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房颤患者不停用华法令、心电监护下拔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33例房颤患者拔牙前后及过程中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术后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3例术中出现室性早搏。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加强局部止血,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房颤患者在不停药、不减量、局麻下施行拔牙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房颤 华法令 心电监护 拔牙
  • 简介:近30年来,国内许多单位相继开展了心电监护拔牙技术,在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用药、局部麻醉药的选择、术中血压和心电改变、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在回顾国内心电监护拔牙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心血管病 拔牙 心电监护 心脏危险分层
  • 简介:目的:探讨ICU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作用及必要性。方法:62例老年患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转入ICU监护和治疗1至3灭,其中28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余34例患者保留气管插管。结果: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4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经相关处理,患者得到及时抢救,62例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ICU能够对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癌 重症监护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术式改良找到一种既能手术治愈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能利用自体组织减小术后面部畸形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1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老年患者,采用保留腮腺表面后区腮腺咬肌筋膜及相应筋膜下少量腺体组织瓣的方法,修复切除腮腺病变组织后所致的凹陷畸形。结果:21例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手术后疾病全部治愈,新术式不但修复了的腮腺区术后畸形,部分患者术后腮腺区的形态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面型。结论:新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既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又避免了腮腺区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是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较佳的术式选择。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手术方式 腮腺咬肌筋膜
  • 简介:目的使用磨损模拟仪器测得2种新型复合树脂的实验磨损率,并与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使用一种弹簧加载的活塞型磨损模拟仪器,分别在100000.200000.300000和400000次磨损循环下测得P50和Z100两种复合树脂的局部磨损率,并与两所大学测得的这两种材料的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磨损率计算由回归曲线得到。结果P50和Z100的实验磨损率相近。临床中,两者在咬合接触部位(OCA,occlusalcontactarea)的磨损量有一些差别,把两者数据综合起来.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这两种树脂材料的实验和临床磨损率的换算系数。这个系数对未来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对比临床OCA磨损量和临床总的非咬合接触部位(CFA,contact—freearea)磨损量,得到两者倍数关系为4.5。结论实验使用模拟仪器产生的局部磨损量经过系数转换后,可以用于预测该材料的临床局部OCA磨损量和总CFA磨损量。

  • 标签: 实验室数据 复合树脂 磨损 临床 树脂材料 咬合接触
  •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实验在几十年硬件及软件建设的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建成为独立的、综合性的教学实验,由分散的教研管理改进为当时全国口腔医学院系中唯一的一所由口腔医学院直接领导、集中管理的综合教学实验。承担着培养研究生、7年制、5年制、4年制等多层次教学工作,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正畸学、胎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放射诊断学、口腔设备学、口腔护理学等口腔专业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多学科课程,年均约10万人学时数;还承担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任务,统一管理的体制能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实验室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工艺学
  • 简介: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推荐,科技部批准,四川大学建设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经过了3年的建设期,于2011年11月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验收,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标志着该实验正式成为代表口腔医学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口腔疾病 国家教育部 科研机构 口腔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手术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护士针刺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改进防针刺伤的硬件设施,加强医护沟通和医护锐器操作规范培训,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改进前、后两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次数由2013年的11.8%下降至2014年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8,P=0.005),使用锐器规范,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结论通过QCC管理活动,解决针刺伤发生的要因,显著降低了手术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手术护士职业安全感及团队的互助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针刺伤 质量管理
  • 简介:“全牙再生及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揭牌仪式于2012年3月31日下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北京市科委伍建民副主任、生物医药处巴纪兴处长,北京市卫生局王松灵副局长、科教处宋玫处长,首都医科大学李明书记和吕兆丰校长。

  • 标签: 北京市卫生局 重点实验室 功能重建 口腔组织 牙再生 揭牌
  • 简介: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与重症婴幼儿龋(S-ECC)的相关性。方法以S-ECC患儿和无龋儿童口腔内的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共40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YNB-BSA琼脂平板法及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配合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比测定SAP蛋白酶活力,比较两组间SA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SAP水平与25SrDNA基因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全部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均表现为SAP蛋白酶阳性,且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S-ECC组的SAP蛋白酶水平(0.36±0.03、1.59±0.92)高于无龋组者(0.39±0.05、0.79±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40株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型分为A、B、C三型,B型仅在S-ECC组出现,S-ECC组白假丝酵母菌A、B、C三型的SAP蛋白酶活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49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SAP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S-ECC的进展密切相关;但其酶活力高低与25SrDNA基因分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婴幼儿龋
  • 简介:为深入了解国际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前沿动态,2015年8月7—9日,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主办的“2015年国际于细胞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举行。会议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副主任金岩教授主持,第四军医大学王茜副校长和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铱民教授分别致辞。大会特别邀请了该领域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两大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多个国际热点研究内容,发表了高水平讲演,介绍了各自在此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思想,代表了当代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再生医学 高峰论坛 干细胞
  • 简介: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积极准备、认真申请组建的“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建设,这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第1个国家工程实验,是北京大学的第2个国家工程实验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北京大学 医疗技术 实验室 数字化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