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l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因呼吸道疾病入院,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时3种筛选细胞均呈阳性。妊娠史与输血史:孕3产3活1,头胎正常存活;50年前患者生第2胎时因剖腹产而大量输血,1个月后出现腰背痛、全身不适等反应,新生儿于1周内死亡;生第3胎时新生儿发生严重黄疸,于当天死亡。经过Rh血型系统鉴定、谱细胞检测等判断为IgG-D-C混合抗体

  • 标签: IGG抗-D 抗-C 抗体鉴定
  • 简介:Rh血型系统中主要有临床意义的抗原有D、C、c、E、e。在我国Rh血型分布中D阴性仅占0.3%左右,同时C也是阴性的只占其56%〔1〕。因患者体内检出高效价IgGDC,故只有选用D和C均为阴性的供血者,因而血源极其稀少。

  • 标签: 血型抗 交叉配血 新生儿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 ELISA 孕前 出生缺陷风险
  • 简介:摘要分析1例怀疑由免疫球蛋白G(IgG-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其母亲ABO血型为A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排除ABO、RhD溶血。对患儿外周血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实验,发现存在与患儿不相容的抗体,对患儿血浆、患儿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均为IgG-E。该患儿溶血病由母体的IgG-E抗体引起,且因产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而未被发现。提倡孕妇产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或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早期干预,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免疫球蛋白G 产前诊断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止由于免疫性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对IgG导致ABO血型定型时定型困难导致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对受检人员进行ABO血型、Rh血型及免疫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血型为AB型Rh(D)阳性,直接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规则抗体IgGE抗体。结论IgGE抗体是引起的ABO血型定型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ABO血型定型 免疫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提高对Rh溶血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方法采用盐水法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和Rh血型,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抗体。结果检出IgG-D-C致新生儿溶血病一例。结论检出Rh溶血病后,及时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治疗,预后良好。关键词IgG-D;-C致新生儿;Rh溶血病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O型孕妇血清中IgGA(B)效价在1次妊娠及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20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在其孕16~38周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A(B)效价的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ABO血型不合 产前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临床上除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反应外,Rh系统血型不合也会导致溶血反应。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中最复杂的一个血型系〔1〕,受血者血浆中如含有Rh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后,将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我院最近因体内含有E抗体而导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 标签: 抗E抗体 聚凝胺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O型血型孕妇血清IgGA(B)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为ABO-HDN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5例O型血型孕妇(丈夫血型为A、B、AB型)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法,动态监测血清IgGA(B)抗体效价。结果285例O型血型孕妇血清中IgGA(B)抗体效价大于64者有119例,异常检出率为41.75%。不同妊娠次数O型血型孕妇血清IgGA(B)抗体效价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孕期动态检测丈夫非O型的O型血孕妇血清IgGA(B)抗体效价,可为ABO-HDN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ABO血型 IgG抗A(B)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Rh抗体D引起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已屡见报道,而因c、E抗体引起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则不常见。此例为IgMc、E抗体所致,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C 新生儿溶血病 E抗体 婴儿 常见 RH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微柱凝胶人球蛋白法(MGT-AGT)替代Coombs试验检测IgG抗体的敏感性和对临床患者血液标本直接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MGT-AGT法对不同浓度的DAT阳性标本或IgGD致敏红细胞及IgG游离D抗体进行实验比较,并用MGT-AGT法、凝聚胺试验(MPT)和Coombs试验,对81例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DAT阳性检出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对于DAT阳性标本或IgGD致敏的红细胞的检测,MGT-AGT法在1:128稀释时可以检出,MPT法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Coombs试验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对于IgG游离D抗体的检测,MGT-AGT法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MPT法在1:16稀释时可以检出,Coombs试验在1:16稀释时可以检出。对于81例临床患者血液标本DAT阳性的检出率,MGT-AGT法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7.8%,新生儿溶血病患者68.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5.5%;MPT法分别为75.6%、54.5%和33.3%;Coombs试验分别为78.1%、54.5%和11.1%,MGT-AGT法的敏感性高于MPT法和Coombs试验(P<0.01)。结论:MGT-AGT法检测DAT阳性标本、IgGD致敏的红细胞、IgG游离D抗体的敏感性和对临床患者血液标本DAT阳性的检出率均高于MPT法和传统的Coombs试验。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IgG抗D抗体
  • 简介:目的: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D-二聚体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肺曲霉病发病隐蔽易被其基础疾病掩盖不易诊断,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高。指南建议将曲霉IgG抗体检测作为诊断慢性肺曲霉病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大多数曲霉IgG抗体临床数据来自欧洲国家,中国人的曲霉特异性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仍有待确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收集血清,采用丹娜曲霉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28-A3c的方法,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最终纳入291名患者健康个体,中位年龄37岁(19岁~82岁),其中男141名,中位年龄38岁(19岁~82岁),女150名,中位年龄38岁(20岁~78岁)。男性和女性健康成年人血清曲霉IgG抗体水平分别为20.579(43.618) AU/mL 28.387(48.158)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因此依据男女性别差异分别建立参考区间。最终,曲霉IgG抗体水平参考区间为男性<111.405 AU/mL,女性<181.888 AU/mL。结论根据不同性别初步建立了该实验室血清中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学参考区间,为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标准。

  • 标签: 生物参考区间 曲霉IgG抗体 慢性肺曲霉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型心磷脂抗体(ACA)及β2糖蛋白I抗体(Anti-β2-GP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12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SLE患者76例,依据其是否出现血栓并发症分成血栓组(20例)与非血栓组(5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其血清中的IgG型ACA与Anti-β2-GPI,分析其在预测血栓并发症中的价值。结果 血栓组IgG-ACA、Anti-β2-GPI水平均较非血栓组高(P<0.05)。血栓组IgG-ACA(60.00%)、Anti-β2-GPI(55.00%)阳性率均较非血栓组(3.57%、1.79%)高(P<0.05)。IgG-ACA阳性患者的血栓形成率(85.71%)较ACA阴性患者(9.68%)高(P<0.05)。Anti-β2-GPI阳性患者的血栓形成率(78.57%)较ACA阴性者(11.29%)高(P<0.05)。结论 IgG-ACA、Anti-β2-GPI能够有效预测SLE患者的血栓并发症,这两个指标水平升高,易发生血栓。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 免疫球蛋白G 抗β2糖蛋白1抗体 血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合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双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并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血清MOG抗体和脑脊液NMDAR抗体均阳性的18例患者(双抗体阳性组),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血清MOG抗体单阳性的20例患者(MOG组)和脑脊液NMDAR抗体单阳性的20例患者(NMDAR组)进行组间比较。收集并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检查结果及预后差异。结果3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抗体阳性组患者的症状通过聚类分析分为两类症状群,分别与MOG组和NMDAR组聚类分析后得到的症状群相对应,通过对应分析再次验证亦然。双抗体阳性组与MOG组相比,癫痫发作(8/18比3/20,P=0.016)、精神行为异常(8/18比0/20,P=0.001)、视力障碍(8/18比17/20,P=0.016)、构音障碍/吞咽障碍(8/18比1/20,P=0.007)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抗体阳性组与NMDAR组相比,精神行为异常(8/18比19/20,P=0.001)、共济失调(12/18比1/20,P<0.001)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合并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合并率、抗体合并率、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氯化物、葡萄糖水平、寡克隆区带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应用Bonferroni校正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以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抗体阳性组与NMDAR组相比,头颅磁共振成像有无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8比8/20,P<0.001)。双抗体阳性组、MOG组和NMDAR组患者治疗前初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72±0.96)分、(2.75±0.97)分和(3.95±0.76)分,F=10.004,P<0.001],治疗后6个月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2±1.44)分、(0.40±0.75)分和(1.20±1.24)分,F=3.153,P=0.051];疾病复发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8、14/20和5/20,P=0.017)。结论MOG抗体NMDAR抗体可以同时存在,出现临床表型的重叠,为一种新的综合征——MOG抗体病合并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MNOS)。MNOS患者病情多重于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但MNOS、MOGAD、NMDAR脑炎患者均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建议对MNOS和MOGAD患者早期应用二线免疫治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体 重叠综合征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双重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及意识障碍,血清LGI1抗体阳性,NMDAR抗体阳性,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联用治疗后症状好转,复查抗体转为阴性。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多重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