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地球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各种地质体的总和。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有: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

  • 标签: 地质遗迹 地质地貌景观 古生物化石 构造形迹 漫长地质历史 地质剖面
  • 简介: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性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 标签: 地质遗迹 资源 评价 黔东南
  • 简介:禅宗六祖慧能是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珠江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实际上的创始人。毛泽东主席曾给六祖以很高的评价。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六祖遗迹几乎为广东所专属。广东新兴县夏卢村是六祖故里,新兴国恩寺是六祖圆寂之地,广州光孝寺是六祖落发受戒和开坛说法之地,韶关南华寺是六祖弘法37年的南宗重要祖庭。

  • 标签: 遗迹 述论 广西 文化名人 岭南地区 代表人物
  • 简介:城口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开创的一块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简称红四方面军。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挥师城口,在此建立根据地,发展党的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组建地方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发展苏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战斗诗篇和光辉的革命足迹。

  • 标签: 城口 革命根据地 主力部队 遗址遗迹 革命武装 苏维埃政府
  • 简介:北京地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其地球演化是华北地壳运动和演化历史的缩影,经过近30亿年的地壳运动和沧桑变迁,遗留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北京市专门针对地质遗迹的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10余年来,陆续开展了两轮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发现3大类12类50处重要地质遗迹,基本摸清了全市地质遗迹资源的家底;申报建立了8处地质公园,

  • 标签: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地质工作 地质调查 沧桑变迁 演化历史
  • 简介:昭觉在历史上因地处凉山腹地,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就在昭觉设置卑水县,昭觉西部地区现在的解放沟片区和四开片区属当时的越馁郡邛都县所辖,东部地区现在的附城、比尔、竹核、俄尔、古里等片区属越嵩郡卑水县所辖。昭觉四通八达,东部古道沿着凉山彝族送灵路线通往滇黔,另一条沿着诸葛亮南征路线经美姑、雷波境内(沐川道)通往成都,西线通往西昌邛都县与越鹰郡府,是古代交通要冲,是东走西来、南来北往的民族走廊,这些民族在昭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 标签: 昭觉县 遗址遗迹 诸葛亮南征 民族走廊 交通要冲 西来
  • 简介:民族英雄刘永福祖籍广西博白,生于防城,在上思长大投身农民军,在靖西创建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回国后定居钦州。在这些地方都有刘永福的旧居和遗迹。由于刘永福曾在广东任职,故广东也有他的旧居和遗迹

  • 标签: 民族英雄 刘永福 遗迹 广东 农民军 黑旗军
  • 简介:据中国史籍记载,文莱和中国的往来始于公元6世纪,一直持续到17、18世纪。除了官方往来,双方还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在文莱保存至今的一些考古遗址见证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些历史文物中的重要一项,即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瓷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出土了大量中国瓷器文物的特鲁桑古邦遗址和哥打巴都遗址,以及文莱境内唯一一艘已发现的沉船,以了解古代文莱的对外贸易状况,特别是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文莱与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 标签: 考古遗址 中国瓷器 特鲁桑古邦 哥打巴都 文莱沉船
  • 简介:八闽是祖国版图上东南部的一粒明珠,和台湾隔海相望。源于闽西北的闽江,一路逶迤,在东南入海。浩浩荡荡的海洋文化,在这片大地铺开。历史上,它经历了保驾护航、避祸隐逸、宣示和平、抗敌卫国四个阶段。于此相呼应,八闽大地上,有多处海洋文化遗迹

  • 标签: 八闽 海洋文化 文化遗迹 湄洲岛 下西洋 太平港
  • 简介:文章在分析张謇与南通旅游的关系基础上,论述了张謇历史遗迹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从开发山水旅游、开发园林公园旅游、开发实业旅游、开发博物馆旅游、开发小巷旅游、开展旅游营销宣传等六方面提出了以张謇历史遗迹为核心的南通旅游开发策略。

  • 标签: 南通 张謇历史遗迹 旅游研发
  • 简介:第13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5月14日--21日在日本高知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和野外地质考察可以看出:(1)遗迹化石的演化古生态学和复杂遗迹化石的古生态学、埋藏学精细分析将是未来遗迹学的研究热点;(2)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古环境分析依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3)新遗迹学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将今论古的重要钥匙;(4)三维动画模拟未来将推动遗迹学、生态学的科学普及;(5)遗迹组构在油气勘探应用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测试方法、跨越多学科的思维路线将是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标签: 遗迹化石 遗迹组构 遗迹学
  • 简介: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类.地貌景观类和地质灾害遗迹3大类。本文叙述了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对地质遗迹形成演化做了介绍,为地质科研教学和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形成演化 重要地质遗迹 分布特征 北京
  • 简介:地质公园是一类特殊的旅游区,以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普及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本文在系统介绍安徽马仁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学角度对公园地质旅游定位、旅游开发原则进行论述,并结合地质公园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开发建议,以期规范公园科学化管理,保护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皖南地区地质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马仁山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地质旅游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