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硼的吸收情况,为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采集硼作业工人班后尿液样品、上班8h的空气颗粒物样品以及24h饮食样品,分析了所有样品的硼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硼作业的原料工段:亡人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成品工段工人的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吸收的分析表明,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吸收仅为8.12%,而对以硼酸或者硼砂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约为74.2%,说明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不容易进入人体血液,被人体吸收,而硼酸或者硼砂尘较易被人体吸收

  • 标签: 环境与健康 空气颗粒物 吸收率
  • 简介:摘要:本论文在探讨熔窑蓄热室格子砖排列组合方式对余热吸收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排列组合方式下的蓄热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格子砖的排列方式在余热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排列方式下,格子砖之间的热传导路径不同,从而影响了余热的传递效率。此外,格子砖的形状和材质也对余热吸收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熔窑蓄热室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 标签: 熔窑,蓄热室,格子砖,排列组合,余热吸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分析错成年患者固定矫治前后上下切牙牙根吸收与牙移动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3例安氏Ⅰ类或Ⅱ类1分类错成年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龄(23.4±6.3)岁,矫治时长(2.1±0.7)年。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采用矫治前后全牙列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观察并记录矫治前后上下中切牙、侧切牙体积,测量切缘移动距离和旋转角度、牙体长轴角度。比较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情况,并计算牙根吸收,对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与牙移动指标(冠状向、垂直向、矢状向移动量等)、患者年龄、矫治时长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上下颌各牙位切牙体积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分别为(20.2±6.0)和(14.7±4.6)、(11.2±4.7)和(14.8±5.0)mm3,牙根吸收分别为(9.49±1.75)%和(8.56±3.43)%、(9.13±3.24)%和(9.65±2.76)%,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P=0.640)。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与其矢状向移动量呈弱的正相关(r=0.36,P=0.015);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与其垂直向移动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8,P=0.001);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与其垂直向移动量和矫治时长呈弱的正相关(r=0.35,P=0.016;r=0.34,P=0.021),与矢状向移动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4,P=0.002)。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上下切牙均有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牙根吸收与切缘中点矢状向、垂直向移动量、矫治时长相关。

  • 标签: 切牙 牙根吸收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畸学,矫正 三维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糖治疗结合抗结核方案对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血糖指标、病灶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66例作为实验样本。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组和降糖药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抗结核方案治疗;胰岛素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治疗;降糖药组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FBG、HbA1c、空洞闭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胰岛素组低于降糖药组(P<0.05)。胰岛素组病灶吸收高于降糖药组(P<0.05)。结论: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结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糖尿病伴肺结核疾病,利于控制血糖,空洞闭合较好。

  • 标签: 降糖治疗 抗结核方案 糖尿病 肺结核 血糖指标 病灶吸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频声能吸收与传统声导抗对婴幼儿轻微中耳功能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展开听力测试的73例(112耳)婴幼儿,均接受宽频声导抗与传统声导抗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轻微中耳功能异常中的评估价值。结果:经听力测试后,正常耳共80例,异常耳32例,且在0.25~6kH时,正常耳宽频EA均高于异常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传统声导抗检查后,A型40例,B型42例,C型30例,分别绘制传统声导抗与宽频声导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其AUC分别为0.819、0.952。结论:宽频声能吸收与传统声导抗均可有效诊断婴幼儿轻微中耳功能异常,但宽频声能吸收诊断效能更佳。

  • 标签: 宽频声能吸收率 声导抗 中耳功能 评估价值
  • 简介:本文通过对27例ACDF患者共40个节段采用了同种异体植骨块融合,术后采用CT矢状位三维重建评估植骨块吸收的中央部分和植骨块与椎体桥结部分的骨小梁形成,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结果发现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范围为12~26个月),

  • 标签: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 同种异体 植骨块 密度增高 吸收率 骨块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摘要:甲醛在木材加工、纺织产业、防腐溶液、化工原料及工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量较大。制造甲醛的主流工艺为银法和钼法,综合考虑转化率、收率、环保方面,钼法工艺正在逐渐取代银法。本文通过对空气质量、催化剂、反应温度、影响甲醛吸收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对比,探讨钼法甲醛在生产过程中影响甲醛收率、转化率的因素,以达到优化和指导生产,提升装置产能的目的。

  • 标签: 甲醛工艺 铁钼法 催化剂 反应温度
  • 简介:本方法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胺(APDC)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混合物作螯合剂,甲基异丁铜(MIBK)与二甲苯的混合物作萃取剂,将、锰反萃取到水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微量、锰。

  • 标签: 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法
  • 简介:本文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胺(APDC)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混合物作螯合剂、甲基异丁酮(MIBK)与二甲苯的混合物作萃取剂,将、锰反萃取到水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微量和锰。

  • 标签: 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法
  • 简介:以家用微波炉,全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罐和HNO3/H2O2消解体系溶样,选择最佳溶样条件,对发样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和传统湿法(HNO3/HCLO4)消解体系溶样做了对比,通过测定和比较,表明微波溶样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 误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大型发电机冷却方式有全氢气冷却、水冷加氢冷结合冷却、双水冷却三种。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发电机组冷却方式采用的是水冷加氢冷结合冷却,定子部分采用水冷,其余部分采用氢冷。定冷水中的铜、分析最常见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分析、铜含量低于5ug/L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浓缩处理,浓缩过程中还可能引入待测物质,而且分析时间较长,劳动成本高,不能及时提供分析数据。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定冷水中铁、铜时,不会存在此类问题,同时分析速度与准确度都有较大的提升。此方法在启机阶段、水质异常时,能够快速、准确的为装置提供数据,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物料成本。

  • 标签: 石墨炉 原子吸收 定冷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金锭中铁元素的来源和影响,强调了了解金锭中铁元素的含量对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性。接着简要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包括原理、光源和光路、样品制备和操作步骤等内容。然后重点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方法优化、适用性和推广性分析等方面。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检测方法的改进、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检测设备的改进、多元素分析技术的研究等。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金属元素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金锭 元素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金锭中铁元素的来源和影响,强调了了解金锭中铁元素的含量对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性。接着简要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包括原理、光源和光路、样品制备和操作步骤等内容。然后重点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方法优化、适用性和推广性分析等方面。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检测方法的改进、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检测设备的改进、多元素分析技术的研究等。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金锭中铁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金属元素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金锭 元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压力罐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铅,计算其回收率,确定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大米产品中铅的测定的前处理。结果 严格参照国标条件下湿法消解对硬件要求较低,回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压力罐消解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回收率略低于微波消解法;微波消解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势,回收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更适合用于测定大米中铅的前处理。

  • 标签: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压力罐消解 大米 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