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在现有的现代畜牧业中,饲料是畜牧业所需要的最主要的成分,并且这一成分必须要达到较高的品质,所饲养出来的动物才会得到人们的 喜爱 ,对于一些反刍动物来说,尽可能的提高畜牧业的生产产品,以及畜牧业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了国家现在不得不探索的方向。现有的许多草本类植物以及豆科类植物都可以当做高品质的饲料,用于饲养过程中,比如苜蓿,羊草猫尾草等草料都可以,很好地使用在畜牧业中,随着近些年饲料工业的生产发展,人们开始寻找更好的替代品,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新资源,用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同时为了满足动物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配比,从而使得动物在一年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 标签: 菊苣 饲用牧草 饲用价值
  • 简介:文章摘要: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我国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我国饲料行业对于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应用越来越收到饲料企业的重视,全面了解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抗逆性、作用机理及如何应用是重中之重。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抗逆性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农耕民族,同时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地位也是极高的,但是在这一背景下,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过于重视农耕,但是日常所需的蛋白质,需要肉类来供应,然而我国畜牧业发展不合理,导致畜牧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对牧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并鼓励西藏牧区大量养殖牲畜,使得西藏地区的牧场数量直线下降,并且还出现了土地沙化的问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西藏地区就面临着牲畜饲养问题,这一问题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困扰。

  • 标签: 饲用玉米 西藏畜牧养殖业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问题。羊肉在肉类当中具有高蛋白等优势,在市场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在当前的畜牧养殖当中,一些企业不按照规定饲养,导致肉羊质量下降,甚至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影响。本文基于舍肉羊疾病预防的措施展开相关探究,希望对今后的舍肉羊疾病预防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舍饲肉羊 疾病预防 措施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留置鼻胃管管法(CNG)和留置鼻食管管法(CNE)两种方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留置管方法的不同,将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NG组和CNE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针灸、电疗及吞咽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在此基础上,入院后CNG组采用传统的CNG管法为患者提供营养,而CNE组则采用CNE管法为患者提供营养,直至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经吞咽治疗师评价能够安全进食即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分别于置管前和置管30 d后,观察2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便秘等并发症的情况,并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置管前,CNG组和CNE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10.00%和6.67%)、胃食管反流(13.33%和13.33%)、吸入性肺炎(26.67%和20.00%)、便秘(23.33%和16.67%)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30 d后,CNG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33.33%和43.33%)较组内置管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的发生率(50.00%)明显高于组内置管前(P<0.05)。而CNE组患者置管30 d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3.33%、10.00%、13.33%和16.67%)均较组内置管前有所降低(P>0.05),且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明显低于CNG组(P<0.05)。CNG组和CNE组置管前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分别为(2.73±0.87)和(2.80±0.96)分;置管30 d后,CNG组和CNE组的FOIS评分分别为(3.57±0.63)和(3.60±0.93)分,较组内置管前均有明显增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NG管法相比,CNE管法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应,还可减少吞咽障碍患者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留置鼻胃管管饲法 留置鼻食管管饲法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歇管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 9个数据库关于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6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歇管组在改善吞咽功能和提升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升营养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上,间歇管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通过间歇管进行营养支持,不仅可以保证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供给,而且可以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和减少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间歇管饲 吞咽功能 营养 并发症 Meta
  • 简介: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八十年代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前中职学生已经是学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德育状况的开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德育状况,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本文主要在一个中职班主任的角度去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来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经口管法(IO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痴呆所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IOE组和鼻饲(NGT)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IOE组采用IOE进食,NGT组采用经鼻管进食。入院24 h和治疗30 d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管24 h内及第10天,比较2组患者的管舒适度;对2组患者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营养不足发生情况、营养风险及相关指标、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不足人数减少、营养风险降低,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均改善(P<0.05)。与NGT组治疗后比较,IOE组治疗后营养不足发生情况、营养风险及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分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IOE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管第30天,IOE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90.0%)高于NGT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E组管舒适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较少(P<0.05)。结论IOE可以改善痴呆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痴呆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管饲法 经鼻管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间歇口-胃管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传统痛留置鼻胃管法,观察组实施间歇口-胃管法,比较两组患者进食依从性、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进食依从性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应用间歇口-胃管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进食依从性,且提升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口-胃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十多年走在工作岗位上,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 标签: 教师 播种 收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管肠内营养支持在特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予以实施早期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总结特重度烧伤患者管肠内营养给予的时机、途径的选择、管肠内营养管的选择与固定、营养液的选择与输注、管肠内营养的管道护理等经验。观察有无发生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有无出现误吸、恶心、呕吐、腹泻;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后3、28 d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变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入院后12 h经营养管持续输注0.9%氯化钠溶液(20 mL/h),入院后48 h改为输注肠内营养液(20 mL/h),入院后72 h如患者未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成倍递增管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在输注过程中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本组除了2例患者出现腹胀外,其余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不适。所有患者经管肠内营养,入院后28 d血清总蛋白为(63.39±5.16) g/L、血清白蛋白为(36.83±5.43) g/L、血红蛋白为(108.23±8.54) g/L、空腹血糖为(5.80±0.86) mmol/L,与入院后3 d[(56.97±5.40) g/L、(32.77±6.85) g/L、(102.07±14.31) g/L、(6.95±1.43) mmol/L]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2.55、-2.03、3.76, P值均小于0.05)。结论选择好管肠内营养的时机,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是保证管肠内营养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爱的教育 理解 尊重 交流 体验
  • 简介:摘要: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春蚕,比作红烛,以此来讴歌老师为了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乃至生命。但我更偏爱“园丁”这个美称,因为班里众多的学生就像苗圃中等待修剪的花朵,等待花开。

  • 标签: 撒播希望 爱心浇灌 智慧之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法(IOE)对脑小血管病(CSVD)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CSV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采用IOE,对照组采用鼻胃管法(NG)。入院24 h(治疗前)和2周时(治疗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肺炎发生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FSS评分、FOIS分级、BMI、Alb、Hb、肺炎发生率、MBI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治疗后VFSS评分[(8.22±2.20)分]、FOIS分级、BMI[(19.1±1.5)kg/m2]、Alb[(36.0±4.1)g/L]、Hb[(117.1±10.2)mg/L]、肺炎发生率、MBI[(50.3±14.3)分]及WHOQOL-BREF评分[(62.5±9.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较NG更能改善CSVD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其ADL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间歇管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抑郁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接收治疗的120例新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需管辅助进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对照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饲法进食,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口间歇管营养支持疗法进食。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显著的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疗效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肺部感染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管营养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抑郁及肺部感染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口间歇管饲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早期抑郁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口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 80例均为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使用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 40例,研究组 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口布洛芬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接受口布洛芬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加强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口饲布洛芬治疗 极低出生体重儿 动脉导管未闭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间歇双腔球囊导管管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双腔球囊导管管法,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法,观察两组住院14 d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比43.33%);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比26.67%)。结论经口间歇双腔球囊导管管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口间歇双腔球囊导管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管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1例,A组为间歇性管+高压氧组,B组为高压氧组,C组为间歇性管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对所有患者采用干预前后改良Mann吞咽能力量表(MMASA)、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功能性进口进食量表(FOI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MMASA、SSA和FOIS评分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MMASA、SSA和FO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患者较B、C组吞咽障碍改善更明显(P<0.05)。3组患者干预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C组比较,治疗后A、B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1%、19.3%和38.7%。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间歇性管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间歇性管饲 高压氧 脑梗死 吞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师德更是教师的本质属性。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有梦想,更要有爱,对学生的爱,也正是这种爱照亮了教师平凡的工作。我们是灵魂的歌者,我们心中有爱,我们爱书写着平凡。

  • 标签: 师德 责任感 宽容心 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