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康、眩晕停联合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比观察复康联合口服眩晕停与单独使用眩晕停治疗颈椎病眩晕临床症状改善及TCD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复康联合眩晕停的实验组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眩晕停治疗的对照组。结论复康、眩晕停联合治疗眩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眩晕患者45例。分为①穴位注射组②牵引+针灸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D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穴位注射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在对TCD检查参数变化改变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穴位注射 红花注射液 颈椎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进行TCD检查,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LVA和RVA)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A、RVA、Vm均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中药复汤加减,可有效改善CV患者的症状、体征及TCD指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颈性眩晕 颈复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经方剂量的朔源,以及后世医家在应用重剂治疗疾病的心得,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运用中药重剂对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重剂 气血不足 颈性眩晕 苏继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牵引下配合穴位推拿治疗眩晕头痛的方法。方法经过中医辨证分使用穴位按摩配合电动牵引机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并作颈椎X光检查于治疗前后作对比以检查治疗效果。结果通过1-2个疗程,X光检查结果提示60例病例中,治愈46例,占77%;显效12例,占20%;无效2例,占3%。结论颈椎电动牵引配合穴位手法推拿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头痛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颈性眩晕 颈性头痛 颈椎电动牵引 穴位推拿 颈椎X光检查
  • 简介:摘要:眩晕是仅次于疼痛的第二大临床症状 [1],而眩晕眩晕最常见的疾病。目前致病原因和康复治疗方法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甚至引人争论 [2]。康复治疗方法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情况较严重者多用手术治疗,反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大致有:针灸、推拿、正骨手法、神经阻滞法、牵引疗法、颈椎稳固性训练、麦肯基、 PNF技术等保守治疗方法 , 现多推用多种方法按顺序综合应用治疗。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阐明眩晕目前研究阶段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康复治疗对眩晕的作用、眩晕的预防以及对未来康复治疗的展望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眩晕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颈性眩晕 机制 康复治疗 综合应用
  • 简介:眩晕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有周围景物旋转感的称真性眩晕,只感头昏眼花,或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称假性眩晕,因颈椎病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眩晕眩晕,包括以上两种原因。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 诊断 空间定向障碍 脑供血不足 真性眩晕
  • 简介: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改善,试验组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有效率为84.00%,试验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眩晕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颈性眩晕 针刺 灯盏花素注射液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枕交界区推拿治疗在眩晕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64例患有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 A(枕交界区推拿治疗)组和 B(常规脊柱推拿治疗)组,评价疗效。结果 A组 VAS评分、肩旋转度优于 B组( P<0.05)。结论 眩晕应用枕交界区推拿治疗,可以减缓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提高肩颈部位的活动度,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推拿方法。

  • 标签: [ ]颈性眩晕 枕颈交界处推拿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寰枢椎错位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侧齿突侧块间距为(0.78±0.21)mm,大于治疗后的(0.49±0.2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可有效治疗因寰枢椎错位引起的眩晕

  • 标签: 推拿手法 颈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临床多发病,是指因源性因素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炫目等综合征。研究显示,该疾病多发于中年患者,不仅阻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眩晕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且发病也不典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已经有多种的诊治方式。但是目前眩晕的发病机理、体征标准并没有得到明确,并没有找到一种治愈疾病的方案。针对眩晕该疾病临床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包括①手术治疗。②推拿按摩治疗。③牵引治疗。④针灸治疗。⑤物理疗法。⑥中西药物治疗。⑦神经阻滞治疗等。笔者结合目前临床治疗眩晕的现状,对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性眩晕 手术治疗 保守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眩晕的在多种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其用:针刺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手法结合针刺;针药结合及其他疗法。结果:针灸治疗方式要比单一用药治愈率高。结论:眩晕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针灸疗法 颈性眩晕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