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价值和合理的诊断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72例麦克尔憩室患者的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资料,按不同年龄(儿童组和成人组)和症状(出血组和腹痛组)分组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各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分别为:异位胃黏膜显像50.00%(3/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50%(1/8), CT平扫7.14%(1/14),CT增强14.29%(1/7),CT小肠造影(CTE)57.45%(27/47),胶囊内镜(CE)16.00%(4/25),双气囊小肠镜(DBE)95.83%(46/48)。CTE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均P<0.05)。CTE对出血组的诊断率高于腹痛组(χ2=6.27,P<0.05),但儿童组和成人组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DBE的诊断率高于CE和CTE(χ2=36.54,16.47;P<0.01),CTE的诊断率高于CE(χ2=8.13,P<0.01)。结论诊断率高的3种检查依次为DBE、CTE、CE,CTE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且对出血性憩室的诊断率高。宜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诊断路径。

  • 标签: 麦克尔憩室 手术前期 诊断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
  • 作者: 文/徐兴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前几天喝酒,又谈起了阿财,关于阿财的故事,我虽然只讲述了几十分钟,但是在思绪上,时间的跨度却划过二十多年。我突然间想,不知不觉阿财离开这世界也有三四个年头了,不知道现在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他这样一个,在人世间认真地生活过的,平凡而又渺小的人物。于是,在宿夜的酒醒以后,我心底里就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催促着自己:认真起来,不要懒,去写写阿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和淋病奈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尚未有针对它们的有效疫苗问世,但疫苗相关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CT疫苗CTH522已经通过Ⅰ期临床试验,有望填补CT疫苗的空白。同时,多种有效NG候选疫苗靶标抗原也被开发,给疫苗研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希望。本文对CT和NG疫苗研发工作中的进展、障碍和临床实验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的疫苗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衣原体,沙眼 淋球菌 蛋白质疫苗 DNA疫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 :《 Q正传》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及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中 Q的形象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展示能够深刻的揭示出中国人存在的劣根性。这篇文章在以中国农村社会矛盾以及阶级关系背景之下,深刻描述出了 Q这一典型的形象,让读者能够重温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并且能够批判和揭露中国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一个病态的社会。本文将主要针对《 Q正传》中的 Q形象进行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 Q; 精神胜利法 ; 典型意义;形象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女性尿液检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DNA和淋病奈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6月性病科女性患者212例,每位患者取宫颈拭子做CT-DNA、NG-DNA、淋球菌培养,尿液做CT-DNA、NG-DNA。同时设置对照组30例。结果宫颈拭子CT-DNA阳性率为18.40%(39/212);尿液CT-DNA阳性率为19.81%(42/212),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宫颈拭子CT-DNA和尿液CT-DN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2,P<0.01)。淋球菌培养阳性率为5.19%(11/212),宫颈拭子NG-DNA阳性率为12.26%(26/212),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2,P=0.010);尿液NG-DNA阳性率为10.38%(22/212),与淋球菌培养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46);宫颈拭子NG-DNA阳性率与尿液NG-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6,P=0.540)。宫颈拭子NG-DNA与尿液NG-DN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6,P<0.01)。结论用女性尿液检测CT-DNA、NG-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取材方便,建议在临床普及。

  • 标签: 尿液 沙眼衣原体-DNA 淋球菌-DNA
  • 简介:摘要:今年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很多医护人员都在这次疫情中染上了病毒,因为这种病毒传染性较强而医院的防护措施并没有做到位。医护人员的感染让人非常心痛,而我国的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在强调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尽量避免让医护人员因为疫情而受到伤害。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本文对研发的基于麦克纳姆轮的传染病房物质运送车进行了开发,调试和测试,这台设备可以较好地完成与三农物资的任务同时可以实现进行简单的自我消毒,这样就较好地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

  • 标签: 麦克纳姆轮 物质运送车 单片机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STD门诊患者淋病奈菌(NG)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4月15日至5月16日收集深圳市6个区22家医疗机构的18~49岁、有过性行为、最近2周未使用过抗生素的STD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尿液标本,利用核酸扩增试验进行尿液NG感染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 324例STD门诊患者中,NG感染率为2.4%(196/8 324)。男性NG感染率(5.8%,148/2 567)高于女性(0.8%,47/5 742,χ2=189.43,P<0.05)。年龄≤24岁(OR=2.11,95%CI:1.44~3.09),单身/离异/丧偶(OR=1.98,95%CI:1.38~2.84),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OR=1.77,95%CI:1.29~2.43)是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深圳市STD门诊患者的NG感染率较高,男、女性的NG感染率差异较大。应针对存在非婚性行为或有临时性伴的高危行为的STD门诊患者开展淋病筛查与干预及规范化治疗,减少淋病及其他STD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淋病奈瑟菌 门诊患者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语是现阶段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文化,沟通,交流方面全球化的愿望已经逐步被实现, 语作为联合国规定的常用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语笔译所涉及到的技巧和要点是人们在语翻译领域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语翻译的笔译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语笔译规范性提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鲁迅先生创作的诸多作品中,Q这个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文学史上,Q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他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常态,体现了封建文化背景下中国国民的性格弱点,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创作情感,有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本文先分析Q的艺术形象,接着分析造成Q艺术形象的根源,意在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 标签: 阿Q 艺术形象 鲁迅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1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各有 55 例患者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 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治疗组采用 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采用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 组 患者的治疗 总有效率 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 92.73% VS 78.18% ) ,差异 有显著性 ( P<0.05 )。两组治疗后 血清炎症因子观察指标 水平均低 于治疗前 ,差异有 显著性 ( P<0.05 )。 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观察指标 水平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 显著性 ( P<0.05 )。 结论 加曲班联合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临床推广 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不断增高,而老年人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睡眠改变,甚至发展为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目前,关于尔茨海默病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有关睡眠与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也不清楚。本文通过阐述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从与睡眠中枢相关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学说、神经递质系统失衡假说、昼夜节律紊乱机制等多方面探讨两者的关联机制以及临床现有治疗方案,旨在为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有效治疗及延缓尔兹海默病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Q正传》其中的主人公Q更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Q是鲁迅塑造出来的具有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它具有较强的性格特征、阶级特征、时代文化特征,是一个在典型环境中所形成的典型人物。本文将从Q的起源和性格、精神胜利法、革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被誉为“国人灵魂”的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 标签: 阿Q,鲁迅小说,人物形象,悲剧,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