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复发性他口炎。患者男,34岁,因“咯血1 h”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咽喉探查止血术,术中见:会厌畸形,呈分叶状,咽后壁大片白色溃疡,质地硬,范围自会厌上缘至梨状窝水平,会厌上缘附近可见凹陷创面,直径约1.2 cm,创面活动性渗血。溃疡区域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为:黏膜组织呈慢性炎伴溃疡形成,复鳞上皮呈乳头状增生,部分区域上皮较增生。后经多学科多医院会诊,确诊为复发性他口炎,经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目前随访未再出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马对于土库人以及许多其他游牧民族来说,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土库人非常热爱他们的马,称它们为哈尔捷金(Akhaltekin),价值观和环境的因素决定了他们对哈尔捷金马的态度,甚至将马的生命看作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又以口头相传,代代相授的的方式在土库人中一代又一代传承,将对马的珍爱之情流传至今。本文的目的是概述和分析哈尔捷金马即汗血宝马在土库人心中的地位,传达土库斯坦的人文风貌,了解汗血马的故乡。

  • 标签: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人 阿哈尔捷金马 汗血宝马
  • 简介:摘要嗜黏蛋白菌是一种定植于肠上皮黏液层的细菌,自首次从健康人的粪便样本中发现并分离至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嗜黏蛋白菌与肥胖、炎症、结直肠炎等疾病显著相关,且在机体免疫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嗜黏蛋白菌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药物敏感性、致病性和益处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 黏蛋白类
  • 简介:摘要:雷格提出雷格之谜是要问为什么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同一性句子的认知意义不同。他以不同形式的同一性句子中的名称涵义的不同来解释句子认知意义的不同。本文支持格列萨科斯提出的一种论证,认为实际上雷格自己的解决方案是不恰当的,如果接受了雷格的解释,那么并不存在什么一般的谜题。而一旦拒绝了他的解释,那么实际上两种不同形式的同一性句子在认知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差别。然后本文在后面这种拒绝雷格主义解释的立场上论证:说话者直觉上认为两种句子在认知意义上有差别是因为他在言说时做出了不恰当的预设。

  • 标签: 弗雷格之谜 名称 预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行银杏酮滴丸联合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价值。方法:将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58例纳入研究中,均为在2020年1月—2022年4月诊治。以信封随机化分组原则将29例基础治疗纳入对照组,29例银杏酮滴丸联合托伐他汀钙治疗纳入研究组,统计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所得NIHSS分值、IMT程度、斑块程度均低于对照组,BI值高于对照组,经校正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银杏酮酯滴丸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德福韦与拉米夫定共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某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总计99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9例)和实验B组(50例),分别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ALT,AST以及TBiL的数值均比实验B组患者的ALT,AST以及TBiL的数值较大些。实验A组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转阴,其比例为16.3%;实验B组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转阴,其比例为30%,则实验B组患者的转阴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的转阴情况较好一些。在实验A组中总共有8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16.3%;在实验B组中总共有5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10%,则实验B组患者的用药不良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的用药不良情况较小一些。结论:本次研究中两种药物的共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较好,促进肝功能的好转,同时用药不良情况较少,值得推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德福韦与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68例慢性乙肝患者。以Excel表格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4)。参照组行德福韦治疗,实验组加用替比夫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7.06%,参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2.35%,实验组治疗效果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对比单独应用德福韦治疗,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乙肝 阿德福韦酯 替比夫定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德福韦结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BLC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我院100例HBLCDS患者分别采用单药和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德福韦治疗,实验组则在服用德福韦药物基础上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期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相关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厌食、肝脏不适、乏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德福韦结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有效改善HBLCDS患者的肝功能,优化症状缓解时间,促进其康复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痤疮患者使用达帕林凝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对比不同方案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痤疮263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5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3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二组使用达帕林凝胶加克林霉素磷酸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疗效情况,一组有效为96.18%,二组有效为95.45%,(x2=0.271,p=0.834),结果无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情况,一组满意为89.31%,二组满意为74.24%;一组耐药菌为0.76%,二组耐药菌为6.81%,(x2=9.247,p=0.017),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不良反应情况,一组是3.05%,二组是15.90%,(x2=9.221,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痤疮患者使用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痤疮 阿达帕林凝胶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德福韦)和观察组(31例,德福韦+拉米夫定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肝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德福韦、拉米夫定药物,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同时对肝硬化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 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指标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嗜黏蛋白菌(AKK)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和肥胖关系的剂量效应,为该菌用于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8年广东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中6 986名包含体重指数、腰围及常见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的志愿者。根据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信息,计算AKK属及其操作分类单元(OTUs)丰度;根据2002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诊断中心性或全身性肥胖。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计算AKK菌每升高一个单位,患肥胖风险的OR(95%CI)值;通过比较AKK菌第1~20分位数OR值的变化估计AKK对肥胖的剂量效应。结果共注释到3种AKK菌(AKKOTU1、AKKOTU2、AKKOTU3):AKKOTU1及AKKOTU2分布于90%以上人群;AKKOTU3分布于21.7%的人群中;3种OTUs均呈"双峰"分布,但和常见混杂因素的相关性具有差异。AKKOTU1、AKKOTU2及AKK属为肥胖的保护因素,对中心性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95(0.93~0.98)、0.97(0.94~0.99)、0.93(0.91~0.96),对全身性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88(0.80~0.97)、0.98(0.93~1.02)、0.81(0.74~0.89);该保护效应在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仍然显著。通过剂量分析可知,AKK菌对中心性肥胖和全身性肥胖的保护效应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显著保护作用的最小剂量分别为1.83%和4.98%。结论AKK菌是肥胖的保护因素,但肥胖干预需要考虑AKK菌剂量效应及不同菌种/株水平的差异。

  • 标签: 益生菌 肥胖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剂量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利沙坦的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病人取样71例,就诊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分组方式取顺序编码法,给予利沙坦治疗(n=37,实验组)和厄贝沙坦治疗(n=34,常规组),比较血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81.25±7.17)mmHg,收缩压(131.58±7.45)mmHg,sICAM-1(338.57±41.26)μg/L,ET-1(29.35±8.17)ng/L,IL-1β(15.90±4.42)pg/L,NALP3(6.33±1.15)pg/L,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相较于厄贝沙坦,利沙坦不仅具有更优降压效果,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 标签: 疗效观察 老年高血压 血压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依托咪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进行。将5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依托咪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10只SPF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中依托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5、5.0 mg/kg依托咪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10 mg/kg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 d,灌胃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小鼠神经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内间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跨平台次数、平台区停留距离、SOD活性、CAT活性、GSH-Px活性均降低,神经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均增加,上调TNF-α、IL-10、IL-1β蛋白表达,下调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p-p38蛋白表达(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托咪低、中、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跨平台次数、平台区停留距离、SOD活性、CAT活性、GSH-Px活性均升高,神经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均降低,并下调TNF-α、IL-10、IL-1β蛋白表达,上调p-ERK1/2、p-p38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依托咪可能通过增加MAPK/ERK信号通路改善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并减轻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 标签: 依托咪酯 MAPK/ERK信号通路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活动中无所不在。诗歌是高度隐喻化的体裁,本文就将以罗斯特的短诗——《摘苹果之后》为例,通过挖掘诗歌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深刻剖析罗斯特的死亡观建构,为该诗的解读提供新的维度,也有助于丰富该理论的应用范畴。

  • 标签: 《摘苹果之后》 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 本体隐喻 死亡
  • 简介:摘要:汗血宝马,原名哈尔捷金马(Akhal-Teke horse),因其英姿飒爽的外形、聪明睿智的思维、高贵优雅的姿态而著名。包斯品系是哈尔捷金马17个品系之一(土库斯坦认定为哈尔捷金马有17个品系,俄罗斯认定为19个品系,多出两个),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捷金马品系,体型紧凑,秉性刚强,运动性能突出。

  • 标签: 汗血宝马 阿哈尔捷金马 品系 包斯曼品系
  • 简介:摘要:《修墙》是罗斯特隐喻诗的突出代表作,其诗歌体现了人类在理解世界的认知过程。本文拟采用认知语言学的三个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概念隐喻以及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修墙》这首诗歌。以此来深入挖掘《修墙》的诗性表达和客体塑造是怎么影响读者的阅读认知过程,使读者体会到诗歌隐喻表层之下的深刻哲理,引发由“墙”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思。

  • 标签: 弗罗斯特 《修墙》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整合理论
  • 简介:摘要:以乙嘧酚和二甲胺基磺酰氯为原料反应合成乙嘧酚磺酸。分别以NaOH与Na2CO3,做缚酸剂。甲苯做溶剂。发现NaOH作为缚酸剂时产物杂质较高,含量为90%,收率偏低为80%。Na2CO3做缚酸剂产物收率91%,含量95.5%。通过工艺的优化大大节约了成本。使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便于工业化。

  • 标签: 乙嘧酚磺酸酯乙嘧酚 杀菌剂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