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病患中联合应用钙尔奇D、鲑鱼降钙素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来我院行骨质疏松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用药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钙尔奇D,观察组患者加用鲑鱼降钙素,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发生的骨密度和骨物质浓度变化以及疼痛的缓解程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骨密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鲑鱼降钙素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鲑鱼降钙素联合基础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9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氨基酸螯合钙+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与BMD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BMD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VAS评分与BMD指数改善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基础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鲑鱼降钙素 钙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基础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应用基础药物予以钙剂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2~4后前位BMD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BMD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BMD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骨、关节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基础药物钙剂治疗上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鲑鱼降钙素 钙尔奇 基础药物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热门搜索:姓名:鲑鱼。家族:硬骨纲一鲑目一鲑科。体长:15至200厘米。寿命:3至4年以上。分布: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海洋、湖泊和河流。特点:种类、数量极多;属于洄河鱼,会为了产卵而游回出生地。

  • 标签: 鲑鱼 回家 北半球 出生地 温带
  • 简介:内容提要从前有个小男孩,他和寡居的母亲住在海达。男孩的父亲在摘捞鲑鱼时失踪于茫茫大海之上,给他们留下的只有一个铜质项链,母亲把这条项链戴在了小男孩脖子上。母子俩日子过得不富裕,全靠母亲捡拾的贻贝和海藻以及捕获的鲑鱼为生。

  • 标签: 鲑鱼 传说 内容提要 母亲 项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尔奇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同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时间内,观察组的假体松动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能够有效增加假体的稳定性,降低假体松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唑来膦酸 鲑鱼降钙素 功能康复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病患中联合应用钙尔奇D、鲑鱼降钙素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来我院行骨质疏松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用药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钙尔奇D,观察组患者加用鲑鱼降钙素,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发生的骨密度和骨物质浓度变化以及疼痛的缓解程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骨密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鲑鱼降钙素 老年
  • 简介:摘要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逐渐成为鉴别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其实际作用也在逐步被认识。以往对感染性疾病测定指标较多,常用的指标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体温等,但以上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延迟、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的缺陷,而降钙素原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生物学指标。本文就PCT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降钙素原 检测方法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是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感染性疾病是医学领域的常见疾病,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在治疗时需要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由于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因此,感染的早期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预警全身严重感染,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以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疾病 ,广泛存于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 ,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个系统都有感染存在 .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 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尤其是感染性休克的诊断 ,血清 PCT水平随着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感染越严重 ,血清 PCT水平越高;可以早期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 ,预警全身严重感染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判断疾病预后【 1】 .现就 PCT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性    1、 1降钙素原分子生物学结构    PCT来自定位于第 11号染色体上( 11P15, 4)单拷贝基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同一基因)。该基因由 2800个碱基对组成,含 6个外显子和 5个内含子,基因全长约 7.6Kb。转录后经特定剪辑产生 PCTmRNA,再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 Pre-PCT),在高尔基复合体及分泌囊中,经一系列水解酶作用最终形成 PCT氨基酸多肽( aminoPCT),降钙素( CT)及羧基端 21个氨基多肽( CT: CCP-1)。    1、 2降钙素原的来源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一个前肽糖蛋白,由 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相对分子量为 13000。生理情况下,甲状腺 C细胞可产生极少量的 PCT,健康人的血清 PCT水平通常测不到 (<0.1ng/ml),正常人出生后两天内 PCT会有生理性增高,第 3天开始降至正常水平。但 Dandona等认为细菌内毒素是诱导 PCT产生的最主要刺激因子,健康人注射少量的细菌内毒素就能刺激 PCT的合成。    1、 3降钙素原的代谢特点   降钙素原诱导的发生非常迅速,适当的刺激后(如内毒素), 4h即可在循环中检测到 PCT, 6h明显升高, 12-48h出现峰值,半衰期大约为 20-35h。 PCT在血浆中非常稳定收集标本后室温下放置 24h, PCT血浆浓度下降大约 12%,在 4度下保存下降大约 6%。    1、 4降钙素原的功能    PCT在甲状腺的 C细胞内质网中被蛋白水解酶降解为降钙素降钙素对于维持机体的钙磷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 PCT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人淋巴细胞产生前列腺素 E2和血栓素 B2的功能受抑,可提示其在人体内可调节二十烷类的代谢,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等镇痛药相似。    2、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   检测 PCT的实验室方法有很多,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常用的有 1、放射免疫学分析法, 2、化学发光法, 3、胶体金比色法, 4、透射免疫浊度法。    4、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4、 1脓毒症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于细菌感染。但也可见于真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PCT是细菌性脓毒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真菌感染所致的脓毒症 PCT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性的脓毒症。即脓毒症患者 PCT的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的 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脓毒症患者。如果抗感染治疗有效, PCT几天内恢复正常 .    4、 2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而多个研究表明, PCT可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及时反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在 Vandack Nobre等完成的一项研究中,以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主要观察点,当 PCT值与初始值相比,降低了 90%以上且抗生素使用时间 T达到一定天数(当 PCT初始值< 1.0ng/ml, T> 3;当 PCT初始值> 1.0ng/ml, T> 5),停止抗生素的使用。   该研究发现,以 PCT为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缩短了 3.5天( 6天 vs. 9.5天, P=0.002), ICU住院天数缩短了 2天( 3天 vs. 5天, P=0.03),总住院时间( 14天 vs. 21天, P=0.16)有缩短趋势,而死亡率及感染的再发均无明显差异。 PCT值越高,血培养显示阳性所需时间越短,两者呈线性关系 (R= 0.278,P= 0.007) 。 PCT< 0.25ng/ml可排除菌血症,不行血培养,不用抗生素。此时,血培养将减少 40%,而仍有 97%的菌血症患者得以诊断。这将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利于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但 PCT的检测费用与其产生的效益比是否合适,还有待于更多的试验加以验证。    5、小结    PCT的检测对临床,特别是重症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在判断全身细菌感染有其重要的价值和优势,随着临床和实验室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临床资料的积累, 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实验室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并将得到推广。    6、参考文献    1) 王磊、潘家华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诊治确诊为骨折疏松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E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配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显著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 标签: 降钙素 老年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T检测在孕妇宫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0例宫内感染的孕妇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各25例,同时以25名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人群均来源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检测三组的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BC(白细胞总数)、CRP(C-反应蛋白)和PCT(降钙素原)。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三组数据,细菌感染组的N%水平(87.16±8.34%)、WBC水平(17.26±2.37×109/L)、CRP水平(16.15±1.31mg/L)、PCT水平(3.61±1.05ng/mL)和PCT阳性概率(84.00%)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PCT检测在孕妇宫内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孕妇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降钙素原(PCT) 宫内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名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小儿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小儿的降钙素原。结果重症感染的小儿患者的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明显高于局部感染小儿患者及病毒感染小儿患者,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中应用降钙素原进行检测,能有效快速的鉴定细菌感染,为医务人员判断小儿是否发生感染提供参考意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儿科感染 降钙素原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84例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检测PCT指标,并均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PCT值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结果PCT和CRP指标结果敏感度相近,但是PCT水平会随着肺炎的加重而升高,对CRP的影响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结论诊断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并且可以随时根据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老年肺炎 诊断及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钙素原对脾切断流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2015年行脾切除断流术患者共387例,术后发生感染共32例,无感染者355例,患者术后常规1,3,5,7天行降钙素原检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早期降钙素原均出现短暂上升,但无感染组降钙素原短期下降至正常范围,感染组仍呈持续偏高状态直至感染控制。结论降钙素原对脾切除术后感染早期监测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降钙素原 脾切除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肺部感染应用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别记录下VAP组第一天、第五天,病患死亡或转出前的PCT水平、APACHEII评分、CPIS评分,以患者的预后作为分组的依据,分别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死亡组VAP患者第五天的CPIS评分和死亡或转出前CPIS评分分别为(8.38±4.33)、(9.30±3.21),死亡组的CPIS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死亡组VAP患者第五天的PCT水平和死亡或转出前的PCT水平分别为(6.5±1.7)、(8.0±3.5),死亡组的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的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之中,PCT水平、CPIS评分较高则表示病患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肺部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预后评估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90例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观察组90例患者按照肺炎发病程度又分为三个亚组,其中普通组70例,重症组15例,死亡组5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WBC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度,且通过对肺炎患者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动态监测可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肺炎 诊断 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