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专业基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较早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工作,推动5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较完善的师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严格执行培训计划,不断改进教学安排,体现“分层渐进”理念;强化临床技能模拟培训,计划安排上不仅体现“分层”,而且呈现“螺旋上升”的特色;构建住院医师人文素质教育基本体系,侧重于实践体验;兼顾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对存在的诸如:轮转科室安排、学员参与度等问题及相关对策也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麻醉指导医师现状,为开展师资培训做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9年4月选取北京市已经获批的17个麻醉住培基地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588名麻醉医师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指导医师参加培训情况和对住培内容的熟悉程度等。采用SPSS 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6.7%(157/588)的住培指导医师没有参加过住培,只有78.4%(461/588)的住培指导医师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住培指导医师麻醉亚专业知识中的心血管麻醉[35.4%(208/588)]、急性疼痛治疗[41.2%(242/588)]、疼痛门诊和病房[22.3%(131/588)]、重症加强治疗[21.9%(129/588)]、小儿麻醉[45.1%(265/588)]以及麻醉方式中的神经阻滞[57.7%(339/588)]很熟悉的程度低于其他麻醉方式(P<0.001)。住培指导医师住院医师就科研选题、教学技巧和医学英语进行培训的比例较低,分别为55.6%(327/588),64.8%(381/588)和50.2%(295/588)。结论北京市麻醉住培指导医师队伍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接受师资培训的比例。本研究发现住培指导医师存在一些亚专业和麻醉方式短板,未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 标签: 麻醉 住院医师 指导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培训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师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为改进培训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9至2021年参加住培师资培训的178名学员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培训前后6项培训内容的自评分。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Spearman等级分析不同类别学员培训后课程自评分等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学员在教学管理[(4.07±0.38分)分比(3.22±0.48分)]、教学能力[(4.14±0.50)分比(3.22±0.50)分]、教学评价方法[(4.72±0.45)分比(3.71±0.67)分]、沟通能力[(4.37±0.55)分比(3.56±0.74)分]、综合素质[(4.76±0.43)分比(3.68±0.60)分]和模拟教学[(3.87±0.61)分比(3.15±0.70)分]方面的自评分均有所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学员对教学评价方法和模拟教学的自评分与学员学历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16和0.36,均P<0.05)。结论新疆麻醉住培师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应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注重提升单项课程培训质量与效果,增强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标签: 麻醉学 师资培训 效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国内外的麻醉学教育领域中逐渐开展,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本研究从现代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面临的问题及麻醉临床教学面临的挑战着手,探讨了模拟医学在麻醉住培中的优势。模拟医学在麻醉住培中的具体应用:气道管理培训、椎管内麻醉和周围神经阻滞培训、中心静脉导管和有创监测器放置培训、提高危机资源管理和团队技能等。模拟医学可以确保学习者在医疗安全的环境中接触到临床情况及临床罕见事件,具有独立处理问题和结构化思考的机会。同时允许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处理方法的反馈,进而帮助学员制定提升计划和明确自我评估。相对于传统麻醉医生培养模式,模拟医学在改变临床结局上的优越性正在逐渐显现。

  • 标签: 模拟医学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 医学教育
  • 简介:探索思维导图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住培教学工作效率。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对住院医师进行了3次思维导图专题授课,为住院医师分配不同专题,并根据麻醉章节进行思维导图制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可以相互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为住院医师学习节省大量时间;轮转医师流动性大,学习不系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使轮转医师在短暂的一个月时间内学有所获;应用思维导图改善师资教学能力,提高住培工作的管理效率;对新入职的住院医师进行岗前培训,锻炼其快速整理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通过鼓励住院医师制作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架构,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同时带教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做好教学传承,从而促进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思维导图 麻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教学查房是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麻醉专业教学查房目的与重点不同于临床内外科教学查房,有着自身的特性。可依据围术期医学规律,将麻醉专业或亚专业涉及的各类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管理相关问题,以小板块、多节段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查房。本文就麻醉专业教学查房的实施方法,包括制订实施计划、师资安排、查房前准备、查房流程、教学手段、质量管控及教学查房体会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教学查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学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培养的必需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探索在规培中引入导师制;探讨应用导师制培训麻醉住院医师的具体办法,包括导师遴选,明确导师职责,细化对住院医师的要求、培训内容及方式等。初步实践显示,导师制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教师责任感、住院医师归属感、提高培训质量。

  • 标签: 导师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
  • 简介: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广东地区抗击“非典”的基本情况、“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消毒预防措施及麻醉医师抗击“非典”的经验。

  • 标签: 麻醉科医师 抗击“非典” 诊断标准 消毒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PDCA循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质量管理理论,麻醉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对17名带教师资进行管理改革。经过18个月的培训、改进,利用PDCA循环往复的管理属性,基本解决麻醉师资带教积极性不高、水平层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问题,提升了我师资教学水平。师资管理取得部分成效,实现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提供持续质量管理,及时反馈,重点改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相长。

  • 标签: PDCA循环 麻醉专业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师资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在麻醉住院医师电除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9年8月,选择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参加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名学员,在教师指导下限时模拟练习电除颤技能。试验组学员采用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对照组学员采用刻意练习,练习结束时及培训结束1年后分别检测两组学员电除颤技能操作,并对两组学员进行培训满意度和独立操作电除颤信心的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培训后电除颤技能即刻变化量高于对照组学员[42.0(31.5,46.8)分比23.0(16.8,38.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员培训1年后复测电除颤技能评分与对照组学员比较[62.0(59.0,65.0)分比62.5(59.0,64.0)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独立完成操作的信心与对照组学员比较[80.0(61.0,97.5)分比80.0(66.5,92.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时间安排表示满意的人数均相同,分别为17人和16人。结论快速循环刻意练习有助于提高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后的即刻电除颤技能成绩,学员对快速循环刻意练习与刻意练习的培训体验相当。

  • 标签: 模拟教学 麻醉科住院医师 快速循环刻意练习 电除颤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临床流程式考试(clinical flow examination,CFE)量表评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CFE方法,98名学员进行连续3次考试,并分别对考核导师和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然后对CFE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对成绩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最终95名学员完成考核,CFE量表信效度较高。学员的基础、专业及最终总成绩的优秀率均较高;除女生组在基础、专业及最终总成绩均高于男生组(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与导师对CFE的满意度分别为98.9%和100%。结论用CFE量表能够较好评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该院麻醉培训的效果好且达到基本同质,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效果 同质性 临床流程式考试 考核成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量表
  • 简介:探讨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是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招录的全体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共计51名。采用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床旁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结束后完成问卷调查。与传统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模式相比,所有住院医师均对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床旁教学有着更高的满意度。在教学质量方面,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床旁教学也有更高的教学成果及质量,可帮助住院医师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麻醉住院医师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及研究。

  • 标签: 教育目标分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在临床上较为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常被用于手术或急救的过程。麻醉住院医师除了要掌握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医疗知识和具备能够应对各类突发医疗事故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培训方式侧重于教师讲授,教学实践的手段过于单一,无法彻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受教育对象通常存在着个性化差异,普通的教学方式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问题整体把控程度的精准反馈。将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应用于麻醉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规范化培训对象的学习效果,增强规范化培训的综合质量,更好地实现规范培训的目的。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 住院医师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 MD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在麻醉住院医师围手术期重症超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围手术期重症超声教学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采用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和传统临床带教进行围手术期重症超声培训,在培训结束时,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围手术期重症超声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教学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的围手术期重症超声考核总成绩[(88.1±3.2)分]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83.1±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31.4±3.7)分]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25.6±3.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结论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有助于提高麻醉住院医师围手术期重症超声的培训质量与效果,住院医师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麻醉科 目标导向 进阶式教学 住院医师 重症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麻醉住院医师共50人,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25人,采取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参照组25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麻醉住院医师参与理论测试、临床能力测试的分值。结果:研究组住院医师的理论测试分值明显高于参照组,(P < 0.05);除麻醉实操外,研究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测试分值明显比参照组高,(P < 0.05)。结论: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采取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 麻醉科住院医师 培训教学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探究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在麻醉临床教学方法中的意义及优势。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麻醉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 标签: 案例教学 情景模拟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培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