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女性盆腔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女性盆腔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39例有盆腔病变,阳性率97.5%,发现子宫病变14例,宫颈病变22例,卵巢病变2例,盆腔脓肿1例。另有1例为阴性,阴性率2.5%。结论MRI检查可以估计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观察疗效,检查复发等,是最准确的影像检查

  • 标签: 女性盆腔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与观察组(260例),对照组患者在就诊后将MRI申请单交给接诊人员,进行计价、交费、登记编号,等待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由MRI分诊护士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其具体包括预约检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特殊情况的酌情处理以及为临床阳性体征病人提供快速就医绿色通道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候诊时的心理情况、候诊时间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在MRI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优化就医流程,并可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MRI检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40例患者1个部位脊柱结核(20例腰椎、2例颈椎、1例骶椎、17例胸椎);30例患者2个部位脊柱结核(13例骶椎合并腰椎、15例腰椎合并胸椎、2例胸椎合并颈椎);10例患者3个部位及以上脊柱结核(5例腰椎合并骶、胸椎、3例胸椎合并腰骶椎、2例颈椎合并胸腰椎)。结论临床上运用全脊柱MRI对脊柱结核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以将脊柱结核病变的空间信息清除显示出来,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全脊柱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采用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其还能够作为术前关节镜的筛选工具,对关节镜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对关节软骨损伤的MRI检查方法、MRI在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优势、MRI在关节软骨研究的新进展等进行系统的阐述说明,对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检查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研究。

  • 标签: 软骨损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片检查、CT检查MRI检查诊断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X线平片检查组,CT检查组与MRI检查组,后将三组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较。结果CT检查组与MRI检查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75.0%,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准确率明显低于经CT检查与经MRI检查准确率,临床可推荐应用CT检查MRI检查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

  • 标签: X 线平片检查 CT 检查 MRI 检查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1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中的诊断价值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我院住院确诊的95例脑瘫患儿的临床与MRI表现。结果95例CP患儿MRI异常表现率为90.52%,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弥漫性或局灶性脑萎缩,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髓鞘发育不良和侧脑室扩大。其中痉挛型CP主要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先天畸形为主,其中的偏瘫病例以脑裂畸形或脑穿通畸形及脑软化并脑萎缩多见。而不随意运动型以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多见。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CP的MRI表现则多样化。结论颅脑MRI检查为早期脑瘫的诊断及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脑性瘫痪 磁共振成像 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择取88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对这88例患者进行CT诊断以及MRI的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病灶的检出率较CT诊断明显要高,尤其是对直径在5mm以下病灶的检出价值上,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MRI对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较CT高,但是两种诊断方式在图像表现特点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 CT MRI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特殊物理检查MRI对诊断冈上肌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指标.方法对76例因肩关节疾患住院的病人,术前均进行特殊物理检查MRI检查,然后行肩关节镜手术明确诊断并治疗,统计分析特殊物理检查MRI对冈上肌撕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76例患者经肩关节镜检查诊断为肩袖撕裂64例,其中冈上肌撕裂50例.Jobe征诊断冈上肌撕裂的灵敏度为82.00%,特异度为46.15%,准确率为69.74%;MRI诊断冈上肌撕裂的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38.46%,准确率为71.05%.Jobe征与MRI联合诊断对冈上肌撕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30.77%,诊断准确率76.32%.结论Jobe征等特殊物理检查MRI的诊断价值相近,两者联合诊断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排除冈上肌撕裂的诊断.

  • 标签: 冈上肌撕裂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以及五期的CT检查以及MRI的影像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之后,检查结果中在一期-二期的敏感期之间CT检查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诊断率,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骨小梁结构出现模糊的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MRI检查诊断对于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 MRI检查 成人股骨头坏死 早期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20例的MRI表现,其中13例为孕晚期产前胎盘植入,7例为产后胎盘植入。结果:13例产前胎盘植入中,5例为粘连型,8例植入型,无穿透型。7例产后胎盘植入中,3例为植入型,4例为粘连型。产前及产后胎盘植入各具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结论:胎盘植入具有一定的MRI征象,但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仍具有一定困难,通过对直接及间接征象的综合分析,能提高MRI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胎儿肝脏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肝脏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脏异常的19例胎儿MRI影像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为25~38周。胎儿MRI检查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T1WI序列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T2WI序列扫描。结果胎儿肝脏异常为膈疝8例(右侧7例、左侧1例),膈膨升1例,脐膨出2例,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胎儿贫血3例;其中引产后胎儿尸体病理诊断4例,产后患儿手术病理诊断14例,产后患儿随访复查确诊1例。按肝脏位置和信号异常进行分类:胎儿肝位置异常11例,其中向胸腔移位9例,向前腹壁移位2例。肝信号异常8例,其中局灶性信号异常5例(均为肝肿瘤),表现为肝内类圆形异常信号;弥漫性信号异常3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地中海贫血1例,均表现为肝脏T2WI信号弥漫性减低。MRI能准确诊断胎儿肝脏位置异常和准确判断肠管等邻近结构的位置改变。MRI对血管瘤的定性诊断较好。结论胎儿肝脏异常涉及多种疾病,MRI对胎儿肝脏位置异常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胎儿肝脏信号异常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实现胎儿肝脏异常的全面诊断。

  • 标签: 胎儿 磁共振成像 肝脏病变 定位 信号
  • 简介:腹部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3.5%,以淋巴结受累最为多见,而实质脏器受累仅占15%-20%,其中又以泌尿系最为常见,其次为肝脏[1]。肝脏结核(肝结核)既往曾被称为结核性肝炎、结核性炎性假瘤、结核性胆管炎、肝浆膜结核等,其影像表现缺少特异性,与肝脏其他感染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多有重叠,诊断颇具挑战性[2-4]。本文着重就肝结核的CT及MRI表现作一论述,

  • 标签: 肝脏 结核病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的垂体组织在MRI上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100例的MRI资料,甄测垂体与瘤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术后的影像学改变。结果无功能型腺瘤与垂体位置多为平侧关系,生长激素型腺瘤与垂体组织多为垂直上下关系,部分病例术后垂体组织恢复不够满意,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中,生长激素型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上方者较多;无功能型垂体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侧方者较多。

  • 标签: 垂体腺瘤 垂体 磁共振成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底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颅底肿瘤患者60例,选取的60例患者均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及CT扫描检查,用相关软件将60例颅底肿瘤患者的核磁共振图像与CT扫描图像融合,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对核磁共振与CT融合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进行评价,包括肿瘤的信号、密度、轮廓、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结果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核磁共振与CT融合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评价的一致性较高,经检验,和单纯的核磁共振图像比较,核磁共振与CT融合图像在各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核磁共振与CT融合图像能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各方面均具有更大的优势,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高准确率,将CT与核磁共振图像融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MRI图像融合技术 颅底肿瘤 检查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