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择期PCI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急诊PC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0.0%。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急诊PCI综合比较后总体上优于择期PCI,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其中行急诊PCI治疗的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急诊PCI组,行择期PCI治疗的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择期PCI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LVEDV、LVESV、LVEF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DV和LVESV均降低,而LVEF增大,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较择期PCI更能有效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 标签: 急诊PCI 择期PCI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择期PCI、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应用择期PCI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急诊PCI治疗,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治疗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择期PCI治疗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产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择期PCI 急诊PCI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急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急诊组(n=110),择期组(n=110)。急诊组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择期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治疗。以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比临床疗效,急诊组为95.45%(105/110),显著优于择期组78.18%(86/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急诊组为7.27%(8/110),显著低于择期组19.09%(21/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疗效较择期PCI更为确切,提示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原则上应尽早接受PCI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择期PC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及择期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8例行急诊PCI治疗为急诊组,59例行择期PCI治疗为择期组。急诊组入院后急诊型PCI治疗,择期组入院后7~10天行PCI治疗。在PCI后7天、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射血分数。观察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梗死复发率,比较术后30天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术后7天及术后6个月,急诊PC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诊组住院期间心脏破裂发生率、出院后梗死复发率、术后30天死亡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择期PCI

  • 标签: PCI 急诊 择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术后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进行PCI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2例,组别分类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在术后对其展开护理,对照组(16例)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16例)的护理方式是系统化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作PCI治疗后,可以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术后护理,这样能够有效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升高。

  • 标签: PCI 老年 冠心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桡动脉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化验。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3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PCI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急诊PCI 护理
  • 简介:盼望着立秋,希望天气能凉爽一些!无奈秋老虎气煞人,热度不仅未见降低,反而更甚以前,害得教授王我空欢喜一场,只能继续忍受着这热浪的煎熬,生活在空调之下,以求得遍身凉意,保持头脑的清醒,为大家准备我们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讲解PcI总线,这个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主板上那白白的五六个插槽就是啦,非常的显眼。0K,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就在我们身边的Pcl插槽,看看它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

  • 标签: PCI总线 夹层总线 带宽 传输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及急诊PCI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3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行药物治疗,实验组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相关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比药物治疗,急诊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药物治疗 急诊PCI治疗 治疗效果 相关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PCI与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统计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88例为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的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大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再通率分别为98.9%、58.6%(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2%、20.3%(p<0.05);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7.1%、50.4%(p<0.05);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8%(p<0.05)。结论直接PCI更能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预后。

  • 标签: PCI 溶栓 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50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手术策略、手术方式和PCI治疗效果,分析以上结果与Syntax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通过血管造影证存在PCI治疗指征患者150例。根据临床SYNTAX积分总体分布三分位数值,按0-22分为低分组(n=62),23-32分为中分组(n=45),高于33分为高分组(n=43)。比较不同Syntax积分各组的合并症及冠心病分型情况、冠脉病变特征、PCI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用时及术后效果以及PCI技术选择情况。结果两两比较分析发现高分组的前降支+回旋支病变发生比例为53.5%明显高于低分组的32.2%,P<0.05,高分组的分叉病变比例46.5%,明显高于低分组的27.4%,P<0.05,钙化病变高分组的发生率30.2%明显高于低分组的12.9%,P<0.05。各种常见PCI并发症发生情况中,高分组冠脉夹层及冠脉急性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9.3%及6.9%,明显高于低分组的0%,P<0.05,冠脉夹层的组间比较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yntax积分无论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从长远来说,仍有着相当的潜力有待挖掘。

  • 标签: Syntax积分 冠心病 PCI 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静脉溶栓组和PCI介入治疗组。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静脉溶栓治疗组血管再通15例(71.4%),PCI接入治疗组血管再通18例(85.7%)。经组间比较,血管再通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溶栓治疗组出现1例患者死亡,4例不良反应。PCI介入治疗组0死亡病例,不良反应2例。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CI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PCI治疗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PCI治疗,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治疗,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PCI 心功能指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4月11日,负责PCIExpress业界标准I/O技术的特别兴趣小组PCI—SIG日前宣布.推出PCIExpressExpressModule规范。这个PCIExpress规范定义了可热插拔的I/O扩展模块标准.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级服务器和工作站平台的可靠性及设计灵活性。符合ExpressModule规范的产品有望于2005年底面市。

  • 标签: 推出 Express 新规范 企业级服务器 I/O技术 工作站平台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观察组选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本研究中所得LVESV、LVEDV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所得LVEF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在研究中所得LVESV、LVEDV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所得LVEF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PCI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