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活体标本获取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诊治与研究,通过微创或无创显像技术对内耳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临床的期待和热点。近年关于钆造影内耳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相关研究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科和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研究者可能对非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出现问题及应用泛化。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内耳解剖、内耳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特点、检查方法及钆对比剂相关危害性充分了解,以规范钆造影内耳磁共振成像研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梅尼埃病 眩晕
  •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光的低相干干涉原理的光学成像技术,以无损、非接触、速度快及精度高为主要特点。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血流造影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是一种基于OCT的新型无创血流影像检测技术,无需荧光标记或其他外源造影对比剂,便可获得眼底毛细血管形态、灌注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

  • 标签: 光学相干层析 OCTA 视网膜 血流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阳性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所有患者先后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诊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相比静脉肾盂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 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超声造影剂对正常育龄妇女子宫的造影效果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了解最佳造影剂用量.方法应用造影剂SonoVueTM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CPS)对10例正常妇女子宫在4个剂量水平行造影成像检查,采用团注法注射超声造影剂,剂量分别为A组:0.003ml/kg、B组:0.006ml/kg、C组:0.009ml/kg、D组:0.012ml/kg;图像采集储存于MO盘中,应用软件Paragonrelease(revision8.0)进行脱机分析和Statistics6.0统计软件进行伽玛函数拟和.根据拟和的曲线方程计算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PIT)、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各组所得数据用Statistics6.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T与PIT值均随剂量增大而缩短,在各剂量组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AUC和MTT值在剂量为0.003~0.009ml/kg之间时,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两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0.009~0.012ml/kg之间,PI、AUC和MTT值虽然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剂量影响子宫造影增强各参数,初步认为0.009ml/kg是正常子宫进行造影研究的最佳剂量.

  • 标签: 剂量药物效果关系 子宫 超声检查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裂口部位、内膜片均可明确显示。Ⅰ型1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壁间血肿3例。累及髂总动脉分叉处6例,左锁骨下动脉1例,右髂总动脉1例,左颈总动脉1例,右肾动脉2例,左肾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1例;腹腔干5例,局限于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的9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阳性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所有患者先后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诊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相比静脉肾盂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 对照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呈无增强表现,且病灶均行SWE检查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比较2组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并应用四格表和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及SW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无增强边界、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及Emax、Emea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边界清晰主要见于良性组,边界不清主要见于恶性组,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则全部见于良性组,恶性组的Emax、Emean值均高于良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边界不清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75%、90%、30%;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完全无增强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0%、100%、19%、100%。ROC曲线显示,E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以Emax>45.0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64.3%;Emean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以Emean>47.7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94.0%。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呈无增强时,是否边界清晰及是否整体完全无增强可用于鉴别结节良恶性;SWE对于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结合应用可指导临床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期间,予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研究起始时间自2022年4月开始,拟定临床分析计划,并收集研究数据,直至2023年4月截止,我院心内科临床诊治患者100例参与分析,将研究选取数据,以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予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组予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诊断疼痛情况、诊断费用等。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00%)比较对照组诊断准确率(100.00%)较低,且漏诊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疼痛情况、诊断费用比较对照组诊断情况更优异,组间开展比较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期间,予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操作期间患者疼痛程度较低,费用多数患者均能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1P)显示血管,评价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经扫描后,其中正常无病变20例,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88例,颈内动脉动脉瘤5例,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7例。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无创、快速、安全的优点,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128层螺旋CT 头颈部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双源CT对心脏成像以及冠脉造影具有重新定义的价值,它使CT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DSCT由两个发射管及两个相应的检测器组成,应用64层CT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辫率,降低扫描时间和患者的暴露别量,并且不受患者心率的影响。

  • 标签: 双源CT 时间分辫率 心率限制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有乳腺肿块女性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最后均经过手术及病理确诊,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但P>0.05;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结节进行有效诊断,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乳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37例患者再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CR图像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比较两者的图像,发现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优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及泌尿器官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后处理功能强大,重建图像清晰,能够显示CR静脉肾盂造影无法显示的细节病变,特别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优于CR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但是费用相对较高,如排除费用的因素可取代CR静脉肾盂造影

  • 标签: 磁共振水成像 静脉肾盂造影 微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肿瘤定性诊断中CEUS(超声造影)与UE(超声弹性成像)两者各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肿瘤患者共计64例,对之分别加以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形式的检查,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借助于两种检查,确诊良恶性肝肿瘤分别为20和44例,分别占比31.25%和68.75%。病理分型方面,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血管癌、肝转移癌分别为23、2、15、24例,分别占比35.94%、3.13%、23.44%、37.50%。结论两种检查方式的结合,能够大大提升肝肿瘤检查中超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间彼此互补,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肝肿瘤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早诊断有利于预后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鉴别中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笔者通过着重阐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来进一步明确二者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诊断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中的常见问题。方法:通过多层螺旋螺旋CT机对50例临床疑似椎动脉疾病或者颈动脉疾病者进行检测,然后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能够将颈动脉以及椎动脉进行清楚显示,同时能够将异常血管的位置、类型以及大小显示出来、结论:综合应用多种重建方法以及正确的技术操作是能够将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提高,进而提升该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颈部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成像技术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和技术优势。方法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推注76%复方泛影葡胺20ml,当宫腔充盈后摄一张片,观察双侧输卵管各段显示情况,造影剂经伞部溢入盆腔后,停止推药,15-20分钟后再摄片一张,观察造影剂的弥散情况,全部造影均在电视监视下曝光,IP板采集,CR系统处理、储存。结果120例不孕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通畅30例,壶腹部积水30例,伞端积水20例,子宫发育不良11例,输卵管结核15例,盆腔粘连14例。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还可以大大减少医生和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成像技术 CR 子宫输卵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在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采用CT冠脉造影成像在冠心病筛选试验过程的具体应用效果与实际临床推广价值。方法:本研究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的662例CT冠脉造影成像CT检查者中,选取100例明确诊断以及可疑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针对其中的40例患者选择性的进行了冠脉造影术的相关检查。通过观察CT冠脉造影成像对于患者疾病病变显示的具体情况,将冠脉造影术作为检验的标准,观察患者出现病灶的实际情况、敏感程度以及准确度等。结果:通过采用CT冠脉造影成像的方式在不同的相位之上进行图像的重建,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冠状动脉的基本形态,并且对于患者冠状动脉的板块情况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有着很明显的展示。与冠脉造影术的实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CT冠脉造影成像在针对冠心病敏感程度的诊断方面敏感度可以达到98%,准确度高达96%。所以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均显示一致性。针对患者采用1年自后随访的方式,得出CT冠脉造影成像实验组患者的临床重点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很显然低于冠脉造影术组患者的2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CT冠脉造影成像 冠心病 筛选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