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90770人面神经管和面神经的发生/陈硕…∥解剖学报.-1988,19(3).-327~331本文对229侧胚胎11周至出生后1年颞骨组织切片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面神经管由膜性化骨和软骨化骨共同形成,面神经管水平段外侧壁、下壁和迷路段上壁为膜性化骨,膜性

  • 标签: 面神经管 化骨 面神经麻痹 解剖学报 透针法 连续观测
  • 简介:910744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体会/王苏∥天津中医.-1990,(4).-44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2例,探讨早期治愈问题。治疗方法和疗效:1.中药牵正散加减,每日一剂煎服。2.地塞米松0.75mg,3/日,第一例10天,第二例14天。3.抗栓丸2例,3/日,第一例10天,第二例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 面神经炎 抗栓丸 中西医结合 针刺穴位
  • 简介:摘要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瘤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瘤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不同程度的再生面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后大鼠眼轮匝肌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大鼠均行面神经钳夹线拴损伤及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简称吻合术)。术后3个月,A组(对照组):模型建立后不做任何处理;B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1/3部分;C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2/3部分;D组:于面神经结扎线近头端全部离断面神经。分别于吻合术后1、2、3个月和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采用瞬目反应评分评估大鼠患侧眼睑的闭合程度;行运动诱发电位(MAPs)检测大鼠患侧眼轮匝肌的动作电位幅度及波幅下面积;神经元逆行示踪检测面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面神经及移植神经半薄切片计数髓鞘数目。结果4组大鼠吻合术后1、2、3个月的瞬目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47、11.00、10.61、19.13,均P<0.05);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4组瞬目反应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6,P<0.05),其中D组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1);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刺激面神经吻合口近头端及移植神经中点,4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56、11.86、6.33、4.65,均P<0.05),其中D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均低于A组(均P<0.05)。神经元逆行示踪显示,4组的面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P<0.05),其中D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5)。4组的面神经干及移植神经中段髓鞘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33、6.35,均P<0.05),其中A组分别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面-舌吻合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至少保留2/3再生面神经对眼轮匝肌恢复有利。

  • 标签: 吻合术,外科 面神经 舌下神经 眼轮匝肌 大鼠
  • 简介:摘要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瘤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瘤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神经是属于完全性的运动性神经,其神经核位于桥脑。然后其位于与内耳和中耳临近的颞骨内,经茎乳孔出颅支配面部表情肌和阔肌。下运动神经元性面肌无力包括前额及其他表情肌的无力,如果在近端损害面神经,则由于支配镫骨肌的神经小分支受累而可能出现同侧听觉过敏。

  • 标签: 面神经损害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House-brackmann分级(HBGS)和面神经分级2.0(FNGS2.0)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价效果。方法3名高年资医师和3名低年资医师分别使用HBGS和FNGS2.0分级方法,对50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表情视频进行评价。对两种分级方法的重复性、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使用HBGS,低年资医生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39.5%,kappa值为0.30,高年资医生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56.5%,kappa值为0.4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FNGS2.0,低年资医生间的评价一致性为62.0%,平均ICC值为0.763,高年资医师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62.8%,平均ICC值为0.785,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HBGS和FNGS2.0的总体相关性ICC值为0.760,SCC值为0.746,kappa值为0.42;FNGS2.0与口的相关性为71%。结论HBGS与FNGS2.0中度相关;使用HBGS,评判者间的一致性受医生的经验水平影响很大,而使用FNGS2.0,评判者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与评判者的经验无关,与口的运动有较强的相关性。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评价方法 House-brackmann分级 面神经分级2.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针灸护理干预后,肚脐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4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20例),另一组患者采取针灸护理干预并设为观察组(2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护理工作时,采用针灸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针灸护理干预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恢复 影响
  • 简介:面神经鞘肿瘤罕见,自1930年Schmidt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文献报道只有400例左右。本文报道1例巨大面神经鞘瘤患者。

  • 标签: 面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治疗 面神经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14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6例(95.7%),次全切除6例(4.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32例(93.0%),面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无法保留10例(7.0%)。本组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后组颅神经受损7例、眼睑闭合不能90例,无脑脊液漏病例。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3个月到2年,无术后复发病例;按House—Braekmann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78例(54.9%),Ⅲ~Ⅳ级53例(37.3%),Ⅴ~Ⅵ级11例(7.8%)。结论充分了解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知识,特别是了解听神经瘤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监测及面神经保留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听神经瘤 面神经保护 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