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治疗感冒的方式较多,但药物治疗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手段。需要提醒的是,临床常用的感冒多为复方制剂,许多药名虽不同,但其主要成分相同,在选用时要了解其主要成分,避免重复用药,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抗感冒药 防感冒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 常见疾病 复方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感冒的成分及副作用的分析,提高病患对于感冒的认识,及在选择感冒时能够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感冒

  • 标签: 感冒 感冒药 成分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冒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方法此次调查对象随机选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感冒患者30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处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针对患者的一般病情、处方中用药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处方信息、不良反应及药理成份分布。结果在3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12.50%,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占10.00%,药物使用不对症占1.67%;出现不良反应为9.67%,其中胃部不适者51.72%,过敏者35.58%,血压升高或心跳加快者27.59%,恶心呕吐者31.03%;300张处方中涉及的感冒物包括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咖酚伪麻片、复方氨酚伪麻片、氨咖黄敏溶液等。结论感冒引起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使用感冒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的滥用,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不少人患上了感冒就会自行到药店购买感冒。但如果选不当,也可延误病情。患者在购买感冒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感冒的成分。含麻黄碱:高血压患者别用。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吃感冒前要仔细看看药物成分表中有无麻黄碱,因为麻黄碱可使心率加快,血压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进而出现各种不适。

  • 标签: 感冒药 成分表 高血压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患者 麻黄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抗感冒物成分的药理及其临床用药相关研究,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具感冒物处方的感冒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感冒物成分进行药理分析以及对临床用药情况展开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常用感冒物成分药理作用囊括“收缩热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组胺、中枢兴奋”等6大类。在这370例处方中经过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50张(13.5%),药物成分重复处方38张(10.27%),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8张(2.16%),其中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临床感冒物成分很复杂,增强感冒物成分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药分析,对于改善感冒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感冒 临床用药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冒中药物成分的主要药理特性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5月开具的450张(450例患者)治疗感冒的药物处方,并回顾性分析感冒的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结果450张处方中感冒使用不合格率、不对症处方率、药物成分重复率分别是12.44%、1.78%、9.78%,其中不合格处方率的比例最高;常用感冒主要分为中枢兴奋、组胺、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药物6类。结论临床治疗感冒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而重点分析感冒的临床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感冒药物 处方 药理特点 临床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感冒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感冒患者感冒物处方420份,分析临床感冒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420份感冒物处方中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98张,占23.3%。其中,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60张,占14.3%;感冒物使用不对症处方38张,占9.0%。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发生率高于感冒物使用不对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份感冒物处方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双扑伪麻分散片,占50.7%(213/420),其次为复方锌布颗粒,占29.0%(122/420),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占12.9%(54/420),酚麻美敏口服液占3.8%(16/420),复方氨酚烷胺片占3.3%(14/420),酚氨咖敏片占0.2%(1/420)。涉及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包括:解热解痛类、收缩血管类、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抗病毒类及其他类。结论临床应用感冒物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充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开具处方,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多成分抗感冒、流感和过敏药 药理作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感冒的不良反应以及日常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感冒门诊接诊的752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开具的752张处方进行分析,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752张处方的合理性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62张,占全部处方的8.3%,其中不规范处方38张(5.0%),不适宜处方15张(2.1%),超常处方9张(1.2%);且通过随访发现,不合理用药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31例,发生率为50%。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中,单一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结论临床上对于感冒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诊断以及用药,对不同特诊的感冒类型进行特殊用药,不能盲目的使用联合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感冒物的药理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开出的感冒物的处方中抽取720例进行研究,对抗感冒物的药理成分表现和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感冒物的药理主要可以分为抗病毒、收缩血管、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中枢兴奋和组胺。(2)经统计,本次共有174例为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17%,其中90例为不合理处方,72例为药物成分重复,12例为不对症使用,所占比例分别为51.72%、41.38%和6.90%,其中处方不合理最多,和其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共有68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4%,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心跳加快和过敏等,其中以肠胃不适最常见,和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感冒物的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对其成分药理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改善感冒治疗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理成分 临床用药 用药指导
  • 简介: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炎,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不恰当的治疗可以造成慢性疼痛、肾功能不全以及关节破坏和畸形,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和降尿酸的药物。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痛风指南,对治疗痛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作一综述。

  • 标签: 痛风 抗痛风药 合理用药
  • 简介:去外地旅游的杨老太太回家后感到心慌、气短,由于以前体检时发现有早搏,于是吃了一些早搏的。没想到用药半个小时后出现头晕的症状,并且感到胃不舒服。于是,家人马上送老太太去了医院。

  • 标签: 早搏 老年人 慎用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动静脉血压升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也容易引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关键,为了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临床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物的一些情况。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门诊高血处方2812张,从高血压的处方数、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最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三联次之。结论我院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于我院门诊治疗的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观察6个月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计算血压达标率及依从性。结果实施药学监护6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水平与药学监护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血压达标率、依从性明显升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5)。结论实施药学监护能够保证高血压治疗的安全有效和科学合理,提高血压达标率和依从性,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的药物利用和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4020例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用药情况。结果我院高血压单种药物治疗比例是47.5%,联合用药治疗比例是53.2%;药物利用指数(DUI)是0.73-1.04。结论本院高血压用药合理,药物利用充分。

  • 标签: 抗高血压 药物利用 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