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有学者认为,生态马克主义哲学是当代马克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在当代马克主义哲学发展中,文化哲学和辩证法的原创性研究毫无疑问地归于西欧马克主义哲学,惟有生态马克主义哲学发源于北美,是北美马克主义哲学贡献于世界的新的马克主义哲学形态。"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这一新的哲学形态的生态理论的演变,即从早期西方马克主义生态的关注,到莱斯、阿格尔创立生态马克主义,再到福斯特、奥康纳建构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生态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要发展马克主义,首先必须构建发展马克主义的当代基点和平台.实现马克主义生态的结合,是发展马克主义的理论基点之一.西方生态马克主义试图运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马克主义生态的关联,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质和社会主义生态发展的兼容性,是西方马克主义者试图发展马克主义的当代尝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简介:马克主义观不是简单孤立的定义,而是多层次逻辑联系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谐。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减轻人口压力,提高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并由此促进市场优化,规范行政、法规,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源头入手才能标本兼治。中国的农业基础主要还是自然经济。对应的文化具有两面性,从生产方式入手优化内涵,关键在于减轻人口压力,把资源收益用于社会保障,侧重独生子女家庭。坚定实施人口从数量到素质转型,经济的内在机制和保障能力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将升华为民族文化理念。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 简介:<正>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逐渐成为全人类普遍面对和关心的现实问题。由于环境和生态的具体现实问题,西方的马克主义研究者对马克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或社会和自然关系思想的研究要比我们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要早得多,深刻得多,而且各种观点、理论纷呈。下面分别述评以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WilliamLeiss)和本·阿格尔(BenAgger)为代表的生态马克主义,以美国学者霍华德·帕森斯(HowardParsons),德国学者瑞尼尔·格伦德曼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制度 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研究 福斯特
  • 简介:对于'生态马克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派别问题,有多种不同观点.本文赞同'生态马克主义'是'绿色运动引发的两股思潮',并认为两者有共同点,也各有特色.'生态马克主义'认为,绿色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应该克服异己消费,建立稳态经济模式,采取非暴力革命途径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些基本主张为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但其以生态危机论替代经济危机论、技术取代论以及稳态经济论、西方中心论及其危机转嫁论等理论和实践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危机 经济危机
  • 简介:<正>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生态马克主义应不应该纳入西方马克主义的谱系,在我国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生态马克主义是西方马克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形态,自然应纳入西方马克主义理论谱系之中。如俞吾金、陈明所著的《国外马克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主义卷)和王雨辰所著的《当代西方马克主义哲学研究》就是如此观点;另一种观点认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资本主义社会 国外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
  • 简介:摘要全球化发展条件下,生态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马克和恩格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深究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科学观点,指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这些科学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生态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以对资本主义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出发点,继承发展了马克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张在消费的不同阶段避免环境污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循环消费思想。研究生态马克主义循环消费思想对我们建构科学消费观以及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陈代谢 循环消费思想 实现途径
  • 简介:为了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有机马克主义主张将马克主义与过程哲学相结合,建立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马克主义。有机马克主义呼唤生态文明,其理论发展和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全球实现生态正义,也就是在发展中要实现对自然的关怀,要顾及对他者、对弱者、对后代人的生态利益,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的福祉。有机马克主义通过揭示资本主义正义结构的内在局限和人类权利话语从“一维”向“三维”演进历程阐释了有机马克主义正义思想生成的历史逻辑。有机马克主义强调有机思维对机械思维的超越,生态正义作为有机马克主义的理论核心,具有调和性、开放性、整体关联性等思想特点。有机马克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生产方式和教育模式,主张通过“共同体”的价值旨归,区域性的“有机化”空间和开展有机教育来促进全球生态正义的实现。有机马克主义关于生态正义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值得借鉴。但对待有机马克主义生态正义思想,应从整体上持审慎态度,特别是在促进有机马克主义正义理论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对话过程中,不能妄断“中国马克主义正在演变为一种有机马克主义。”切忌盲目跟从,不能过于抬高有机马克主义的思想地位,要避免对有机马克主义的过度解读。

  • 标签: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正义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 简介:【摘要】生态整体观和生态持续发展观是马克主义哲学的主要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以及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必然趋势。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扬弃传统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的索取方式,是对实现全面发展价值的现代化社会的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马克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价值 绿色发展理念
  • 简介:詹姆斯·奥康纳是北美生态马克主义的重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生态马克主义产生的原因,生态马克主义马克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从“自然”和“文化”的维度重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对未来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构想。奥康纳的生态马克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詹姆斯·奥康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生态马克主义结合起来,它认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并提出建立'稳态经济'模式,从而克服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对人性的异化,避免人与自然关系的崩溃的主张。其社会批判视角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体现了后现代的批判性和建设性两大向度。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批判精神 建设性向度
  • 简介:摘要:人类正在经历其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疾病、贫困、气候变化、粮食不安全等问题扑面而来,人类被迫生活在一个污染和灾害频繁发生的环境当中。在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主义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解决复杂的生态问题,促进人类社会持久繁荣。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 简介:摘要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环境保护,目前已经深入到环境与经济融合、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生态文明进步等更深层次的领域。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马克主义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仍然必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从技术视角对资本主义展开激烈的生态批判:强调“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克服“技术决定论”的反生态缺陷;纠正“技术中性论”的错误;坚决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实现技术的生态转换。生态马克主义的技术批判始终与制度批判、价值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技术批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正确解决当前中国所遭遇到的现代性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技术批判 生态批判
  • 简介: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当世界各国都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时,我国也以马克主义文明观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方面,而社会系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展开。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依据 现状 原因 路径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自觉运用马克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发展了马克主义生态问题上的阐述。在生态马克主义的视野中,资本的增长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将成本外在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资本主义的成本外在化也获得了全球向度,在将第三世界国家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同时也将生态危机转嫁给它们。中国要坚持人本和生态原则高于资本和市场原则的立场,构建生态文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标签: 生态 资本 市场
  • 简介:马克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实践论、自然价值论等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本文在对马克自然观生成的理论来源及其历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考察马克自然观的哲学意蕴以及其对生态马克主义产生的诸多影响,笔者发现,马克自然观具有科学预见性、优越性、生命力和感召力.他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生态危机根源论”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方法”对生态马克主义产生和发展以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能够揭示出生态马克主义理论对其的误读和扭曲。

  • 标签: 马克思自然观 理论来源 哲学意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影响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生态马克主义理论结合的成果,这种结合并非简单地将两者观点糅合在一起,而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即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辨证运动,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马克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