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训练目标:概括内容,探究文意,赏析语言,把握主旨。拔刘保法在乡间河滩小路边,总是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种茅草。茅草是野生的,无人种植,无人照料,却生长得蓬蓬勃勃,甚至有点疯狂。一条新开的河浜,往往当年就会长出茅草,第二年就绿满了河滩和河滩边的小路。用什么来解释茅草的这种顽强生命力和生长的积极性呢?我想,兴许就是一种生态平衡吧!茅草需要依附泥土生长,泥土渴望得到茅草保护。

  • 标签: 阅读训练 拔茅 训练目标 小路 河滩 生态平衡
  • 简介:对达乌里羊(Festucadahurica(St.-Yves)V.I.Krecz.&Bobrov)、紫羊(F.rubraL.)、紫羊-梦神(F.rubraL.cv.Maxima)在种子萌发期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通过种子萌发过程中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分析比较3份种质材料耐盐性的强弱.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其种子活力、发芽速度、生长情况均存在抑制作用.其中0.4%Nacl溶液促进达乌里羊种子发芽势,高于对照.1.6%-2.0%Nacl溶液胁迫下3份材料种子损害严重;综合评价达乌里羊耐盐性最强,梦神居中,紫羊最弱.

  • 标签: 达乌里羊茅 紫羊茅 梦神 种子萌发 耐盐性
  • 简介:发展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的途径之一。以羊草、披碱草、冰草、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氏茅草原区开展人工草地实验。结果表明:建植当年,四种牧草都有较好的出苗率。建植第二年,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株丛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紫花苜蓿的株丛数;羊草和冰草的返青率高于30%,显著大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紫花苜蓿的返青率最低,低于2%,显著小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羊草、披碱草和冰草三种禾草之间的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紫花苜蓿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高于三种禾草;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植株高度为30-40cm,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最低,为21.6cm,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禾草的植株高度;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三种禾草。受该区域冬季寒冷和生长季干旱的气候限制,需要综合评价确立该区域建植人工草地的可行性。

  • 标签: 人工草地 禾草 豆科牧草 草地生产力
  • 简介:本文是在正镶白旗草原采用样线,样方进行了围封年限对克氏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试验选取未围封、围封五年、围封十年的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克氏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密度、高度、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围封对克氏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围封年限克氏群落物种重要值表现为:克氏和冷蒿在十年围封区达最大值;糙隐子草在五年围封区达最大值;阿氏旋花在未围封地区达最大值。(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围封五年区最高,同时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十年围封区最高。(3)围封年限对克氏数量特征的影响: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克氏种群中个体的数量特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围封年限 克氏针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摘要:报道了寄生于茄科中国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球中国新记录种——丘布特球壳(Phyllactiniachubutiana),其闭囊壳黑褐色,扁球形;附属丝8~10根,生于闭囊壳的赤道区,长度是闭囊壳的1~2倍,具球根状基部,顶部稍尖;子囊13—18个。每个子囊内有2个子囊孢子,卵圆形。无性态为Ovulariopsisinsolita,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圆柱形;分生孢子单生,顶部无乳突,圆柱形,孢子萌发时形成粗的芽管并且顶端稍膨大;附着胞乳头状突起,具分叉或不规则状分支。标本保存在甘肃中医药大学植物保护标本室(HTCM111022)。

  • 标签: 丘布特球针壳 新记录种 中国 中国枸杞
  • 简介:鼠生活在麦田和灌木丛下,从来不会到人们居住或储存粮食的地方偷东西吃。它的身材很小,据说350万只鼠的重鱼才抵得上一头犀牛。由于个头太小,食肉动物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因此鼠常能逃过一劫。鼠喜欢攀附在人们耕耘过的草本植物上,譬如成熟待收的小麦,因此,人们也把它叫做获鼠。

  • 标签: 初等教育 课外阅读 画报 《茅鼠》
  • 简介: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的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施水对本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的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的光化学活性在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和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本氏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施水条件下,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的光诱导速率较慢.

  • 标签: 本氏针茅 长期干旱 短期施水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 简介: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亚带短花(Stipa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围封年限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区短花、无芒隐子草和碱韭为优势种,其累计优势度分剐为0.21、0.20和0.24。围封7a多年生禾草累计优势度高于围封1a和围封2a,其累计优势度为0.39。围封区之间地上现存量围封2a〉围封7a〉封1a,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围封1a〉围封2a〉围封7a〉放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围封年限和放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围封 短花针茅草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 简介:一九三六这一年,世界上失去了两位大文豪,这就是高尔基和鲁迅。好象巴夫洛夫也是在这期间逝世的。因为有一个印象,至今还在我眼前浮现着:那时,我在上海北四川路ISIS电影院,看到有关鲁迅先生故居的纪录片;同时,也看到巴夫洛夫旧居的纪录片。

  • 标签: 洛夫 四川路 茅盾先生 一九 王统照 艾芜
  • 简介: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大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分析了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土壤反射PAR与FP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射与透射PAR呈较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而冠层反射与土壤反射PAR呈不太平滑的正弦曲线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午12:30左右;FPAR曲线开口方向与PAR的开口方向相反,呈较标准的余弦曲线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中午11:30左右;且日均FPAR值可用一天内的上午9:30或下午14:30的瞬时值来替代;NDVI、LAI与FPAR均呈线性关系,且R2分别达到0.87、0.7。

  • 标签: 大针茅典型草原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采用分区放牧的方法,对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载畜率和过低的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的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 标签: 内蒙古高原 荒漠草原 绵羊放牧 盖度 密度 高度
  • 简介:以短花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故事从小学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开始。这一天,花田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师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大家都鼠,于是他们一致通过了“鼠班”这个名号,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有了像“鼠点点”“鼠大个”“鼠白”“鼠芒果”这样的代号,当然,少不了淘气鬼“鼠蓝”和“鼠灰”。“鼠蓝和鼠灰”系列故事以小男孩鼠蓝和鼠灰为主要角色,串起了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成长趣事,也记录了“鼠班”中同学们一起参与的“壮举”。

  • 标签: 小学一年级 故事 同学 开学 师生
  • 简介:登茅山,朝九霄万福宫,膜拜三真君神像。若问端坐正中的茅山一把手,是氏老几?却很难得到准确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三尊神像之造型上看,居中者颔下无须,两侧二位美髯飘逸。以此判断,一把手应是老三无疑了。没有胡子,年纪轻口么。茅山山民多持此说,有民间故事为证。

  • 标签: 茅山 民间故事 飘逸 座次 神像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