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古至今,语言、思维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家和文论家的关注重点。 魏晋六朝时期,陆机、刘勰、钟嵘等文论家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言意关系提出了“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文已尽而意有余”等见解,为中国诗学史上的“意在言外”之说拉开了序幕。

  • 标签: 言意关系 文论家 六朝
  • 简介:摘要: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其生长于当时社会的土壤之中,又多取材于现实,具有极为浓厚的时代特征及现实感。《隋志》杂传类著录各种杂传其为六朝人作者一百四五十种。《太平御览》引书纲目所列此别传一项达九百余种之多。志怪书历来被视为一种杂传,广泛地反映着社会状况和社会风气。基于此,以下对试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文人化书写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文人化书写
  • 简介:摘要:灾害横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显著特点之一。高频率的灾害时常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它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因此皇帝如何应对这些灾害,下诏的措施中如何通过语言来安抚民心、救民防灾、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十分全面的考虑和谨慎的选择。了解研究古代灾害代表性时期,皇帝下诏一系列自省救灾防灾措施中的语言特点,不仅有利于我们真正走进古代世界,认识学习官方经典语录,深化“以民为本”的思想,效仿创新利民实践措施。还有助于完善优化官方政府面对现代灾害等重大突发舆情时话语建构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树立亲民、负责、高效的政府形象,拉近人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为国家的繁荣复兴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尽管对古代皇帝回应灾害事件的语言研究十分重要,但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分析却十分稀少。因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为视角,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回应灾害的“诏”为语料,分析此时期皇帝应对灾害舆情的官方话语的特点,目的是为当代政府回应重大突发舆情事件时提供一些建议与启示。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灾害 皇帝 三大元功能 话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