54.39%)。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56%~70.18%、63.16%~96.49%、86.55%~99.42%。各组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342、189.424、304.904,P<0.01)。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在传统PPT理论培训后和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技能培训后得分均有上升的趋势(F=125.042、352.025、444.073,P<0.01)。结论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均有提高。

  • 标签: 医务人员 情景模拟培训 职业防护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探讨相关的科研需求现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湖南省某儿童专科医院工作的588名临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资料;第2部分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调查;第3部分为护理人员科研需求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588份,实际回收问卷577份,有效回收率为98.13%。结果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得分较高的3项分别是经常通过互联网搜索专业的相关资料(3.255±0.491)分、能进行统计描述(2.931±0.572)分以及能使用中文数据库(2.894±0.429)分。科研能力需求率较高的3项分别是申报课题80.94%(467/577)、撰写论文76.95%(444/577)以及专题讲座71.92%(415/577),较低的3项分别是继续深造46.10%(266/577)、检索文献40.90%(236/577)以及小组座谈会38.30%(211/544)。结论护理人员信息检索的基础统计的能力相对较高,但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差。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可概括为统计分析能力、信息检索/文献阅读能力、科研选题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4个方面,应重点关注科研能力薄弱的环节是否存在较高的科研需求,有目的地开展护理科研指导和教育工作。

  • 标签: 护理人员 主成分分析 科研能力 科研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敬业度、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应用《盖洛普Q12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相关性用Pe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医护人员敬业度、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总均分分别为(2.18±0.56)、(3.48±0.72)、(2.71±0.67)分,医护人员敬业度与组织支持感成正相关(r=0.674,P<0.01),敬业度、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均呈负相关(r=-0.416、-0.487,P<0.05)。医护人员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均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F=54.673、81.558,P<0.01)。组织支持感在敬业度和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P<0.01)。结论医护人员的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于离职倾向有关。

  • 标签: 医护人员 敬业度 组织支持感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当前上海市医疗机构超声学科从业人员现状,为学科人员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3年12月和2018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所有医疗机构超声学科进行人员情况和专业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并将两次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平均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的超声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数是1.04人/万人。三级医院在专业人员数量、专业资格、年龄、学历、职称构成等方面具有优势。相比于2013年,2018年超声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31.8%,共有2 509人;持影像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者占超声医师总数的95.6%(2 063/2 158),增加了4.7个百分点;年诊疗工作量为1 982万人次,提升了45.8%。结论上海市超声学科专业人员发展迅速,但超声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诊疗工作量的发展不平衡。建议加大对超声学科专业人员培养力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 标签: 卫生人力 超声学科 专业技术人员 上海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4至16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中的《压力-焦虑亚量表》,通过问卷星调查615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发放、回收615份问卷,有效问卷615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13.82%(85/615)及25.37%(156/615)。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重点科室是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OR=1.779、2.127);女性、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消毒液洗手是心理压力的保护因素(OR=0.520、0.528)。医务人员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重点科室更容易产生焦虑(OR=2.042、2.702);口罩与面部及鼻梁贴合高是医务人员心理焦虑的保护因素(OR=0.50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表现较高的心理压力及焦虑,应早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关注男性、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及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医务人员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B=-1.207)、护士(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 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B=-0.544)、护士(B=-0.652)、近郊区(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P<0.05)。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知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安宁疗护培训项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研制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于2019年11—12月,对上海市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所有条目的培训需求均>71.0%,培训需求总分为(2.58±0.63)分。各维度培训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2.59±0.64)分]、动作技能[(2.57±0.68)分]和情感[(2.56±0.70)分],具体需求最高的前3项为生前预嘱和法律知识(80.5%,5 660/7 027),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方法(75.3%,5 290/7 027),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压力和适应(75.1%,5 279/7 027)。女性[(2.61±0.62)分]、行政管理、医技及其他岗位[均为(2.68±0.56)分]、初级职称[(2.61±0.62)分]、未目睹临终患者死亡的过程[(2.65±0.58)分]、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2.68±0.55)分]的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更高(P<0.05)。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均较高,建议靶向开展多层次、针对性强的安宁疗护培训,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

  • 标签: 安宁疗护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拓展临床护理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临床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姑息护理专项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采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及教学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对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姑息知识平均得分(17.19±2.85)分,对照组平均(14.25±3.92)分,试验组理论知识测试在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和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授课模式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培训方法总体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姑息护理培训知识的理解与固化,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翻转课堂 姑息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前,企业退休离岗人员越来越多,车间出现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保障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行,并且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等各项要求,越来越多的外协人员通过第三方招聘的方式进入制丝车间。由于车间对外协人员缺乏直接有效的管理,所以制丝车间拟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分层平衡记分卡”,旨在形成良性螺旋上升的循环,以期在易地技改以后,指导相关外协合同的订立,促进外协人员有效完成各项工作,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

  • 标签: 烟草工业 车间外协人员管理 创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满足医疗系统对人才的需求,医学生胜任力的培养成为医学教育的新方向。本研究探索运用胜任力量表评价医学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以中国医学生的职业素养(attitude)、专业技能(skill)、专业知识(knowledge)为评价方向,将能力发展划分为描述(state)、解释(explain)、应用(apply)、传播(transfer)四个评价层次,探索提出"A.S.K.-SEAT"中国临床医学生胜任力概念并形成评价量表。对2018届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评价问卷信度、效度,分析调查对象各项胜任力发展现状。结果共回收155份有效问卷,15人参与行为事件访谈,问卷信度、效度较好,确立21项A.S.K.胜任力指标(包括基本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2项)及SEAT等级描述文本。结论A.S.K.-SEAT胜任力量表能够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胜任力现状评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学毕业生 综合素质 评价量表构建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从2015年开始,我院就与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订单培养协议,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办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运营管理方向)订单班,旨在向地铁公司输送具备地铁车辆的制造、运用、维护、检修与管理等知识与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此次人才培养的重点。本文主要结合三年来的实际经验,重点阐述对订单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标签: 企业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有效途径 渗透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