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HK去除包皮专用在包茎或包皮过长治疗中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一次性切除,观察总结手术效果。结论用该器械进行包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 包皮环扎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包皮术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2例包皮龟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包皮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相较于对照组14.29%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未发生水肿、感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3例(14.29%),其中1例为水肿,2例为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包皮术治疗包皮龟头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手术操作方式、安全可靠性以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包皮龟头炎 包皮环扎术 临床疗效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使用包皮器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使用一次性包皮器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动态了解上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病人比较满意。结论一次性包皮器用于包皮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包皮环套扎器 包皮环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型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较传统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在包皮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以观察组合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行包皮切术时是对传统手术技术上的改进,尽管仍存在出血并发症的可能,但与传统包皮切术术相比已经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男性包皮切术,讨论临床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男性包皮切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包皮切术中,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选择传统手术器械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包皮切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不仅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同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大大缩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损伤均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包皮 环切术 缝合器 一次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们对手术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包皮切除术已被好多医疗机构视为美容手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适应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自2008年7月至今引进一次性报批切吻合器来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 方法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节控制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包信息追溯错误发生率进行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于该消毒供应中心发生器械包追溯错误事件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解发生错误的具体情况,并查明原因,从而制定相关控制措施,达到减少错误发生率的目的。结果采取环节控制在器械包信息追溯错误发生率1.7%显著低于未进行环节控制的8.3%,P<0.05,组间有明显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环节控制应用到消毒中心的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复用器包信息追溯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 标签: 环节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复用器械 追溯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5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行包皮切术。结果有2例术后第4~5天因夜间阴茎勃起,未处理,出现少许包皮脱出外,切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愈合。103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行包皮切术,微创、无需缝合、患者痛苦少、便捷、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总结了10例宫颈机能不全行腹腔镜下宫颈扎手术的护理配合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手术主要方法、步骤及术中护理配合等。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环扎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传统包皮切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切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与传统的包皮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指导对包皮切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门诊手术室2014年3~9月收治的接受包皮切术治疗的患儿5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指导对促进包皮切术患儿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家庭护理 术后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切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的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包皮切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切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的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同时包皮切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切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简便方法。方法我科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包皮切手术78例,直接观察伤口粘合愈合效果;结果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伤口均达到良好愈合效果,无并发症;结论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切口效果理想,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 包皮环切术后 包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术后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24例行宫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4例行宫颈环节扎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孕周期28周时出现胎膜破裂的情况,通过使用药物治疗后无效,流产;2例患者术后阴道部位产生感染现象,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恢复正常,新生儿存活。结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结扎术后应注意患者阴道部位的感染情况及分泌物情况,加强术后处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术后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