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型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粪便中,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亦可通过皮肤黏膜或肠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经血行播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球菌脑膜。妊娠期或产褥期妇女患新型球菌脑膜合并球菌肺炎报道较少见,我院2014年7月5日收治产褥期妇女新型球菌脑膜合并球菌肺炎1例。

  • 标签: 产褥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肺炎 继发性癫痫
  • 简介: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球菌脑膜脑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单位近20a来收治的免疫功能正常的球菌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应的护理策略与方法。结果收治的109例患者均有病原学依据,所有患者都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37例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对这些危重患者需要进行特殊颅高压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有真菌学诊断指标。两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仍然是主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的副作用需要护理重视。腰穿后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包括腰椎置管在内的各种脑脊液引流与分流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需要给予熟练的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结论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球菌脑膜均具有危重的中枢症状,药物治疗和各种操作治疗都具有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免疫正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真菌治疗药物在治疗新型球菌脑膜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新型球菌脑膜患者中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30例,分两组每组15人分别采用两霉素B和两霉素B的新剂型给予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霉素B治疗新型球菌脑膜的有效率为86.7%;两霉素B的新剂型为66.7%。结论两霉素B的新剂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两霉素B,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急诊 抗真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患儿临床病症及预后的护理影响,分析优质护理与患者预后及满意率的关系。方法将30例我院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新型脑的患儿随机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5例)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经针对护理干预后,预后效果较好,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患儿及其家属都对护理更为满意和放心。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探讨系统红斑狼疮合并新型球菌脑膜病人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明确诊断SLE合并新型球菌脑膜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5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均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合并脑炎,起病隐匿,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非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狼疮脑炎或结核脑炎。结论SLE合并新型球菌脑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应用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了两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球菌脑膜中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加强依从性教育和心理疏导,严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处理和监护等。认为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精心和针对护理,可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鞘内注射两霉素B治疗球菌脑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方法选取44例球菌脑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两霉素B,同时加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两霉素B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后遗症遗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未出现死亡病例,无效5例,好转9例,治愈8例,治疗有效率为77.27%;对照组中有5例不治死亡,无效12例,治愈4例,好转6例,治疗有效率为45.4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两霉素B在治疗球菌脑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 标签: 鞘内注射 两性霉素B 隐球菌性脑膜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针对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名病毒性脑膜患者作为实验人群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临床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针对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加满意度,具有借鉴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癫痫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癌脑膜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癌脑膜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生存期不长,保守治疗2月至半年死亡。结论癌脑膜多为全身其它部位肿瘤转移晚期,预后较差,存活期不长,应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脑膜炎 癌性 颅内肿瘤 脑脊液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5例化脓中耳炎继发化脓脑膜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5例化脓中耳炎继发化脓脑膜患者的护理。结果经精心细致的护理,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脑膜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14例结核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4例患者经抗结核、降颅压、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13例好转顺利出院,1例死亡。结论心理护理、颅内高压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对结核脑膜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脓脑膜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化脓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结果全部24例患者中,其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化脓脑膜患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如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早诊断,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对症支持,可迅速控制病情,并能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诊治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脑膜(viralmenigitis,VM)和结核脑膜(tuberculousmeningitis,TBM)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方法用Cytospin-4型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法,对30例VM和30例TBM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分类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多数VM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在1-3d内迅速减少或消失,随后呈淋巴细胞学反应,随病情好转细胞数恢复正常;TBM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呈混合细胞学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多在1个月后才有明显降低,随病情好转变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正常化。结论VM和TBM的脑脊液细胞学动态变化过程有明显差别,脑脊液细胞学技术对2种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学
  • 简介:摘要结核脑膜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非化脓炎症,脑实质及脑血管亦常受累,属重症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约有30%的结核脑膜患者虽经积极抗结核治疗但仍死亡,其中重症结核脑膜患者死亡率可高达43%,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合并严重感染。同时重症结核脑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营养素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增加,同时由于神经内分泌改变,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糖代谢紊乱,长期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使病灶迁延,感染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加。

  • 标签: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小儿结核脑膜临床表现与护理方法,以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小儿结核脑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结核脑膜患儿经对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治愈好转的有64例,自动出院的有2例,死亡的有2例。结论加强观察、严密施护,是提高儿童结核脑膜治愈率的关键,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疗效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37-01摘要化脓脑膜是小儿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多。通过对患儿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在将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的新生儿化脓脑膜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关键词新生儿;化脓脑膜;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脑膜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合真实病案,围绕主要治疗措施及办法,分析针对于结核脑膜最为有效、科学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结核脑膜患者,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得出有效结论。结果结核脑膜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脑热、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经强化抗结核、激素等综合治疗,治愈76例、好转5例、3例未好转、2例死亡。结论临床治疗结核脑膜的方法和路径有很多,在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评估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临床治疗 研究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一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结核脑膜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一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结核脑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一般护理和专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患者在护理后,体温、脉搏、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四个方面均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较护理之前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般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系统红斑狼疮合并结核脑膜患者护理后,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核性脑膜炎 一般护理 专科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