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CT表现。结果11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肿瘤大小在4.6cm×4.0cm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CT表现。结果11例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10例病变边缘清楚,1例病变边缘不清。CT平扫4例呈均匀稍低密度,7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3例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8例中的3例患者在中度明显强化肿块内,另外5例病变在动脉期呈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进一步强化。结论孤立纤维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最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织学。

  • 标签: 腹部 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CT诊断
  • 简介:孤立纤维(solitaryfibroustumor,SFY)临床上较少见。1870年Wagner第一个详细报道了孤立纤维的组织学表现,但直到1931年它才被Klemperer和Rabin正式列为一种独立的病变。1942年,StoutMurray将SFT定义为起源于血管间质细胞的血管外皮细胞(hemangiopericytoma)。最新的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定义为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间叶肿瘤,可能来源于纤维母细胞,常表现明显的血管外皮样结构。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组织学表现 纤维母细胞 间质细胞 间叶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盆腔孤立纤维CT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8-2019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盆腔纤维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行CT以及MRI检查,对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影像学特点以及病理特征作总结归纳。结果腹部盆腔孤立纤维CT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情况均有其特征,需作临床鉴别诊断。结论腹部盆腔孤立纤维CT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均有其独特的特点,临床诊断需与其他类型肿瘤作鉴别诊断,提升临床腹部盆腔孤立纤维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影像学 病理 特征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 腹部盆腔孤立纤维 CT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 方法 选取 2018-2019 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盆腔纤维 患者 20 例,对所有患者行 CT 以及 MRI 检查,对 腹部盆腔孤立纤维 的影像学特点以及病理特征作总结归纳。 结果 腹部盆腔孤立纤维 CT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 情况均有其特征,需作临床鉴别诊断。 结论 腹部盆腔孤立纤维 CT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均有其独特的特点,临床诊断需与其他类型肿瘤作鉴别诊断,提升临床 腹部盆腔孤立纤维 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影像学 病理 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孤立纤维(SFT)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和腹膜后SFT的MSCT表现、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0例肿瘤4例来自腹膜,6例来自腹膜后间隙,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楚,1例<5cm者密度均匀,9例>5cm者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明显囊变1例,1例肿瘤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3例伴有多发小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表现两种强化方式:动脉期、静脉期均为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者7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由多种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构成,3例恶性SFT可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10例,Bcl-2阳性9例。结论MSCT检查可以对腹部SFT进行明确定位,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帮助,当肿瘤血供丰富、坏死明显、局部包膜不完整时提示可能为恶性SFT,其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腹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 作者: 杜满 仲晓维 王富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右眼结膜肿物5 d患者就诊眼科。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右眼下方穹窿中央偏鼻侧结膜1个直径约3 mm的淡红色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之质韧,无出血,活动好,无压痛。手术完整切除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右眼结膜孤立纤维

  • 标签: 结膜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 简介:目的探讨胸内孤立纤维影像表现,发现其相对特征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孤立纤维患者,回顾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果6例胸内孤立纤维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1例;位于右侧胸腔3例,位于左上纵隔1例,位于左侧胸腔2例。术前影像诊断正确2例,误诊为左上纵隔胸腺瘤1例,误诊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3例。其相对特征CT表现为胸腔内边缘光整的单发肿块;邻近肺组织受压;增强扫描见肿块内增强血管影;肿块与胸膜相连的“蒂”征或肿块与胸膜广基相连;不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胸内孤立纤维有着相对特征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正确诊断还是可能的。

  • 标签: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孤立纤维(solitaryfibroustumorofthepleura,SFT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胸心外科2005年12月~2012年7月年收治的10名胸膜孤立纤维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病理检查提示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化分析CD34、Vimentin、Bc1-2均为阳性表达,CD99部分阳性表达(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胸膜孤立纤维,术后随访3个月~7年,效果良好迄今为止,未发现肿瘤转移复发。结论手术是目前治疗SFTP的最佳方法。免疫组化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免疫组织化学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膜外孤立纤维MSCT表现对应的病理学特征,从而提高对此病的征象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膜外孤立纤维11例,对其MS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论胸膜外孤立纤维形态多样,可见于全身多发部位,MS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多时期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膜孤立纤维的MSCT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胸膜孤立纤维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23例胸膜孤立纤维患者均属于胸腔内单发肿块,肿块大小不均,多数呈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边界清晰,肿块直径在2??3-19??0cm之间;CT影像资料显示有17例患者的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观察到囊变或者是坏死,6例患者肿块内可观察到钙化,6例患者的小肿块密度均匀;经多平面重建后可对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予以明确.结论对于胸膜孤立纤维的诊断,多层螺旋CT可发挥其重要作用,能够对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以及强化特征等予以准确判断,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推广.关键词胸膜孤立纤维;多层螺旋CT;体层摄影;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3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1-02

  • 标签:
  • 简介:女,58岁,心慌8个月入院,一般状况可,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偶有胸闷、憋气、咳嗽。CT平扫示前纵隔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见图1),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见图2)术中见:肺与胸膜呈广泛膜状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周围脂肪组织,取出肿瘤后观察:表面被膜完整。

  • 标签: 纤维瘤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70岁。8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偏外上近胸壁处肿块,约蚕豆大小,无局部红肿热痛表现,未予重视;8年来,肿块逐渐增大,近期约鸭蛋大小,前来就诊。体检示左乳外上方近胸壁处可扪一6cm×6cm大小肿块,质偏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局部皮粘,无明显压痛。临床怀疑乳腺肿块,行乳腺相关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左腋下近胸壁占位(图1A)。超声检查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明显压痛 红肿热痛 树突状间质细胞 空芯针穿刺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常发生于胸膜内而少见于胸膜外。发生于胸膜外的孤立纤维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影像学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原发于盆腔,术后复发并转移至膀胱的孤立纤维患者,行姑息肿瘤切除术后3年,患者全身广泛转移死亡。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盆腔肿瘤 转移 膀胱
  • 简介:摘要精囊孤立纤维发病率较低,精囊来源罕见。本文报道1例38岁患者,因间断肉眼血尿1个月余入院。盆腔MRI可见精囊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右侧精囊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孤立纤维。随访5个月血尿症状消失,无复发表现。

  • 标签: 纤维瘤 精囊 孤立性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