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钳工是汽车维修、机械维修、数控加工等专业的基本学课。钳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钳工技术水平的体现。在钳工培训中,加工是锉刀工艺教学的重点。文章对钳工加工工艺中产生的表面不平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钳工 锉削工艺
  • 简介:摘要:钳工在日常的生活及机械生产中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操作技能,而平面技术是钳工加工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想要熟练的掌握平面技巧是非常困难的,本文通过对平面不平整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了几种能够有效预防的办法,希望可以为提高削平面质量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平面锉削技能 平面锉削问题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适当的、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中职钳工技术课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多,因此,可以通过小组“互评互改”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探究。在钳工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作业,而且对加工的质量、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的品质与加工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中职学生在钳工技术学习中,如何提升加工能力就变得非常的关键了。利用小组“互评互改”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操作姿势不规范等不良情况,也能够更好地给予中职学生较好的学习体验。

  • 标签: 小组“互评互改” 中职学生 钳工锉削加工能力
  • 简介:摘要:当前在机械加工中的占比逐渐降低,钳工技能的整体水平也有所降低。但作为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还无法被完全替代,能加工高精度零件也是优秀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 标签: 锉刀 纵向指压短锉 锉削效率 锉削精度
  • 简介:摘要:挫工艺是工业生产中归属于钳工的一项重要生产操作,对钳工生产操作中尺寸控制能力及形位公差做出严格的考核,受到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数字化机床已经在国内工业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而挫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待技术人员研究其解决办法。本文从挫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出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 标签: 钳工 挫削工艺 工业生产 工件质量
  • 简介:摘要:钳工实训是机械类相关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进行工程训练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钳工初步掌握钳工各项操作技能,具备初步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训练钳工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是使用手动工具或机动工具对金属(或工件)表面进行加工或者对机器零部件及整机进行装配的工艺,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具有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灵活、不消耗动力、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就试着对钳工锯技能的改进进行分析。

  • 标签: 钳工锯削 技能改进 对策
  • 简介:摘要:伴随土地资源使用量逐渐减少,坡建房便成了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某市东城区主要是以丘陵地形为主,为此坡建房现象也越来越多,此地区出现地质灾害较多的地点通常是在坡建房房屋后方。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重点对坡建房隐患及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望可以为坡建房灾害点防治措施的构建提供参考。

  • 标签: 削坡建房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以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镗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SolidWorks对镗系统在不同工况位置时所受载荷进行受力分析,以便建立力学简化模型,确定正确的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并进行精度要求分析。

  • 标签: 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 受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骨材料结构复杂,有各向异性,在外科手术中常以钻和磨削的方法进行切除,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热,而因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敏感性,避免切削热使周边区域细胞、神经、血管发生热损伤,使得外科手术在对骨切削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从热量产生和热量交换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钻、磨削过程中的参数和切削方法对切削过程产热的影响,并对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温度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探究。

  • 标签: 骨钻削 骨磨削 切削温度 冷却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讨论将早期痂植皮术应用在手背部深度烧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本院于2019.6-2021.6月期间收治的手背部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样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痂术作为治疗方案)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痂植皮术作为治疗方案)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痂植皮术应用在手背部深度烧伤临床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手背部创面恢复时间,有利于手功能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削痂植皮术 深度烧伤 临床疗效
  • 简介:将长循环锂电池首次应用于移动基站做峰填谷试验,并建立了收益模型分析该站点的收益情况,对比不同运行工况对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和回收周期的影响。分析表明,两种工况均具有商业可行性,一天两次充放收益更佳。更进一步的,分析了电池配置容量、电池类型和电价模型对收益的影响,得出三个结论:1、电池容量配置覆盖多个峰值中最短峰值有最高的收益率 2、多个峰值的电价模型下,长循环锂电相比普通锂电更适合应用在峰填谷场景 3、基于本模型和最优配置情况下,峰谷电价差大于0.7元/kWh时,具备商业可行性。

  • 标签: 长循环;锂电池;通信基站;削峰填谷;收益模型
  • 简介:摘要:公路项目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工程,其施工质量不仅关乎着工程效益,还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密切相关。然而,公路项目的强风化岩结构严重破坏了公路路基的强度性能,威胁着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提高公路项目的防护功能。对此文章就公路项目强风化岩高边坡坡及防护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公路项目 强风化岩 高边坡防护 削坡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镍钛waveone结合一次法在乳牙根尖周病中的效果。方法 选慢性根尖周病患儿60例(2019.01-2020.12),随机分成甲(不锈钢K行根尖预备)、乙(waveone根管锉行根管预备)组,各30例。患儿均为一次根管预备、跟管充填、窝洞充填。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术中、术后VAS评分低于甲组(P

  • 标签: 镍钛锉waveone 一次法 乳牙根尖周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利用一定功率处理原理的控制策略容易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因此,利用储能系统达到最佳的谷忠峰效果将成为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调整峰谷效应的变参数功率差控制策略。利用储能系统的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储能系统的峰谷要求。

  • 标签: 储能系统 变参数功率差控制 削峰填谷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段续东 王坤正 李树锋 孙华强 石志伟 顾言阁 殷鲁旭 张业勇 杨佩 周建生 闫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外科专业2018级,济南 2500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外科学 山东省风湿免疫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西安 71000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外科学 山东省风湿免疫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4,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外科专业2018级,济南 25001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蚌埠 233004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髋关节的数字解剖特点研发一种带刻度股骨髓腔和相应股骨柄假体及测量方法,探讨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中控制下肢长度的效果,并对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20年7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行初次单侧THA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54例、女146例,年龄27~86(59.5±11.3)岁。按照术中控制下肢长度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134例,采用带刻度髓腔控制下肢长度;对照组166例,采用徒手方法控制下肢长度。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身高、术前下肢不等长(LLD)、手术侧别等基线资料。(2)测量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LLD的差异,以及LLD的分布情况。(3)比较2组LLD>10 mm患者的占比,分析导致患者术后LLD>10 mm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1)2组患者性别、身高、术前LLD、手术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LLD为4.76(2.98,7.18)mm,对照组为5.85(3.78,8.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P=0.004);观察组患者术后LLD的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02)。(3)观察组中有8例(5.97%,8/134)患者术后LLD>10 mm,对照组有24例(14.46%,24/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0.018);术后LLD>10 mm原因分析:与假体和患者不匹配有关(观察组3例、对照组4例);与髋臼下缘骨赘增生明显导致克氏针定位偏下有关(观察组5例、对照组3例)。结论在行单侧THA时,使用带刻度股骨髓腔相比徒手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术后LLD。而假体不匹配以及术中对髋臼下缘及大转子顶点探查不够准确是影响该方法有效控制LLD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下肢不等长 带刻度股骨髓腔锉 旋转中心 股骨大转子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