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营养、温度、光照和pH值对4株海生毛壳菌(Chaetomiumspp.)生长及孢子形成和萌发影响,为进步利用海洋真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株毛壳菌在10~35℃均能生长,WHMl2、WHM33和WHM34生长适温为20~30℃,WHM41生长适温为15~25℃;4株菌在燕麦片琼脂(OA)培养基和YGA培养基生长最好;在pH值5~10均能生长,但喜中性及偏碱性环境;全黑暗处理有利于4株菌生长;除光照外,营养、温度和pH值对其产孢均有影响。

  • 标签: 海洋真菌 毛壳菌 菌丝生长 产孢
  • 简介:为了从耐旱地衣漠黄梅共生菌藻基因组中筛选功能基因,并为蛋白质类药物基因筛选提供平台,采用改进CTAB方法提取其总DNA,用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基因组DNA,以质粒pUC19为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了漠黄梅共生菌藻宏基因组文库。该文库包含了4.8×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4kb,覆盖漠黄梅菌藻整个基因组4次。

  • 标签: 地衣 pUC19 大肠杆菌DH5α
  • 简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和筛选具有提高玉米抗旱潜能优良菌种,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将分离自新疆荒漠盐生植物根系5种内生真菌Curvulariainaequalis、Fusariumavenaceum、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分别接种到玉米幼苗根系,进行干旱胁迫培养6周,测定苗期玉米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C.inaequalis、F.avenaceum、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下生物量(P〈0.05),而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对其影响不显著;接种F.avenaceum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极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可溶性糖含量(P〈0.01);接种C.inaequalis、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对根系POD活性影响不显著,而F.avenaceum和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显著降低了根系POD活性;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和Ulocladiumsp.AS91282显著降低根系MDA含量(P〈0.01)。然而,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5种内生真菌对玉米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来看,干旱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Ulocladiumsp.AS91282对促进玉米幼苗抗干旱能力优于其他4种菌。

  • 标签: 内生真菌 盐生植物 抗旱性 生物量 POD MDA
  • 简介:摘要:胶陀螺[Bulgariainquinans(Pers.)Fr.]作为种长白山地区食药兼用真菌,在夏、秋季节常见于蒙古栎倒木及树桩。文中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胶陀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现已从胶陀螺中分离得到了苯并[j]荧葸类、azaphilone类、醌类、甾类、萜类、苯丙素类等50多种化合物;在药理活性方面,胶陀螺具有抑菌、抗癌、光敏、抗疟疾、抗氧化、止痒、杀虫、抗血瘀等活性,而其中胶陀螺光敏活性作为其特有的作用直被关注,并已确定了光敏活性有效组分。

  • 标签: 胶陀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从植物-真菌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微生态学角度.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关系研究进展,分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特别强调将植物及其内生微生物作为个整体研究重要性,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作为类重要微生物资源,可以在增强植物生态适应性,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人类压力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因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内生真菌 逆境抗性 生态适应性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互惠共生
  • 简介:运用能散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发网菌目黏菌代表种子实体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分属于7属7种供试发网黏菌子实体囊被上微量元素组成存在差异。尽管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可见的如绒泡菌目黏菌子实体中存在石灰质颗粒,但其中钙元素所占比例均仍较高。同时,元素组成差异与子实体颜色没有相关性。

  • 标签: 黏菌 发网菌目 能散X-射线微区分析 微量无素
  • 简介:为准确地将酯酶同工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菌株鉴别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进行快速菌种区分、鉴定,本试验对10个黑木耳菌株不同培养时期胞内酯酶(EST)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菌株间亲和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培养时期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培养时期同菌株同工酶谱也存在差异。培养20d诱导同工酶谱可有效区分、鉴定各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d酶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亲和性试验结果相致。

  • 标签: 黑木耳 培养时间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亲和性
  • 简介:中国北回归线附近些地区具有世界同纬度地区很少有的优良植被条件,许多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绿洲"。基于作者收集标本和文献考证,本文记录了121种被报道分布于这地区(22°38’~24°14’N)黏菌,它们分属于6目28属,其中,广东有43种,广西有31种,云南有67种,台湾有40种;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3种,无丝菌目20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49种,发网菌目16种。

  • 标签: 黏菌 物种多样性 分类学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微波辅助法提取树舌胞内多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对多糖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极差分析确定了微波辅助法最优工艺为微波处理10min、液料比40∶1、提取2次。按此工艺多糖提取率为24.92%,多糖得率和含量分别为188.3mg/g和78.47%。抗炎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树舌胞内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2.16%、37.80%、27.97%,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树舌胞内多糖高、中、低剂量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具有良好抗炎作用。

  • 标签: 树舌 胞内多糖 提取工艺 抗炎活性
  • 简介: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ohn)培养液、过滤液和灭活液对葡萄灰霉病菌(GB)、草莓灰霉病菌(SB)、辣椒灰霉病菌(PB)和番茄灰霉病菌(TB)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对GB、SB、TB和TB都有很好抑制作用.在菌液浓度达到105CFU/mL时,对4种灰霉病菌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当浓度降低为104CFU/mL时,抑制率明显降抵.而菌液浓度为108CFU/mL时过滤液,对GB、PB和TB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灭活液对灰霉菌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菌液浓度为108CFU/mL时,对PB、GB、TB和SB抑制率分别为73.6%、39.5%、50%和25%.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灰霉病菌 抑制率
  • 简介:对具有北美东部和亚洲东部近缘生物地理学关系大型地衣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检测较少。笔者获得了石耳科中8个种10个样本nrDNAITS完整序列,并对本科中在分布具有重要意义4个种生物地理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细胞核核糖体DNA变异性较强ITS段碱基序列比较分析,支持放射盘石耳(Umbilicariamuehlenbergii)、宾州疱脐衣(Lasalliapennsylvanica)为同种型间断分布,美味石耳(U.escu-lenta)和大叶石耳(U.mammulata)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分化程度,为异种型间断分布。地理学分析显示该两种石耳分化可能是由于太平洋扩展和隔离所造成结果。同种型间断分布种类不同地区样本之间差异较小。推测了不同类型间断分布种类分化时间,美味石耳与大叶石耳分化发生在中新世(23~5.33Mya)中期,白令海峡形成期间。

  • 标签: 生物地理学 间断分布 石耳属 疱脐衣属 地衣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y(流动相甲醇):V(水)=98: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2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0=O.9989,0.0l~0.3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

  • 标签: 菇柄 麦角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了灰树花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均有很好清除作用,灰树花菌丝体水提物(GFM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物(GF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多糖(GFP)、灰树花子实体碱提多糖(GFAP)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均小于1.0mg/mL,其他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也均小于3.0mg/mL。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仅GFME、GFMP、GFE有清除作用,其他提取物清除作用很弱。

  • 标签: 灰树花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 简介:药用地衣长松萝(UsnealongissimaAeh.)是藏、蒙、维、傣等多个民族以各自传统医药理论为依据,应用于医疗实践中传统药材之,其次生代谢产物有二苯骈呋喃类、缩酚酸类、单环苯酚类、甾醇类、三萜类、脂肪酸类及多糖等,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活性、抗血小板、免疫调节、抗辐射生物活性等。该研究采用ABTS和DPPH2种方法对长松萝干燥枝状地衣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2个新化合物(4aR,9bS)-2,6-二乙酰基-3,4a,7,9-四羟基-8,9b.二甲基-1-氧代-1,4,4a,9b.四氢二苯骈呋喃酮(1)、4-[3.(7.乙酰基-4,6-二羟基-3,5-二甲基-2-氧代.2,3.二氢苯骈呋喃基)]-4-[2-(7.乙酰基-4,6-二羟基-3,5-二甲基苯骈呋喃基)]-3-氧代丁酸乙酯(2)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2个化合物均表现不同程度抗氧化能力,并显示浓度依赖性。2种方法测定结果:化合物(1)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3.53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31mmol/L,化合物(2)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12.39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01mmol/L,标准品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半数清除浓度(m50)为0.16mmol/L。

  • 标签: 长松干燥枝状地衣 抗氧化 新化合物
  • 简介: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新疆西部部分山区实地采集地衣标本进行初步整理、分类和鉴定,结果发现了微孢衣属(Acarospora)3个中国新记录种:Acarosporaglaucocarpa,Acarosporapeliscypha,Acarosporaveronensis。

  • 标签: 中国 新疆 地衣 微孢衣属 新记录种
  • 简介: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共生菌藻中基因组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kb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宏基因组文库。

  • 标签: 地衣 岛衣北极变种 菌藻共生物 宏基因组文库
  • 简介:头束霉属(CephalotrichumLink)真菌分布广泛,具重要经济学及生态学意义。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类群真菌分类历史,总结了该属分类研究进展;对中国已经发现头束霉属真菌进行详细列表,并与近似属进行了相关比较。

  • 标签: 头束霉 分类 分子系统学
  • 简介:甾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类很重要天然产物。在菌物中,甾类化合物不仅种类多样,含量也相当丰富,尤其是由28个碳原子组成麦角甾类化合物更具有代表性,是菌物特征性成分。文中对国内外文献报道菌物中麦角甾类化合物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菌物 麦角甾类化合物 种类
  • 简介:利用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分布7种鹅膏属真菌成熟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α-amanitin)、β-鹅膏毒肽(β-amanitin)和鬼笔毒肽(phalloidi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芥橙黄鹅膏(Amanitasubjunquillea)和橙黄鹅膏(Amanitaaff.citrina)中均含有3种毒素,其中芥橙黄鹅膏α-鹅膏毒肽含量为2395.91μg/g、β-鹅膏毒肽含量为1653.75μg/g和鬼笔毒肽含量为405.26μg/g;橙黄鹅膏分别为1121μg/g、4244μg/g和9442μg/g.芥橙黄鹅膏白色变种(Amanitasubjunquilleavar.abla)中含有β-鹅膏毒肽,其含量为614.00μg/g.其他5种鹅膏中均未检测到上述3种毒素.

  • 标签: α-鹅膏毒肽 β-鹅膏毒肽 鬼笔毒肽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鹅膏属
  • 简介:报道了中国担子菌纲新记录属——哈宁管菌属Henningsomyces,并对采集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千湖山冷杉倒木新记录种雪白哈宁管菌Henningsomycescandidus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最典型形态特征是担子果由许多白色小管直立排列而成,菌丝体为体系,同时具有简单分隔和锁状联合,担孢子薄壁、光滑、近椭圆形,菌管口菌丝呈明显树状分枝。

  • 标签: 云南 雪白啥宁管菌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