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目前基础治疗可以实现对部分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对于基础治疗无法控制的中重度哮喘,生物治疗是新的治疗选择。其中抗IgE抗体(奥马珠单抗)是最早上市的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制剂,继之有大量靶向不同位点的新型单克隆抗体问世,并用于哮喘治疗。本文就哮喘的免疫机制、分型及生物治疗的发展史进行阐述,同时展望哮喘的生物治疗趋势。

  • 标签: 哮喘 生物制剂 治疗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可溶性IgE高亲和力受体α(sFcεRⅠα)、IgG型抗IgE、IgG型抗FcεRⅠ自身抗体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至7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诊的43例CU患者作为CU组,同时选择37例皮炎湿疹患者及51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疾病对照(DC)组及健康对照(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IgE、抗FcεRⅠ和sFcεRⅠα。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指标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结果CU组血清IgE、抗IgE、抗FcεRⅠ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中位数分别为65.70 IU/ml比17.10 IU/ml,χ2=28.541,P=0.001;0.61比0.39,χ2=27.408,P=0.001;0.64比0.51,χ2=29.102,P<0.001。CU组抗FcεRⅠ水平显著低于DC组,0.64比0.83,χ2=25.869,P=0.007。CU、DC、NC组血清sFcεRⅠα中位数分别为5.74、5.38和4.5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3,P=0.177。IgE与sFcεRⅠα、抗IgE与抗FcεRⅠ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01;r=0.611,P<0.001)。四指标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IgE、抗IgE、抗FcεRⅠ对CU的诊断效能(AUC均=0.72)优于sFcεRⅠα(AUC=0.61),四项联合检测可达最高诊断效能(AUC=0.83);抗FcεRI对CU与DC具鉴别诊断价值,AUC=0.70,P=0.002。结论CU患者血清IgE、抗IgE及抗FcεRⅠ水平显著升高。肥大细胞活化相关分子具有成为CU诊断指标的潜能。

  • 标签: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受体,IgE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皮肤过敏原检测和总 IgE(T-IgE)、 尘螨特异性 IgE(sIgE)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支气管哮喘儿童 40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 40 例为参照组。期间,两组儿童均采用过敏原检测,并对 总 IgE(T-IgE)、 尘螨特异性 IgE(sIgE)水平进行横向的考量比较 。 结果 实验组同参照组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中,检测 总 IgE(T-IgE)、 尘螨特异性 IgE(sIgE)水平,有助于取得理想的诊断结果。故而,该种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过敏原检测 总 IgE 尘螨特异性 IgE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为更好地诊断和避免进一步接触过敏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13例,占26%;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31例,占62%,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鸡蛋白为最高。结论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出致病过敏原,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诊断信息。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 总IgE 特异性Ig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5岁儿童IgE介导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确诊为IgE介导0~5岁CMPA的106例患儿资料。完善患儿外周血常规、血清总IgE、牛奶特异性IgE、新鲜牛奶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及牛奶蛋白组分检测等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严重过敏反应,采用秩和检验、χ²检验进行临床特征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06例CMPA患儿中男67例、女39例。首次就诊年龄为15(8,34)月龄,≤1岁42例、>1~<3岁39例,≥3岁25例,发病年龄为6(5,8)月龄。患儿中进食牛奶或其制品后出现过敏95例(89.6%),皮肤接触时出现过敏42例(39.6%),在哺后出现过敏11例(10.4%);进食牛奶或奶制品时间为45(1,120)min、皮肤接触途径时间为10(5,30)min、母乳喂养途径出现症状时间为121(61,180)min,3种不同途径暴露后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1,P<0.001)。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100例,94.3%)最常见,其余依次为消化道症状(20例,18.9%),呼吸道症状(16例,15.1%),很少表现神经症状(1例,0.9%)。24例(22.6%)患儿既往至少发生过1次牛奶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伴其他食物过敏87例(82.1%),曾患湿疹94例(88.7%)、鼻炎57例(53.8%)、喘息23例(21.7%)。患儿总IgE水平为191.01(64.71,506.80)kU/L,牛奶特异性IgE水平为3.03(1.11,15.24)kU/L,SPT风团最长直径为8.2(4.0,12.0)mm,过敏原组分检测结果示77例(81.9%)至少存在酪蛋白、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组分中1项致敏。牛奶特异性IgE Ⅳ~Ⅵ级的患儿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高于0~Ⅲ级的患儿[57.7%(15/26)比12.5%(10/80),OR=9.545,95%CI 3.435~26.523];牛奶SPT≥+++的患儿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高于≤++的患儿[34.4%(11/32)比11.5%(3/26),OR=4.016,95%CI 0.983~16.400];α乳清蛋白阳性的CMPA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高于阴性[34.2%(13/38)比14.3%(8/56),χ²=1.23,P=0.042]。结论儿童CMPA发病年龄小,以皮肤症状为主要表现。多数患儿有1种以上蛋白组分致敏;SPT、牛奶及其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对CMPA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高度致敏者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 标签: 儿童 食物过敏 牛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分析。结果80.00%血清总IgE水平增高,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异位性皮炎分别为80.70%、75.00%、66.67%、和83.33%,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食物组以牛羊肉为最高,其后是虾蟹。结论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本病,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接触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来减少发病率。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Ig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津地区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5 823例天津地区l~14岁儿童UniCAP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变应原sIgE的分布及其与性别、病种、年龄、季节的相关性。结果1.在5 823例儿童中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者3 602例(61.86%);其中单纯气传变应原阳性1 556例(43.20%),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779例(21.63%),食物及气传变应原双重阳性1 267例(35.17%)。2.气传变应原阳性率前5位的依次为霉菌类(33.02%)、粉尘螨(27.21%)、户尘螨(24.28%)、艾蒿(21.64%)和豚草(17.32%)。3.食物变应原以鸡蛋白、牛奶及小麦为主,阳性率分别为27.06%、25.59%及20.00%。4.男童阳性率(64.02%)高于女童(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P<0.05)。5.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73.18%)高于变应性鼻炎患儿(59.82%)及湿疹患儿(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40.04,均P<0.05);哮喘患儿气传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小麦、花生;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鸡蛋白、小麦、艾蒿和粉尘螨;湿疹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鸡蛋白、牛奶、霉菌类、粉尘螨和户尘螨。6.随年龄增长,气传变应原sIgE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变应原sIgE中,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逐渐下降,小麦及花生阳性率逐渐上升。7.不同季节变应原sIgE阳性率不同,总阳性率以夏季(66.59%)最高,秋春季(64.15%、62.07%)次之,冬季(54.63%)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8,P<0.05);气传变应原中,粉尘螨、户尘螨在夏秋季节(粉尘螨:32.25%和30.17%;户尘螨:30.40%和27.54%)最高,霉菌类在夏季(45.41%)最高,其次是秋季(36.19%);德国小蠊主要在夏季(5.52%)最高;猫毛皮屑、动物皮毛组合、艾蒿及杂草类花粉组合在秋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3.33%、13.94%、24.84%及19.88%。结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为天津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的分布与儿童性别、病种、年龄、季节均有相关性。

  • 标签: 变应原 UniCAP系统 特异性IgE 儿童 天津地区
  • 简介:目的通过CAP法检测患儿的特异性IgE,以了解其在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对70例哮喘儿童,1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1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Phadiatop过筛试验和尘螨特异IgE检测。结果Ph—adiatop过筛试验阳性在哮喘组,支气管肺炎组和正常组分别为72.86%、15.86%和0,经统计学处理X^2=29.65(P<0.001)尘螨特异性IgE,哮喘组为68.5%,支气管肺炎组为7.69%,正常组为0,经统计处理X^2=33.64(P<0.001),哮喘患儿年龄越大,D1阳性数越多。结论Phadiatop法方法简单,实用而且安全,在哮喘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哮喘 儿童 特异性IGE 检测 临床意义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IgE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和非冠心病组(non-CHD),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纽(AMI),动脉堵塞程度用Gensini评分量化,采用SIMENSBNII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仪测定总IgE水平。比较CHD和non—CHD组患者及SAP、UAP和AMI组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血清IgE等级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non—CHD患者血清kE水平(32.3(13.5,61)KU/L)明显低于CHD患者(69(26.4,169)KU/L)(P=0.001),UAP和AMI患者血清IgE水平(78.6(37.0,191.0)KU/L、118.5(75.3,148.1)KU/L)均显著高于SAP组(36.7(20.7,96.7)KU/L)(P=0.034和P=0.001),且多支血病变组患者血清IgE水平(67.2(30.9,249.0)Ku/L)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4.6(18.1,59.0)KU/L)(P=0.039)。IgE水平根据四分位间距分为四个等级,随着IgE分级水平增加冠心病Gensini积分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冠心病类型和血管堵塞程度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辅助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 标签: IGE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肥大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IgE水平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能否应用血清IgE水平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对72例首程治疗的鼻咽癌进行血清lgE测定,采用酶标法,鼻咽部放疗剂量为DT70~78Gy,颈部为DT60-70Gy。结果正常人血清IgE为(342.8±150.1)μ/ml,鼻咽癌患者血清IgE为(667.3±342.8)μ/ml,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中IgE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可能呈正相关,鼻咽癌患者血清IgE越高意味着其预后越差。

  • 标签: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免疫学 IGE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了解各类型IgE检测情况。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CNKI和维普数据中2010年~2021年发表的关于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的中英文文献,排出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分析数据。比较各种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异质性检验判断检索文献异质性;分析文献发表偏倚情况。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4篇,中文文献12篇,总样本量15891例,吸入性IgE多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分别为85.14%和74.56%;食入性IgE多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分别为80.21%和73.15%;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存在很大异质性(P<0.001);发表偏倚结果显示,研究左右对称,主要集中在图形上部,提示样本量充足,可靠性较高,发表偏倚不明显。结论: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有助于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其结果与过敏原摄入途径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过敏 特异性IgE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TNF-α与IgE水平,以观察和揭示它们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与发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缓解期30例患儿及健康对照组30例儿童TNF-α水平和IgE水平。所有结果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哮喘组的IgE与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哮喘发作组中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IgE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者IgE水平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这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TNF-α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患儿TNF-α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gE和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TNF-α水平与哮喘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在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I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许多研究阐述了IgE型自身抗体在SLE中包括与组织上自身抗原结合导致的直接损伤、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和淋巴结迁移以及IgE介导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的Ⅰ型干扰素应答反应等致病机制。目前已认识到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慢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IgE型自身抗体介导了部分自身免疫反应,而其他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多发性硬化病等存在IgE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部分研究认为其与IgE型自身抗体有关。目前抗IgE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哮喘以及CSU等疾病的治疗,而IgE型自身抗体及表达FcεRI的效应细胞将有希望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治疗靶点。该文将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及其临床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检验科生化室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上新开展的血清IgE项目(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参考区间的性能验证,以验证其检测能力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方法使用精密度验证的传统方法进行精密度分析;用临床诊断明确的40份标本检测血清IgE计算结果符合率进行正确度分析;参照EP6-A进行线性分析;通过测定20例能够合理代表健康总体的样本对试剂给定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血清IgE项目精密度、正确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均验证合格。结论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血清总IgE项目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 标签: 乳胶增强 免疫比浊法 IgE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IgE型多发性骨髓瘤非常罕见,预后不良。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告一例IgE-κ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及治疗过程,通过规范治疗,获得了较好反应。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IgE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酶技术检测13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结果138例患儿中67例食物特异性IgE升高,阳性率48.6%,阳性率高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白45.2%、牛奶35.5%、鸡蛋黄25.0%、猪肉25.0%.避免进食食物特异性IgE升高的食物后湿疹逐渐痊愈.结论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之一,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参与了婴儿湿疹的发病.

  • 标签: 婴儿 湿疹 血清 特异性IGE 食物过敏 荧光免疫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过敏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51例AR患者及同期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分为间歇性组(A组)、持续性组(B组)和未发病组(C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AR及AR持续发作的预测因素并分析RDW、IgE单独及联合诊断AR的效能。结果 A、B组与C组比较,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E(OR=1.056,95%CI:1.036~1.077)、RDW(OR=7.926,95%CI:3.46~18.157)IgE+RDW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和92.0%。结论 RDW、IgE是AR的预测因子但不是AR持续性发作的预测因子,RDW联合IgE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AR的参考指标但对AR持续性发作不具有诊断效能。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免疫球蛋白E 炎症相关指标 炎症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安市近一年时间内过敏患者过敏原筛查结果的统计,了解该区域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选用AllergyScreen试剂盒,对1819例过敏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检测出过敏原阳性患者839例,占总测试数目的46.12%,MX1(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DX(户尘螨/粉尘粉)及Wx(矮豚草/蒿葎草)为主要过敏原,总IgE水平与特异性IgE水平不相关。结论通过对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霉菌类(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是临安地区变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 标签: 过敏原特异性IgE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联合气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治疗16周及以上的过敏性联合气道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过敏性联合气道疾病定义为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AA+AR)、过敏性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AA+CRSwNP)、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及鼻息肉(AA+AR+CRSwNP)。通过哮喘控制测试(ACT)、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哮喘控制进行评估;通过鼻症状总分(TNSS)对过敏性鼻炎进行评估;通过鼻部视觉模拟量表(n-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鼻内镜下鼻息肉评分(TPS)、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进行评估;通过总体有效性评估(GETE)对抗IgE单抗的总体疗效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配对t检验和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比较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奥马珠单抗应答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7例联合气道疾病患者,年龄范围19~77岁;患者中位数年龄48.7岁;其中男性60例,年龄范围19~77岁,中位年龄49.9岁;女性57例,年龄范围19~68岁,中位数年龄47.2岁。AA+AR亚组32例,AA+CRSwNP亚组59例,AA+AR+CRSwNP亚组26例。血清总IgE水平为190.5(103.8,391.3)IU/ml。抗IgE单抗的疗程为24(16,32)周。抗IgE单抗治疗前、后比较:ACT评分由20.0(19.5,22.0)分升高到24.0(23.0,25.0)分(Z=-8.537,P<0.001),舒张前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由90.2(74.8,103.0)%升高至95.4(83.2,106.0)%(Z=-5.315,P<0.001),舒张前FEV1/FVC由80.20(66.83,88.38)%升高至82.72(71.26,92.25)%(Z=-4.483,P<0.001),FeNO由(49.1±24.8)ppb下降至(32.8±24.4)ppb(t=5.235,P<0.001),TNSS由(6.5±2.6)分降至(2.4±1.9)分(t=14.171,P<0.001),n-VAS由(6.8±1.2)分降至(3.4±2.0)分(t=14.448,P<0.001),SNOT-22由(40.0±7.9)分下降至(21.3±10.2)分(t=15.360,P<0.001),TPS由(4.1±0.8)分下降至(2.4±1.0)分(t=14.718,P<0.001),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由(6.0±1.3)分下降至(3.1±1.6)分(t=17.012,P<0.001)。抗IgE单抗治疗16周时总体显著应答率为67.5%(79/117),AA+AR亚组的应答率(90.6%,29/32)高于AA+CRSwNP组(61.0%,36/59)和AA+AR+CRSwNP组(53.8%,14/26)(χ2=11.144,P=0.004)。4例(3.4%,4/117)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本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抗IgE单抗对过敏性联合气道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预防过敏性联合气道疾病进展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抗IgE单抗 哮喘 过敏性鼻炎 鼻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