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男性,75岁,主因阵发性心悸、头晕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近7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显关系,2015年4月19日12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无大汗,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急查心肌酶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200/110mmHg。

  • 标签: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间歇性完全性心室预激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CLBBB)在临床上不多见,常被误诊为室心律失常,应当对这种心电图异常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就两份心电图进行分析。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 病例分析
  • 简介:长期以来,心电图在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诊断上明显受限。本文报道一例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ACS患者,因其束支阻滞间歇出现,原本被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的ST-T改变及异常Q波得以暴露,避免了ACS的漏诊。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 Sgarbossa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术在神经源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22例NB患者,对其应用间歇导尿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2例NB患者应用6~10周的间歇导尿术后,其中20例(90.90%)完全自控,最终形成反射膀胱,且残余尿量<100ml,结束导尿;1例(4.55%)部分自控,采取辅助措施可自行排尿;1例(4.55%)排尿困难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继发肾损伤。结论间歇导尿术改善神经源膀胱患者排尿困难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较好。

  • 标签: 间歇性导尿术 残余尿量 排尿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建立生长发育期大鼠的间歇双侧完全鼻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30只3周龄SD大鼠,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单侧鼻阻塞组,C组:双侧鼻阻塞组(张口呼吸组),每组各10只.用特制的阻塞器阻塞大鼠鼻腔,阻塞的时间为8:00am至4:00pm,4周后处死30只大鼠.结果A组、B组大鼠以鼻呼吸为主;C组表现为张口呼吸.A、B、C三组的呼吸频率分别为(96.8±5.91)次/min、(92.8±2.98)次/min和(48.6±4.38)次/min,C组的呼吸频率较A组与B组明显减慢(P<0.001).建模4周时,A、B、C三组的体重分别为(276.60±20.17)g、(236.80±19.46)g和(127.33±24.8)g,C组的体重较A组和B组明显的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间歇的双侧完全阻塞大鼠的外鼻初步建立了一个存活率高、重复性较好与人类张口呼吸较相似的大鼠的间歇张口呼吸模型.

  • 标签: 鼻阻塞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由于爸妈工作忙,假期一到,我就被送到了奶奶家。从小到现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在奶奶家度过。我也很乐意去奶奶家,因为在奶奶家,我的家庭地位很明显高人一等,处处被特殊照顾:有好吃的东西,都是我独自享用,爷爷奶奶总说他们不爱吃;如果我想看电视,爷爷奶奶也不会跟我去抢遥控器,从不会限制时间,我想看多久就可以看多久;如果早晨不想早起,我想赖床到几点都行,爷爷奶奶从不会推门进来催我起床;甚至连吃饭,我都不用下床,奶奶会直接把碗端到我面前,让我坐在被窝里吃。

  • 标签: 间歇性 公主 家庭地位 奶奶 爷爷 看电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左心室肥厚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左心室肥厚 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 X射线、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诊断,根据其诊断结果确认单纯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各项指标:其中以左室电压最高值为计算标准,测量并计较其 QRS时间、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结果:两组患者的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QRS 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P<0.05)。结论: QRS时间延长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重要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间歇束支阻滞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ECG/DCG检出的间歇完全左束支、右束支阻滞病例48例,并对其进行分类、观察。结果非频率依赖间歇束支传导阻滞共20例,其中左束支6例,右束支14例;3位相束支阻滞有26例,其中左束支7例,右束支19例;4位相束支传导阻滞2例,其中左束支1例,右束支1例。结论间歇束支传导阻滞中以快频率依赖型多见,其次为非频率依赖,慢频率依赖少见。非频率依赖间歇BBB及3位相BBB均多见于右束支。

  • 标签: 间歇性束支阻滞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二.
  • 简介: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召集了51名年龄在25-54岁的肥胖男性,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人要遵循连续的限制热量的节食方案,总共16周。另一组人则遵循相同的限制热量的节食方案,但每控制两周就可以休息两周,用于增加摄人的热量,这样循环重复进行了3凋。

  • 标签: 减肥效果 间歇性 节食 制热量 研究团队 澳大利亚
  • 简介:1收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的邀请卡,是她的孩子要举办个人钢琴演奏会,地点在权威很高的一家音乐厅。我不禁大吃一惊。记得几年前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几个妈妈还在互相推荐钢琴老师,孩子们差不多同时开始学钢琴。我们的孩子虽然一直有在学,但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这位朋友的孩子却坚持了下来。

  • 标签: 间歇性 钢琴演奏会 孩子 音乐厅 朋友 老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间歇外斜视手术治疗效果及远期正位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3 月手术治疗间歇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 180 例,对患者的屈光状态、术后第一天眼位、手术年龄、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斜视度以及远期眼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80 例间歇外斜视手术患者术后远期正位者 164 例,占 91.01% ,无明显过矫,轻度过矫 2 例占 1.12% ,轻度欠矫 9 例占 5.06% ,明显欠矫 5 例占 2.81% 。其中患者 4-8 岁 54 例,远期眼位正位 48 例占 88.89% ,术前无同视功能 23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4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8 例; 8-12 岁 64 例,远期眼位正位 60 例占 93.75% ,术前无同视功能 32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4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9 例;> 12 岁 60 例,远期眼位正位 54 例占 90% ,术前无同视功能 33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12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1 例。结论:手术前后有无双眼视功能是影响间歇外斜视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手术后第一天眼位轻度过矫有利于远期正位率。

  • 标签: 间歇性 外斜视 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