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宫颈上皮(CIN)和阴道(Va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CO2激光治疗的607例CIN和(或)VaI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CIN为451例(74.3%),单纯VaIN为104例(17.1%),CIN合并VaIN为52例(8.6%)。采用成组t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年龄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发生率及CO2激光治疗部位、CO2激光治疗次数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人乳头病毒(HPV)转阴及病理级别降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07例患者中,CO2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79/607),疾病复发率为4.6%(28/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CO2激光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430/451)、98.1%(102/104)与90.4%(47/52)。②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率为74.1%(450/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HPV转阴率分别为80.0%(361/451)、54.8%(57/104)与61.5%(32/52)。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EEP史(OR=0.500,95%CI:0.273~0.915,P=0.025)为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HPV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④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病理级别降低率为93.7%(569/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病理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3.6%(422/451)、98.1%(102/104)与86.5%(45/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激光治疗部位为宫颈+阴道(OR=11.727,95%CI:1.337~102.859,P=0.026)是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病理级别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O2激光治疗CIN和(或)VaIN有效。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病理级别降低受不同因素影响。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 激光疗法 人乳头瘤病毒 Logistic模型 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镜在阴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阴道镜诊断为阴道患者的活体组织检查的结果。结果21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上皮患者为13例,符合率达76.47%。结论阴道镜检查在阴道病变诊断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定位准确,准确率高。

  • 标签: 阴道疾病 阴道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疑似患有宫颈上皮的患者展开临床诊断研究,了解电子阴道镜在此方面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30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肉眼活检,观察组为阴道镜检查,将病理学诊断作为研究标准,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阴道镜检查的观察组患者在符合率方面远远优于采用肉眼活检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检验能够有效检出宫颈上皮疾病,适合在临床诊断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患者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宫颈上皮手术治疗且阴道分娩患者中抽取80例为试验组,基于手术方式分为试验I组、II组,分别行宫颈环行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取同期无宫颈手术史、阴道分娩产妇40例为对照组,统计三组的分娩情况。结果:1)在产程时间上,各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等时间无较大差异(P>0.05)。2)在分娩结局上,各组产后出血、会阴侧切等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会给患者宫颈带来损伤,可正常阴道分娩。治疗过程中,可视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促进症状消退,改善预后。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手术治疗 阴道分娩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于子宫切除术后高级别阴道 ( HG-VAIN ) 采用高剂量率腔 近距离 ( HDR - ICR )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后在我院接受 HDR-ICR 治疗的 27 例 HG-VAIN 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接受 HDR-ICR 治疗的临床结果。 结果 :通过对 27 例 患者进行随访, 26 例患者治疗后无复发,治疗总有效率为 ( 26/27 ) 96.3 % 。 1 例患者于治疗后 34 个月复发,后经手术治疗控制病情。 27 例 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近期不良反应 2 例,分别为直肠炎 1 例,膀胱炎 1 例,远期不良反应 3 例,泌尿系统炎症 1 例,阴道黏膜改变 1 例,阴道硬化致狭窄 1 例。所有不良反应患者除阴道硬化致狭窄 1 例外 , 其余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后得到改善, 其余 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HG-VAIN 患者采用 HDR-ICR 治疗治疗成功率高达 96.3 % ,同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改善,可耐受,表明 HDR-ICR 疗法对 HG-VAIN 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HG-VAIN , HDR-ICR 治疗,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用于诊断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49例宫颈上皮(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和宫颈锥切术,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评估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分析术后病理级别增加的相关因素。【结果】249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炎症8例,CINⅠ45例,CINⅡ60例,CINⅢ134例,浸润癌2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的总符合率为61.8%。阴道镜下活检对诊断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75.47%,阳性预测值为82.61%,阴性预测值为68.42%。阴道镜检查不充分、阴道镜下宫颈病变累积多个象限、活检时有多个高级别病变与术后病理级别增加相关(P〈0.05)。【结论】阴道镜在识别CIN中有重要的价值,但由于阴道镜下取材的局限性,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CIN尚不够准确。因此,对于一些高级别病变的患者需要进行宫颈锥切明确诊断。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检查中,对宫颈上皮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896例TCT重度炎症及以上结果者行阴道镜检查,对182例阳性病例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最终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CIN)的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93.79%,阴性预测值为97.84%,阳性预测值为79.07%。湿疣和SPI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6.67%,阴性预测值为97.32%,阳性预测值为84.85%。结论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对宫颈上皮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与T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子宫颈上皮(CIN),是指发生在宫颈上皮,但基底膜尚未遭到破坏的一组病变的统称。目的讨论宫颈上皮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患者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为宫颈锥切手术做好准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手术后阴道填塞油纱条止血,6~8小时后取出。做好护理记录和交接班,保证油纱条及时取出,防止放置时间过长引起感染。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了解宫颈上皮(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高危因素和转归,确定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对CIN各种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高危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局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标准以及各种手术的方法、切除病变范围,CIN治疗方法转归进行详细介绍。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妇女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是提高妇女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宫颈上内瘤变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外阴上皮(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lO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Ⅵ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标签: 外阴上皮内瘤变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外阴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2010年扬中市免费宫颈癌筛查中159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阳性率CINⅠ44.44%、CINⅡ73.33%、CINⅢ76.19%,阴道镜检查阳性率CINⅠ66.67%、CINⅡ88.89%、CINⅢ90.48%。阴道镜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刮片(TBS分级)检查,CIN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阳率显著低于CINⅡ和CINⅢ,CINⅡ和CINⅢ的阳性率无差别。结论联合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能提高宫颈上皮的诊断率,减少CINⅠ的漏诊。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涂片 阴道镜 活组织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检查患者,阴道检查存在异常状态,基于阴道镜下,直接提取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阴道镜和宫颈组织学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结果基于检验后,45例患者确诊为宫颈上皮,患者呈现出醋酸白上皮、异型血管、白斑等病变症状,且以醋酸白上皮表现最为突出。结论适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为尽早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避免患者发生宫颈癌。

  • 标签: 阴道镜 定位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变 价值
  • 简介:患者,男,68岁。因“右侧腰部疼痛12h”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既往史:2001年前因“膀胱肿瘤”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造口+直肠代膀胱术;2003年因“右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2006年及2008年有两次肛门排尿出血量较大病史,伴血块,出血7~8h后自行停止。平素有轻度血尿,无血块。

  • 标签: 直肠代膀胱术 上皮内瘤变 乙状结肠造口 ESWL治疗 右输尿管结石 根治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