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存在问题在分析哲学的背景下取得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在“何谓存在”问题上,围绕“存在”是不是个体的属性从而是不是逻辑谓词的争论呈现出三派观点:弗雷格、罗素等从一阶逻辑出发,认为“存在”不是逻辑谓词,而是量词;皮尔士、斯特劳森等结合精致的自然语言分析,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达了个体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谓词;自由逻辑学家则从自由逻辑的角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何物存在”问题上,蒯因“存在就是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标准机智地揭示了存在问题的语言学实质。可以说,利用一阶逻辑解释存在问题的方法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将弗雷格、罗素的一阶语言扩展到高阶语言,则既能与蒯因的理论连贯一致,又能避免无谓的“存在”本体论纷争。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存在”具有了层次性的特征。掌握一定的逻辑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西方哲学。

  • 标签: 存在 谓词 量词 属性 命题函项 约束变项
  • 简介:认知悖论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认知主体或某一认知系统而言的。认知悖论的产生既离不开具体的认知主体的背景知识和某些假定的前提条件,也离不开具体的认知主体的逻辑推论。因而不能简单地把认知悖论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命题。与逻辑悖论和语义悖论相比,认知悖沦涉及到具体的认知主体及其心理状态,因而其推论过程更具有复杂性。认知悖论的推论不仅涉及到自指性问题的纠缠,而且建构认知悖论的严格形式,还需要发现一种真正的悖论性难题的严格公式化描述,而这样做将会导致重要的技术性进步。认知悖论是挑战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发展的难题,研究认知悖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悖论 认知悖论 认知逻揖 认知主体 认知系统
  • 简介:西方逻辑在传入中国之初曾经历了一个“逻辑名辩化”的过程,即用中国旧有名辩的语汇和理论来翻译与诠释传统逻辑的术语,以便后者更容易地为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所接受。尽管逻辑的名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逻辑在中国的传播。刺激了对中国古代名辩的研究,但其本身在总体上并未取得成功。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深入思考传统逻辑与名辩的关系、反思“名辩逻辑化”的理论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逻辑 名辩 中国逻辑史
  • 简介: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了从劳动逻辑向实践逻辑提升和转换的需要,以拯救易被化约于“劳动”之中的伦理一政治型“实践”范畴的独立地位。但这项工作必须自觉区别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实践”与“劳动”二分立场。马克思劳动概念中蕴含了属于它自身的伦理规范内涵,需要将这~伦理规范内涵释放出来,以完成向伦理一政治型实践范畴的过渡。

  • 标签: 劳动 实践 我思 反思
  • 简介: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逻辑真”是否是真的一个子类?(2)逻辑作为度量真的测度标准之一。它如何实现这种标准?(3)逻辑真自身的理论说明依赖于怎样的观念?作者分析了以往哲学家、逻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一些代表性看法,认为:(1)“逻辑真”不是真的一个子类;(2)逻辑真只能测量观念形式上的关系;(3)逻辑真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它的本体论说明是一个“自足观念模式”的良性内循环结构。

  • 标签: 逻辑真 自足观念模式 良性内循环结构 测度
  • 简介:<正>在近代哲学史上,休谟看到了人类理性的消极一面和局限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护归纳法或一般扩展性推理的疑难。他认为,在人的经验里,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足以辨明必然联系或因果概念是正当合理的。因而,人们不能由原因必然地推知结果,不能为因果关系辩护。扩展性推理或称扩大知识的推理是以其结论的内容大于诸前提合取的内容为特征的,

  • 标签: 中介逻辑 归纳问题 归纳推理 逻辑系统 推理规则 合取
  • 简介:早在公元6000多年前,中国先人就创造了以爻卦为命题形式,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体系的辩证逻辑形式演绎系统。此后,又给出了爻辞和卦辞的语义解释系统。后来,又给出了《易经》的语义和语用解释系统。它自古至今,长盛不衰,成为中国的传统逻辑、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以互补结构整体思想的形式结构和推理有效式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数理辩证逻辑,是以易经逻辑为其辩证逻辑基础的,它又是易经逻辑的一致性扩大系统。它为实现易经逻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现代逻辑形式化方法。本文给出的易经逻辑形式公理系统DPA++就是其现代化形式公理系统。

  • 标签: 易经逻辑的形式演绎系统 中国的传统逻辑 数理辩证逻辑 易经逻辑的形式公理系统DPA++
  • 简介: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的资本不断变换自己的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造就新的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的新的“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资本化、创利化的结果。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的消极作用。

  • 标签: 资本逻辑 文化逻辑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新全球化时代 历史场景
  • 简介:6月14—1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重庆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逻辑学会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逻辑教育与逻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逻辑教育 逻辑应用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 西南财经大学
  • 简介:6月19日在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召开,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在过去50年中,使用数学方法(代数、模型论和证明论)研究非古典逻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非古典逻辑在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哲学中的应用成果丰硕。

  • 标签: 应用逻辑 重庆市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 数学方法 古典逻辑
  • 简介:6月8日在河北大学召开,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共同主办,河北大学“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一级核心项目“哲学理论创新与应用”予以支持。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张燕京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作总结发言。

  • 标签: 现代逻辑 哲学逻辑 学术研讨会 数理逻辑 河北大学 专业委员会
  • 简介: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大工业资本时代在场方式的某种超越,但是背后仍然可能隐藏着资本创新逻辑的故事。在以大工业资本为主导地位的旧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曾经是反生态的,资本疯狂逐利曾经是造就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然而,以后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新全球化时代,资本创新以各种节约型、高科技、生态化产业为主导,表现为一种生态资本主义。生态领域绝不是阻挡资本逻辑深度进入的天然屏障。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必将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历史动力;生态产业成为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产物。绿色资本主义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全球现实。深绿思潮是生态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态社会主义预言“生态是资本主义天然屏障”的判定是对资本创新逻辑的严重误读。但是,生态发展的最终目的与资本的生态逻辑之间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我们需要全面历史地重新反思生态文明与资本创新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

  • 标签: 生态的资本逻辑 资本的生态逻辑 批判
  • 简介:11月8~9日在湘潭大学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湘潭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天津商学院、贵阳民族大学等全国部分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传统逻辑”、“法律逻辑和辩证逻辑”、“语言逻辑”、“逻辑教学”和“逻辑哲学”等多个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以期共同推进逻辑学研究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 标签: 中国逻辑 学术年会 学会 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 湘潭大学
  • 简介: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因此,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只有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说明。墨家逻辑依托于先秦文化,亚里士多德逻辑依托于古希腊文化。两种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不同文化的特征和需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逻辑。两种逻辑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目的与任务不同,逻辑特征不同,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推理成分的分析不同,后续发展状况不同。

  • 标签: 墨家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比较研究 逻辑传统
  • 简介:本文主要对金岳霖先生20世纪20-40年代逻辑思想进行较全面的研究。金岳霖对传统逻辑进行了创造性的介绍和深刻的批评;对罗素、怀特海《数学原理》的逻辑演算作了全面介绍;另外金先生深入思考逻辑哲学问题,精辟而系统讨论逻辑演算,在我国最早讨论了逻辑的完全性、一致性和独立性。金先生堪称我国现代逻辑逻辑哲学的奠基人。

  • 标签: 金岳霖 逻辑思想 创造性 逻辑哲学 逻辑演算
  • 简介:<正>模态逻辑(modallogic)的出现,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态命题和模态三段论。但是,对亚氏模态逻辑的著述,后人长期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直到近现代,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模态逻辑才重新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古典数理逻辑所讲的真值蕴涵(truthimplication)不反映命题之间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只是前件与后件真假关系的抽象,要反映命题之间意义上的联系,需提出一种新的蕴涵,在这种情况下,“严格

  • 标签: 模态逻辑系统 数理逻辑 亚里士多德 模态命题 模态三段论 真值蕴涵
  • 简介:对于逻辑是什么,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立场:当代哲学中流行的看法是逻辑是纯形式的,逻辑命题没有事实内容;而在弗雷格和哥德尔那里,逻辑是有关客观概念世界的科学。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哲学立场的支撑,前者需要经验论或物理主义的立场,后者则预设了实在论或柏拉图主义。所以,流行的观点并不是哲学中立的,因此也不是更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相反,弗雷格为数学奠定逻辑基础的努力,哥德尔成就逻辑学的伟大成果以及当代逻辑学家对连续统问题的研究都表明,实在论的立场总是能更好地解释逻辑学研究的实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把逻辑视为纯形式的观点,虽然看似自然而然,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史和逻辑史上的一个误解。

  • 标签: 逻辑观 形式 哥德尔 弗雷格 概念论 休谟原则
  • 简介:作为“思维的动画”,存在图是查尔斯·皮尔士在现代符号逻辑草创时期所建立的图式逻辑。20世纪初期,现代观念的符号逻辑出现之时,存在图在学界的研究有着完全相反的立场,其传播过程更是相当微妙。存在图的哲学方面对当前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如镜像逻辑和图像之间的关系、逻辑常项的意义问题、镜像逻辑的认知经济性、弗雷格一罗素论题的失败以及思维语言假设的失败等。

  • 标签: 存在图 皮尔士 图式逻辑 现代符号逻辑史 镜像 认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