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调查观察静脉通路护理门诊护士对 PICC 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 方法: 选取我院与周边医院静脉通路护理门诊护士 120 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 PICC 护理认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段为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4 月,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结果: 调查统计结束后,发现问卷调查结果中管理制度的得分情况最好,其均值得分为( 3.62 ±0.618 )分,满分率为 66.67 %;其次为物品配备,其均值得分为( 3.54 ±0.629 )分,满分率为 60.83 %;就诊流程情况,其均值得分为( 3.32 ±0.686 )分,满分率为 42.50 %;环境布局情况,其均值得分为( 2.97 ±0.943 ),满分率为 33.33 %;而得分情况最差的为人员配置情况,其均值得分为( 3.62 ±0.618 )分,其满分率为 24.16 %。 结论: 经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在静脉通路护理门诊中需要针对于人员配置情况、环境布局情况、就诊流程情况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从而提升患者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 标签: 静脉通路护理门诊 问卷调查 管理制度 人员配置情况
  • 简介:摘要为推动我国静脉治疗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促进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问题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达成本共识。本共识旨在制定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输注,静脉内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辅助超声引导静脉穿刺的超声探头固定支架在困难静脉通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困难静脉通路的住院患者共105例。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进行穿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6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超声探头固定支架辅助超声引导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进行穿刺。比较2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2.4%(61/66),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66.7%(2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450,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次数分别为(1.08 ± 0.27)、(1.44 ± 0.72)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435,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00 ± 0.95)、(3.08 ± 1.3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159,P<0.01)。结论困难静脉通路患者应用超声探头固定支架辅助超声引导外周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了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疼痛程度。

  • 标签: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 留置针 血管分级 困难静脉通路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技术穿刺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用超声引导技术选择腋静脉穿刺置管,获得了更高的穿刺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生发生率。本文就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超声引导技术及穿刺部位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 中心静脉置管 腋静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临床上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广泛应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化疗药物和快速输液、输血等,CVAD长时间留置于患者的血管里,虽然在静脉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与之相关的风险,近20年来有很多研究关注CVAD对血管损伤的机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在病理生理这一微观的层面探讨其机制。本文将从CVAD置管对血管的急性损伤与留置导管引起的慢性改变、CVAD对血管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CVAD置管引起血管损伤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静脉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心静脉 血管通路装置 血管损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肘正中静脉穿通支的CDU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为利用肘部穿通支静脉建立高位血液透析通路的可行性找到依据。方法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应用CDU检查75例成年人的150侧肘正中静脉,测量穿通支长度和内径,对肘正中静脉穿通支进行超声影像解剖学分型;对其中38例前臂造瘘困难的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肘正中静脉穿通支-肱(桡)动脉吻合的方法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观测瘘管血流量,记录瘘管成熟时间,测量有效血管长度,得出长期使用率。结果肘正中静脉穿通支位置恒定,出现率为94.0%,靠近肱动脉,多于静脉汇合处发出,超声影像解剖可分4型,各型之间的血管长度和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38例患者内瘘成熟后均可满足血液透析需求,I型和II型患者瘘管的有效血管长度优于III型(P<0.01),3型患者瘘管的长期使用率分别是84.6%、85.7%和72.7%。各型之间的瘘管血流量和成熟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正中静脉穿通支高位造瘘术安全可靠,以I型和II型最优,可以为前臂血管耗竭、高龄糖尿病肾病以及瘘管血栓复通失败的困难造瘘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血液透析通路

  • 标签: 肘正中静脉 穿通支 血液透析 造瘘 超声影像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胸壁港)及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上臂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科的34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比较置入不同中心静脉通路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更多自费(10.2%)或新农合(16.2%)患者选择PICC作为化疗通路,且PICC患者带管时间[66(44,113)d]较胸壁港[130(68.5,325.5)d]和上臂港[184(65,323)d]更短(P<0.001)。更多靶向治疗患者选择上臂港(49.5%)或胸壁港(48.4%)作为治疗通路(P=0.002)。PICC患者的生理机能[75(65,80)分]、生理职能[0(0,0)分]、社会功能[44.4(33.3,66.7)分]、情感职能[0(0,66.7)分]以及生理健康[216(192,241)分]、心理健康[211.7(190.4,256.9)分]得分较胸壁港[分别为85(75,90)分、25(0,100)分、77.8(55.6,100)分、100(0,100)分、256(191,314)分、306.9(211.9,359.8)分]和上臂港[分别为80(75,90)分、50(0,100)分、88.9(55.6,100)分、100(0,100)分、277(199,356)分、319.8(235.8,360.9)分]更差(P均<0.05),PICC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得分[57(50,72)分]低于上臂港[72(50,85)分,P<0.05]。结论使用PICC化疗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使用输液港化疗的患者,而不同部位置入输液港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不大。输液港是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优选通路

  • 标签: 乳腺癌 药物疗法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HIF-1α/VEGF/Notch信号通路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将HUVEC进行常氧和低氧[二氯化钴(CoCl2),200 μmol/L]诱导,再将常氧和低氧处理的HUVEC应用Notch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DAPT (30 μmol/L,24 h)和激活剂JAG-1 (30 μmol/L,24 h)干预。通过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低氧对HUVE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Notch1信号分子(Notch1、Dell4和JAG-1)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观察低氧、DAPT、JAG-1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低氧及Notch1对HUVEC增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低氧和DAPT以及低氧和JAG-1对HUVEC迁移能力、距离、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小管总长[(8.18±0.62)mm比(15.43±1.32)mm]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的HIF-1α、VEGF、MMP-9、Notch1、Dell4和JAG-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1.01±0.03比4.43±0.35,1.02±0.03比3.55±0.28,0.98±0.04比3.24±0.25,1.01±0.03比3.22±0.25,0.99±0.02比2.89±0.22,1.02±0.04比2.43±0.19,0.98±0.01比3.13±0.24,0.98±0.02比2.67±0.21,0.97±0.03比2.45±0.19,1.01±0.03比2.44±0.19,1.00±0.04比2.30±0.18,1.03±0.05比2.27±0.18)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显示,低氧条件下,DAPT干预使HUVEC的迁移能力降低,JAG-1干预使HUVEC的迁移能力升高(P均< 0.05)。小管形成和MTT法测定显示,低氧条件下,DAPT干预使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JAG-1干预使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均< 0.05)。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和JAG-1对迁移细胞数、小管形成和细胞增殖能力交互作用具有协同作用(P < 0.05)。结论低氧可通过激活HIF-1α/VEGF/Notch1信号通路提高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

  • 标签: 低氧 血管生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Notch1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探究全程全方位静脉通路护理对于无痛肠镜患者焦虑,检查时间,以及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本院接受无痛肠镜的240名患者,之后将这240名患者按照是否接受静脉通路护理分为两个小组,一个是对照小组,另一个是实验小组。而且每个小组的病例数目都是120例。之后再针对不同的小组加入不同的变量。医护人员对于对照组的病人采取最常规的无痛肠镜护理模式,而对于实验组的病人则采用全方位静脉通路护理模式。之后在观察两个小组内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分别计算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人在恢复期发生意外情况的概率。结果: 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参加无痛肠镜检查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在对两个小组的病人进行焦虑评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差都是在统计学允许的范畴之内的(P

  • 标签: 无痛肠镜 静脉通路 肠道疾病
  • 简介:摘要mTOR(mammalian/mechanistic targets of rapamycin)存在于两个功能性复合体mTORC1 和mTORC2中,通过对生长因子、营养物质、谷氨酸、神经递质等应答,调控细胞的重要生理过程。中枢神经系统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引起癫痫。文中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报道,旨在分析和总结与mTOR通路相关的癫痫表型及可能的致痫机制,为相关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新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mTOR 癫痫 皮质发育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炎症
  • 简介:摘要Notch信号通路在胚胎期细胞命运转归和成体组织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研究已经证明Notch信号通路在角膜损伤后修复及角膜生理性稳态的维持中有重大意义,角膜缘干细胞主要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的分化和增生;在角膜上皮早期修复阶段生理性下调促进细胞迁移和伤口覆盖,后期修复阶段生理性上调与防止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分层和维持细胞分化相关;角膜基质损伤后纤维化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角膜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化(EnMT)过程有Notch信号通路的直接参与;此外,Notch信号通路与14-3-3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irt6、微小RNA(miR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角膜上皮稳态维持、角膜上皮分化、角膜基质过度炎症反应、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等存在相互作用。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在角膜各层损伤修复中的功能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疾病 修复 再生 信号转导 Notch通路
  • 简介:[摘要 ]: 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调节等过程,这一通路更参与与造血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等有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当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时,将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芦可替尼是一种非选择性 JAK1/2抑制剂,可有效阻断 JAK/STAT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治疗相关疾病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 ] JAK/STAT信号通路, 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心脏瓣膜缺陷是CHD的重要表型。心脏瓣膜发育是胚胎发育的重要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若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迁徙过程出现异常,则心脏瓣膜发育异常,可引起患儿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以致死。组织外植体系统和各类动物模型实验已经证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的调节网络,共同调控心脏瓣膜的发育过程。该文将选择其中研究相对成熟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阐述它们在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包括VEGF、NFATc1、Notch、Wnt、TGF-β、ErbB和NF1信号通路

  • 标签: 心脏瓣膜 VEGF NFATc1 Notch Wnt TGF-β BMP ErbB NF1
  • 简介:摘要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唇腭裂相关基因被发现,但这些基因的致病机制还有待阐明。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信号通路来影响表型,信号通路的顺利传递是机体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唇腭裂的形成过程中亦有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一系列信号因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构成信号通路及复杂精细的信号调控网络,共同参与指导细胞活动及组织形成。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与唇腭裂相关的几个重要信号通路进行概括,综述了唇腭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机制,以期为唇腭裂的病因学及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唇腭裂 信号通路 信号因子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在提高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内,血管通路临床监测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尚不能达到精准监测。随着国内外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血管通路的临床监测需要规范化,以利于早期精确发现血管通路狭窄及闭塞等,及时处理并有效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从而最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综述体格检查、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早期血管穿刺时机、心功能与血管通路的关系等介绍国内外血管通路临床监测的最新进展,希望为血管通路医师提供临床指导。

  • 标签: 血管通路 监测方法 穿刺时机
  • 简介:摘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关键途径,异常的MAPK信号能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也决定了癌症的治疗反应。胃癌是中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胃癌中存在诸多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异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是MAPK家族中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通过整合传递细胞外信号至细胞及其核内控制细胞的生长、凋亡和分化等。MAPK/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导致细胞丧失凋亡和分化能力,引发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促进胃癌的恶性表型;相反,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的相关组分则可逆转这一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对近年来在胃癌研究中发现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或失活在促进或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加以综述。

  • 标签: MAPK/ERK信号通路 胃癌 恶性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探究血管通路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病例数共计74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行强化血管护理。观察内容为ESCA评分、SF-36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ESCA评分、SF-36评分。在护理后,两组相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更加良好,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中,通过应用强化血管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可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干预血液净化肾病患者的血管通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4例需要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8.71±3.24岁,该组患者全部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47.95±3.55岁,该组患者在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上外加综合护理方法。最终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评定标准包括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肾病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肾病血液净化病患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 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 2018.9 月 ~2019.9 月,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肾病病患例数为 630 例,从中纳入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纳入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在研究的过程中护理质量相对较高;采用综合护理有效降低了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P < 0.05 )。 结论: 对肾病血液净化病患进行血管通路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肾病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