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MI血清或血浆心脏特异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与病情监测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0例AMI入院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血清中cTnI结果与CK-MB对比。结果AMI时血清中cTnI升高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对心肌细胞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心肌酶。结论cTnI的定量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小灶性AMI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病情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脏特异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磁微粒免疫发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AMI患者临床主要采用血清肌红蛋白进行检验,并与同期进行体检的人员进行相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的Mb、Tn-T与CK-MB与对照组相比,浓度比较高,两组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早期AMI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了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 AMI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的观察和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02例PCI术后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获知其中74例存在心理问题占72.5%。将74例PCI术后的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一般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低于一般护理组。结论在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可减轻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克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青年 心肌梗塞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加复方中药(汤剂)配合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经验。方法将7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复方中药(汤剂)配合静脉溶栓的治疗组和以静脉溶栓为主的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各3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2),1周内再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病死率及休克、心衰、心律失常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次P=0.040,P=0.041,P=0.046,P=0.029),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4)。结论丹红注射液加复方中药(汤剂)配合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明显优于以静脉溶栓为主的纯西医治疗,可使AMI预后大为改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AMI 静脉溶栓 尿激酶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Rebirth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AMI)患者行经皮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8月~2011年3月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共39名STEMI患者入选本研究,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100%闭塞伴冠状动脉内血栓,开通IRA后均置入药物涂层支架,随机分为2组A组(Rebirth血栓抽吸导管组)19例,将冠状动脉导丝送至闭塞血管远端,沿该导丝送入Rebirth血栓抽吸导管,持续负压下从血管近端至远端缓慢推抽2~3次,造影提示血栓影消失后置入支架;B组(标准PCI组)20例,按常规方法完成PCI术。比较两组间血管开通率、术后TIMI血流恢复情况、血流缓慢和无复流发生率、左心室功能、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比对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A组左室射血分数及术后TIMI3血流恢复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血流缓慢和无复流发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均P<0.05)。随访时两组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为0。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Rebirth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操作简单,能够明显减少冠状动脉内血栓,降低无复流和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普通PCI治疗组。

  • 标签: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Rebirth血栓抽吸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