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细菌阴道病是导致育龄妇女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物最常见的原因。此综合征的病因不明,临床症状特点为阴道正常的乳酸杆菌过度减少及厌氧菌群的过度增生伴阴道正常酸度的破坏。在1983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将其命名为“细菌阴道病”,并取代了其旧名“加德纳菌性阴道炎”。这表明,对于本病“存在着大量的或者是条件性的厌氧菌群,并且缺乏典型的炎症体征”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厌氧菌群 异常分泌物 国际研讨会 菌性阴道炎 育龄妇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以往因对其病原的认识不同而曾有许多命名,如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加德纳尔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和厌氧性阴道炎,实际上BV是一种以加德纳尔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本病与一般淋菌、滴虫、霉菌引起的阴道炎不同,局部炎症不明显,有10%~5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命名为炎症不妥当,在1984年瑞典召开了专题国际会议,一致同意使用“细菌阴道病”这个名称。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实际上是正常寄生在阴道内的细菌菌群失调。细菌阴道病时,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有致病潜能的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等厌氧菌及加德纳菌、人型支原体等。目的讨论细菌阴道病的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甲硝唑抑制厌氧菌生长,而不影响乳杆菌生长,是较理想的治疗药物,但对支原体效果差。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法)、试验组(PCR检验法),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阴道病,PCR检验法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的细菌阴道炎60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阴道内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对照组阴道内放置甲硝唑泡腾片,连续用药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6%。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细菌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甲硝唑阴道凝胶对于细菌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PCR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2016.4妇科收入94例细菌阴道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PCR进行检测,对照组使用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细菌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91.5%,高于对照组76.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PCR检测法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PCR检测法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利于医师对于疾病判断,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PCR法 细菌培养 阴道细菌检验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后的对比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细菌阴道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PCR检验法(实验组)和细菌培养法(常规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加显著;可给予推广和采纳。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疗的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V)是阴道中高浓度的特征性需氧和厌氧菌群替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早在1894年,就有关于这一疾病的描述,因为对致病微生物认识上的不足,当时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炎。随后又有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厌氧菌性阴道炎等命名。1984年正式提出了BV这一术语并被普遍接受。BV是引起阴道分泌物或异味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为10%~41%。妊娠合并BV将增加母亲和胎儿的围生期发病率,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和剖腹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有增加,适当的进行筛查以及抗微生物治疗能够大大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以往因对其病原的认识不同而曾有许多命名,如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加德纳尔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和厌氧性阴道炎,实际上BV是一种以加德纳尔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本病与一般淋菌、滴虫、霉菌引起的阴道炎不同,局部炎症不明显,有10%~5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研究分析药物治疗的方法。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甲硝唑 康妇特栓(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阴道病(BV)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非炎症性表现的症候群,BV患者约有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主诉为下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腥臭味、阴道瘙痒等。本叙述对BV病原菌检测和临床诊断标准进行阐述,常用有镜检法、培养法、生化法等。为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检查方法。方法以经典革兰染色法做对照,采用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可疑行复红染色)以及Bvset(联合诊断细菌阴道病)试剂盒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结果BVset法+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阳性率为23.6%;线索细胞检测(革兰染色)阳性率为19.8%;结论BVset法+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阳性率更高,检测快速,与金标革兰染色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检查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