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结节增生的CT和DSA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CT和DSA资料,共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使用双臂DSA进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和DSA检查结果特征。结果CT平扫时影像密度略低,CT值为62-69Hu,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为110-113Hu),强化程度不均,病灶影像呈条状或者放射状。门脉期密度改变(CT值为95-141Hu)。延迟扫描可见阴影低密度,强化。DSA显示均由肝动脉供血,表现为血供丰富的特点。动脉期肝动脉显示粗、曲状,规则分布,放射状,无血湖。实质期病灶染色均匀,中心呈放射状,无分隔阴影,边界清晰。静脉期病灶染色均匀,延迟排空明显,引流静脉阴影清晰,无动静脉瘘。结论肝脏结节增生的CT和DSA表现特征明显,二者联合检查肝脏结节增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建议采取MRI或者核素检查辅助诊断。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CT检查 DSA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8例脑干胶质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脑干胶质瘤多发生于患者的桥脑部位,并且借助MRI、神经导航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为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同病理做对照。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经我院及院外术后病理证实的、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为观察对象,分析其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皆多见为是纯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为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性腺癌则多见为不规则形、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结论针对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虽有一定困难,但结合以其CT表现,是可以有效提示病灶性质的。

  • 标签: 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 高分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磨玻璃密度,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结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肝脏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病理学确诊的肝脏结节增生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病理学确诊前,为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诊断,分析30例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30例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病理检查为肝脏结节增生患者30例,检出率100%;动态增强MRI检查为肝脏结节增生患者28例,检出率93.3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在肝脏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数据,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增强MRI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及MRI检查在肝脏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肝脏结节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把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MRI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征与价值。结果对照组18例,平扫呈低密度的11例,等密度的4例,高密度的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13例,呈等密度的5例。观察组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中央瘢痕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呈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而延迟期与静脉期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11例中央瘢痕病灶均见延迟期强化。结论螺旋CT及MRI对肝脏结节增生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MRI中央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螺旋CT 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肝良性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脏良性性病变患者108例,回顾分析患者的病灶超声造影特征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8例肝良性性病变患者经手术或B超证实,3例肝包虫、23例肝脓肿、11例复杂肝囊肿、7例肝细胞腺瘤、18例肝脏炎假瘤、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肝内脂肪沉积不均、13例肝脏结节增生、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肝脏孤立坏死性结节;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对肝脏良性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62.04%(67/108),不符合病理诊断37.96%(41例/108);运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性病变,符合病理诊断94.44%(102/108),不符合病理诊断5.56%(6/108);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性病变,较常规超声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良性局灶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结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4-2018.7期间确诊的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回顾分析不同患者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不同肝脏良恶性肿瘤应用超声造影检查后存在不同的影像资料表现,依据不同影像学资料表现可用于肝脏疾病中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与诊断,为肝脏疾病的早期治疗与干预提供依据,可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肝脏局灶性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吃货。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围着灶台转,等着美味降临舌尖的那一刻。伴随我成长的,就是;记忆里最难忘的,也是的味道。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细胞型肝癌与结节增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肝细胞型肝癌患者作为A组,结节增生患者作为B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T灌注值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对于A组患者的病灶实部分的HAP和HPI等部分的内容,其要明显高于周等位置处,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B组患者,其病灶实部分的HAP和HPI等数据要远远低于其远处肝组织等,且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CT灌注成像技术,其能够更好的对肝癌以及结节增生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

  • 标签: 灌注成像 肝细胞型肝癌 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肝脏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68例患者都通过增强MRI或者CT进行检查。结果26例属于恶性病灶,其中15例为肝细胞肝癌、7例为胆管细胞肝癌、4例为转移肝癌;42例为良性病灶,其中14例为血管瘤、6例为结节增生、15例为局部脂肪缺失、3例肝脓肿、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另外两例分别为炎假瘤和肝囊肿,鉴别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7%。超声造影对肝脏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的方式显著不同。结论在鉴别肝脏性病变良恶性当中,超声造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尽管其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基于其安全无创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脏性病变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肝脏性病变患者,将11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与55例实验组(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多血管转移癌、肝细胞肝癌、肝结节增生确诊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肝血管瘤确诊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较常规超声较差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患者恶性、良性肝血管瘤病变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检查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塞贝克效应利用燃气余热发电的设计方案,将燃气的部分余热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通过两种沸点不同的液体作为冷热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差,利用其温差发电。

  • 标签: 余热发电 塞贝克效应 温差电池
  • 简介:农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送灶神,送走了灶神,过年的气氛,也就达到了高潮。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我们就缠着奶奶让她给我们讲送灶神的来历。奶奶告诉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位灶王爷,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和监察自己所在的这一家人。

  • 标签: 过年 除尘 灶神 奶奶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性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选取肝性病变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分别行5min、10min、20min延迟扫描,采用常规的低偏转角(10°)及大偏转角(20°)法获得肝胆期图像,比较Gd-E0B-DTPA结合低偏转角及大偏转角对肝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经Kappa检验,在低偏转角、大偏转角检测肝性病变的k值中,5min分别为0.95、0.95,10min分别为0.93、0.82,20min分别为0.96、1.00;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9.89、10.67、20.08、14.73、5.03、9.48,P均〈0.05)。结论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可提高对肝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 标签: 钆塞酸二钠 大偏转角技术 肝局灶性病变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联合血常规对病灶直径<2cm单发球形肺炎(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均行CT、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比较CT、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阳性检出率。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低于病灶直径≥2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91.30%高于单独检查52.1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小于2cmSLSP,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为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 标签: 单发局灶球形肺炎 病灶直径小于2 cm 血常规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局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机化性肺炎与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强化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在平扫和静脉期CT的净值增的比较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动脉期和总CT净值增的比较上,机化性肺炎组明显比周围型肺癌组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强化基于大小的不同,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上应该强化综合分析,抗感染后的短期影像学随访对于不能确诊患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