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欧盟与美国正在进行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谈判中,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备受争议。一方面,它是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可能影响到东道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引发了公众的担忧。欧盟为了应对公众的质疑,在最新发布的TTIP投资章节草案中创造了投资法庭体系,并从多方面完善了程序性规定,试图为国际投资仲裁带来公正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 标签: TTIP ISDS机制 投资法庭体系
  • 简介:在量化分析欧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水平以及测算美国、欧盟和中国这三大经济体双边货物贸易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依据农产品关税、非农产品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水平削减情况设定不同情景,通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分析《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贸易自由化进程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TTIP能促进美国和欧盟的GDP及进出口贸易,并导致中国的GDP和进口贸易下滑,但并未恶化中国的出口贸易。就具体产业贸易而言,TTIP使得中国在美欧出口占相对优势的产业,其产品在出口上与欧美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并使中国在相对美欧出口占优势产业的产品出口上受到了来自美欧的挑战。

  • 标签: TTIP GTAP GDP 进出口贸易
  • 简介:TTIP旨在建立跨大西洋彼岸的共同自由贸易区,谈判历时5年,从搁置到重启,再到搁置,进程曲折。TTIP第15回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市场准入、监管等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在贸易关税减让条目、服务贸易、劳工问题、政府采购、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最终TTIP能否取得谈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美欧双方在这些敏感领域做出让步和妥协。在这些议题中劳工问题、政府采购、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一直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短板。面对来自TTIP的挑战,中国应重视规则不够健全的领域,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体系。

  • 标签: TTIP 欧盟 自贸协定 国家争端解决机制 政府采购协定 世贸组织
  • 简介:运用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美两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竞争关系,为中国应对TTIP压力、制定对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欧盟市场农产品结构差异较大,不存在激烈竞争,但竞争程度略有上升;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但优势地位正逐步减弱;美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总体优于中国。因此,若TTIP协议谈判成功,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会进一步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将更不具备同美国产品竞争的比较优势。鉴于此,中国应继续扩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贸易,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中欧间贸易成本;积极研究TTIP协定谈判中的农业条款,为制定自贸区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TTIP 农产品 出口相似度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