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维生素C为还原剂和覆盖剂,在水溶液中制备铜纳米颗粒,并研究其催化性能。研究不同维生素C浓度对铜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对所制备的铜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铜纳米颗粒尺寸减小。维生素C在防止纳米颗粒氧化和团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帮助纳米颗粒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所制备的铜纳米颗粒在PMS氧化丝氨酸过程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铜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铜纳米颗粒有望用于催化和环境修复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铜纳米颗粒 维生素C 丝氨酸 PMS 氧化 动力学
  • 简介:利用电子低压撞击仪(ELPI)在线实时测量了4CK柴油机分别燃烧生物柴油与柴油排放的微粒粒径分布,应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排气微粒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燃用生物柴油排放出了更多的纳米微粒,微粒形状均由球粒状的初级碳粒子凝并、聚集而成,这些初级粒子的直径分布在20-30nm之间,微粒间排列更加紧密,凝聚体微粒多以葡萄状、簇状形态存在;柴油燃烧后产生的微粒样品中碳烟成分多,颗粒物粒径较大,在聚集状态的表面形貌上表现的较为疏松,凝聚体微粒多以链状形式存在.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微粒粒径分布
  • 简介: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了2006-2008年中国地区夏季月半均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垂直和区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云粒子有效半径在对流层低层达到最大,并随高度增加而减小。30°N纬度带的水云相对以南及以北纬度带的粒子有效半径偏大。6月水云粒子有效半径较大,应与梅雨季节有密切联系。对于中国北部和中部,水云粒子有效半径在西部较东部偏大,而在南部地区,东西部差异不明显。不同纬度带上的冰云粒子有效半径相类似,在冰云下边界最大,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水云和冰云的云粒子尺度的年际变化不明显。对上述特征的成因分析表明,高原地形以及东亚夏季风对月平均云粒子有效半径具有明显影响。所揭示的云粒子有效半径特征为天气和气候模式改进、人工影响天气及云-辐射-气候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 标签: 云粒子有效半径 垂直分布 区域分布
  • 简介:以名义粒径为240nm的聚苯乙烯标准纳米颗粒悬浮液为样品,利用离心沉降场流分离仪以0.1%FL-70的水溶液为流动相分离。测定检测器波长为254nm时,纳米颗粒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通过分离通道的保留时间,从而确定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测定值为247nm。此外,还利用扫描电镜法测定了纳米颗粒标准物质的粒径,测定值为220nm,结果表明,离心沉降场流分离技术较扫描电镜法更接近于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标准的名义粒径,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可望成为纳米尺度表征的一种参考方法。

  • 标签: 离心沉降场流分离 扫描电镜 聚苯乙烯纳米颗粒 尺寸表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水堆核电厂功率运行期间和停堆大修期间,随着机组工况的变化和水化学环境的改变,沉积在堆芯和主管道表面的腐蚀产物中的一部分会被释放到主冷却中,其中部分以颗粒形态悬浮于主冷却剂中,通过净化系统上的高精度机械过滤器过滤截流。然而,高精度机械过滤器只对颗粒直径大于过滤器孔径的颗粒有较高的截留效率,对颗粒直径小于过滤器孔径的颗粒的截留效率较差。因此研究功率和停堆期间主冷却剂中活化腐蚀产物颗粒不同孔径的分布情况,对日常和大修期间过滤器孔径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该试验表明,功率运行期间腐蚀活化产物主要以颗粒形态存在,使用更小孔径(0.1μm)的过滤器,大修期间保持0.45μm过滤器孔径,有利于提高腐蚀活化产物的过滤效率。从而提升对主冷却剂的净化效果,控制机组源项,降低集体剂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矿物颗粒大小分布对矿石分选效率的影响,从现状分析、优化分选设备与工艺流程、加强颗粒大小分布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现状分析揭示了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和分选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现状评述及其影响。在优化分选设备与工艺流程方面,提出了颗粒大小分布控制、设备参数调整和工艺流程优化等措施。同时,加强颗粒大小分布控制主要通过技术手段与方法以及颗粒测量技术应用和颗粒分布监测系统建设来实现。

  • 标签: 矿物颗粒 分选效率 大小分布 优化 监测系统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锌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目的:分析单个下颌磨牙缺失采用种植修复时,种植体尺寸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单个种植体及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第一磨牙的情况,在保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种植体尺寸(包括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不论单种植体修复或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磨牙时,种植体直径变化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大,斜向载荷时更为明显;而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小.结论:建议临床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磨牙.

  • 标签: 骨界面 种植体 下颌磨牙 种植修复 牙缺失 影响
  • 简介:摘要:气泡尺寸是衡量浮选动力学过程及其分选效果的重要依据。叶轮工作参数在根本上决定着流体通道大小和流体特性,进而影响气泡弥散和颗粒悬浮。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机对 KYF 型浮选机内的气泡进行拍摄和尺寸分析,系统考查叶轮直径、叶轮离底间隙、叶轮转速 3 个因素两两交互对气泡尺寸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叶轮直径、缩小叶轮离底间隙、提高叶轮转速均可使气泡尺寸减小,同时也能改善气泡尺寸分布的均匀性;叶轮直径及离底间隙两个结构参数与叶轮转速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在较低和中等叶轮转速下( 300~400r / min ),叶轮结构参数对气泡尺寸特征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叶轮转速则是在较小的叶轮直径( 150mm )和较大的叶轮离底间隙下(32~36mm )影响更为显著;两个叶轮结构参数相比,叶轮直径对气泡尺寸的调控效应比叶轮离底间隙更显著,同时二者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叶轮直径越大,叶轮离底间隙对气泡尺寸均匀性的影响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浮选机内叶轮尺寸的选择和安装操作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 标签: 叶轮直径 叶轮离底间隙 叶轮转速 气泡平均直径 气泡均匀性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激光粒度仪在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本文以天津港典型粉质黏土、粉土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土工试验方法和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方法对其颗粒分布进行测定,通过对比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下一步研究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法分析结果向传统法分析结果转换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相同的孔洞总尺寸不同等间距孔洞的数量对多孔铝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洞形状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等间距孔洞数量的增多,导致体系被拉开时间缩短,体系更容易被拉开;含孔洞的体系在加载过程中孔洞演变行为(裂纹尖端无序→尖端钝化→晶格畸变→母裂纹产生子裂纹)中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波动次数越来越小。

  • 标签: 演变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孔铝
  • 简介:摘要:车身的设计与研发,是汽车生产与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尺寸工程尺寸链,是指在产品装配关系或者零件加工的过程中,由相互关联的尺寸所组成的封闭尺寸群。汽车尺寸工程作为一项具有系统性特点的工作,贯穿整个车型从开发至量产后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包含整车的间隙段差设计,车身/焊接分总成/单个零件的定位设计和公差分配,车身结构及装配流程优化建议,测量点的选择及监控线划定,量产后的维护等内容;尺寸链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贯穿于尺寸工程各个阶段。

  • 标签: 尺寸链  尺寸链环
  • 简介: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汽车工业中,汽车的设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尺寸工程与尺寸链是汽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本论文主要是运用汽车不同尺寸工程中的尺寸链分析方法来进行车身尺寸的计算,并给出相应的车身位置策略,以此能通过对尺寸链的分析,改善车辆的品质。

  • 标签: 汽车 尺寸工程 尺寸链 车身位置
  • 简介:摘要:汽车车身尺寸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尺寸链的价值工程,这是保证车辆内外装饰美观和低噪音的基础。为满足各细分市场客户需求,并兼顾考虑制造、维护成本,实现整车尺寸工程设计及匹配标准,已成为国内许多汽车企业的基本发展能力。

  • 标签: 汽车尺寸工程 尺寸链 分析方法 流程
  • 简介: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得到了总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为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模式和控制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大气污染 污染源 TSP 空间分布特征 尘源
  • 简介: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工业城市保定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污染严重,保定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粒子和超细粒子污染严重,其中含碳组分具有重大贡献,PM1.1、PM2.1和PM2.1-9.0中含碳气溶胶总量(totalcarbonaceousaerosols,TCA)分别占到(49±20)%、(45±19)%和(19±7)%。PM9.0中的含碳气溶胶主要富集在PM2.1乃至PM1.1中。颗粒物浓度谱分布及含碳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由于采暖过程秋冬季各粒径段有机碳(organic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carbon,EC)的浓度均增加,秋、冬季节细颗粒物中OC浓度可高达44.0±38.3、78.5±30.2μgm-3,EC浓度分别为3.5±1.6、8.5±6.8μgm-3。各个季节OC和EC在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TSP)中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meandiameter,GMD)均集中在较小粒径段。粗颗粒物中OC的GMD在春夏季较高,秋季减少,而冬季最低。而粗颗粒物中EC的GMD则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保定〈0.4μm的颗粒物中OC/EC比值4个季节的水平较为稳定,春、夏、秋、冬季OC/EC比值分别为5.2、3.5、4.1和5.4,来源主要为交通和燃煤。其余几个粒径段的颗粒物的来源更为复杂,其来源主要为燃煤、木材和生物质。

  • 标签: 保定 大气颗粒物 元素碳 有机碳 粒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