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充气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术后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1月起筛选样本至2021年12月,对500例病患做随机数分组,予以对照组(n=250)以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n=250)联合间歇充气,分析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血液循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就血液循环情况而言,治疗后,观察组的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T、PLT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充气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对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价值,可联合常规凝法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 深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间歇充气物理预防骨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使用方式现状,以期为骨科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参加北京护理学会举办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76名学员,采用微信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71份答卷,有效问卷70份,61个科室进行规范的血栓预防管理,62个科室使用物理预防装置进行血栓预防,50个科室配备了间歇充气,以双下肢同时进行,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为多,占84%,术后1天、术前、手术日开始使用分别占34%、20%和20%,86%的科室制有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58%的科室有考核标准。结论 国内医院对血栓预防管理趋于规范,绝大多数医院配备一种及以上物理预防设备,对间歇充气使用有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但是使用的频率和时机并不统一,对操作的监督考核还有待加强。

  • 标签: 间歇充气压力泵 骨科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间歇充气对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0名妇科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都安置膀胱截石位,对照组使用海绵垫,试验组在使用海绵垫的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驱动下肢循环。结果试验组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对照组出现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经x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妇科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中患者的下肢用充气间歇循环驱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盆腔手术 截石位 间歇充气压力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充气(IPC)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TV)形成的护理。方法收集117例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将2001年1月到2006年12月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06年12月到2012年12月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全下肢间歇充气的做为IPC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手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一般护理组66例患者,术后发生DVT22例(33.3%),IPC组51例患者,术后发生DVT1例(3.9%).经组间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性使用周期性充气,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间歇充气压力装置,用于骨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我科室选择127例骨科手术后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术后患者1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间歇充气装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5天均没有发生DVT,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静脉栓子无检出,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发现0.1cm和0.3cm微小栓子,治疗后自行吸收,未发生DVT。临床效果评定,间歇充气压力装置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确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间歇充气性压力装置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气压治疗泌尿科术后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泌尿科应用间歇气压与常规患者的资料,比较分析间歇气压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间歇气压治疗。结果:观察组VAS、SAS、SDS、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泌尿科 VT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间歇充气对于预防ICU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ICU病房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共计112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ICU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利用间歇充气实施气压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PE发生率以及ICU30天内的死亡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ICU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间歇充气可有效预防ICU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帮助作用。

  • 标签: 血栓 压力泵 ICU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充气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充气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重症监护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预防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充气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充气压力泵 重症监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对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观察2019年6月~2021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40例。掷硬币分组法分为实验组(间歇充气)与对照组(常规穿弹力袜)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72例经筛查无禁忌症的骨科术后病人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同时使用足底静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来预防静脉血栓。结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泵在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45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梯度压力袜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妇科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用加压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对截石位全麻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截石位全麻结直肠手术、妇科手术患者100例,手术时间>60 min,年龄30~59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压力组(PP组)和弹力袜组(ES组)。于入室(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截石位5 min(T2)、30 min(T3)、术毕(T4)时记录SBP、DBP和HR,并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PP组T1~3时、ES组T1时SBP降低(P<0.05)。与PP组比较,ES组T2,3时SBP升高(P<0.05),而各时点DBP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黄碱用量减少[(16±9) mg vs.(8±5) mg,P<0.05]。结论医用加压弹力袜对截石位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其安全性优于间歇充气

  • 标签: 物理治疗方法 下肢 体位 血流动力学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体位护理联合间歇充气治疗仪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90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体位护理联合间歇充气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体位护理 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 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压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进行颅脑损伤术以及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的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均包含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压力,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力差异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力在护理完成后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压力应用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对患者的颅内压力造成额外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压力抗栓泵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充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充气治疗,观察疗效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2.5%)。结论在常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采取间歇充气治疗,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充气压力泵 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