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脏病人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4例慢性心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心脏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的、呼吸道、感染、饮食等方面的问题;本组病人死亡2例,余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慢性心脏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健康宣教。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0例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和 50例单纯慢性心脏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两组患者进行回顾对比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探究出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合理治疗方法。结果: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体积明显增加、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电轴左侧偏移严重、 ST段向下移动呈缺血型并且容易出现传导阻滞现象。根据病史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具有心肌梗死的历史,且大部分具有吸烟史。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思路对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进行调理和维持,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相应的抗感染、加强营养和辅助呼吸等辅助措施。结论:对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病情诊断情况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性治疗,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75例。其中一组采用肺心病治疗方案,另一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ST-T段改变、电轴左偏、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单一心脏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70例(93.3%),高于对照组的59例(7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具有特殊,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电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40例慢性心脏患者及40例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慢性心脏患者作为对照组,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辅助检查结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界向左扩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明显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缺血性改变及电轴左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情况明显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检查可初步判断慢性肺心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针对诊疗,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3例作为观察组,并从同期诊断为慢性心脏患者中抽取3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差别,P<0.05;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缓解率的69.7%,有差别,P<0.05。结论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根据患者情况对症治疗能获得显著成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治疗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常规治疗 硝酸酯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心脏本身对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如果同时存在冠心病,会造成临床治疗难上加难,本次就针对合并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展开分析。方法:主要对此次调研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达到研究要求的病例为80例,患者均存在慢性心脏,同时有冠心病表现,以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确定是只有慢性心脏临床表现, 其他的患者均同时有冠心病症状,例数相同,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干预,其中对照组为一般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配合硝酸酯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进行整体评估。结果: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给其进行临床治疗干预,对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查看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如心悸、心肌梗死等,显示观察组发生率偏低(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慢性心脏,同时伴有冠心病,促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治疗也比较有难度,患者病情较易反复发作,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通过科学的治疗干预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心脏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和分析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脏的患者25例,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护理有效,1例患者无效,11例患者有效,13例显效。结论对慢性心脏患者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心脏简称慢性肺心病组织、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侧心力衰竭的心脏,并排除先天性心脏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本发展缓慢,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临床上除原有、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 标签: 肺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心脏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根据197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疾病或血管病变,并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高压等。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心脏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接诊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00例,分为支气管扩张症不合并慢性心脏的对照组(n=50),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心脏的研究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结果吸烟患者的吸烟指数,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3)。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病程更长(P=0.04),呼吸困难的程度(mMRC评分)更高(P=0.02)。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心脏患者较不合并患者的病程长,临床指标偏重,需要临床医生早期预警及筛查。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脏合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157例慢性心脏患者,采取预见性及针对护理。结果采取此护理157例患者并发症大大减少,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慢性心脏合并的患者进行预见性和针对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及研究。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心脏患者 100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为单纯慢性心脏患者,观察组为合并冠心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及心界扩大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 (P<0.05)。结论: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症状受体征影响,容易漏诊、误诊,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例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心脏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该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救治效率比观察组要低,8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当对症进行治疗,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且容易反复病情,导致死亡率与漏诊率都较高。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并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