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利用 2008—2019 年哈密市 L 波段雷达探空站的探空资料,分析哈密市低空逆温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 07 时、19 时哈密市冬季逆温发生频率分别为78.5%、68.3%,以贴地逆温为主,冬季发生频率高于春季;逆温厚度表现为早间高于晚间,冬季最厚, 07 时贴地逆温厚度高于悬浮逆温,19 时冬季悬浮逆温厚度高于贴地逆温逆温强度表现为贴地逆温大于悬浮逆温

  • 标签: 哈密市 贴地逆温 悬浮逆温 逆温变化特征
  • 简介:在大气层中,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一般情况下,对流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有时对流的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大气温度随高度而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现象 气象学 高中 地理 教学参考
  • 简介:在对流中,总体情况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对流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愈多,气温越高。整个对流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5℃/100米。实际上,对流内各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类型 气温垂直变化 复习指导 高中 地理
  • 简介:由于对流大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越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多,气温就越高;离地面越远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少,气温就越低。其次,越靠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水汽和固体杂质越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就越大,气温就越高;越向上空空气密度越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水汽、固体杂质越少,气温就越低。所以,在对流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现象 2005年 高考 地理 专题复习
  • 简介:摘要逆温现象(Temperatureinversion)对流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是对流中气温垂直分布的一种特殊现象。

  • 标签: 逆温 逆温现象 天气
  • 简介:本文通过对8607号和8114号二个强度、路径均不同的台风的分析,发现稳定度(N~2)(N~2=g(dlnθ)/θ)的水平变化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关系密切。台风一般总是朝稳定度小的区域移动,稳定度小值区有利于台风加强。这对预报台风强度和路径有一定指示作用。

  • 标签: 非均匀层 螺旋云带 指示作用 西北太平洋 非绝热加热 西行
  • 简介:一、引言声雷达(acousticradar)是遥测低层大气结构特点的一种现代化先进工具,得到了世界性的广泛应用。声雷达可用于大气温度遥测和风向风速遥测。用双点声雷达系统可以得到风的湍流结构资料;从单点声雷达的后向散射回波图片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大气混合结构的时——空实时演变规律。

  • 标签: 声雷达 温度层结 低层大气 大气温度 湍流结构 混合层
  • 简介:间接空冷系统具有夏季运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对环境气象条件的敏感性和受环境气象条件影响变化较小的优点,因而装机容量呈现增多的趋势。逆温阻止了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和热量向高层扩散,使之大量聚集在对流底部,从而不利于间接空冷系统散热。本文结合几个电厂逆温观测的现状,针对间接空冷逆温观测的实际情况,探讨空冷逆温观测专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 标签: 间接空冷 逆温观测 存在问题
  • 简介:引言大气染源的扩散稀释与辐射逆温的生成、演变、消失、强度及厚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辐射逆温和山丘盆地抑制了铅直和水平方向的扩散能力,使排放到逆温内的大气污物,在其动力抬升和热力浮升均消失后受阻而严重污染近地面空气。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实测资料,对山丘盆地辐射逆温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影响作一初探,为山丘盆地的工业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辐射逆温 逆温强度 盆地 大气污染源 气象条件 中心轴
  • 简介:目的比较直肠手术下腹正中切口全缝合与分层缝合技术应用的切口愈合能力差异。方法回顾性比较1998-2000年和2007-2008年间两组各65例患者,分析丝线分层缝合关腹和可吸收双股缝线全关腹组的数据源,比较两种材料和方法条件下切口愈合率和并发症。结果全缝合组手术耗时明显比分层缝合少(6.31±0.58minvs9.58±0.95min)。切口一期愈合和甲级愈合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肪液化(3.07%vs15.38%)、切口感染(3.07%vs9.24%)和切口裂开(1.54%vs13.85%)等近期并发症和慢性窦道(1.54%vs7.69%)等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缝合组无切口疝发生,分层缝合组2例切口疝,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连续缝合技术较之分层缝合对预防直肠手术下腹正中切口感染和裂开等效果显著,“宽对合”是防止术后切口急性和后期并发症的关键技术。

  • 标签: 结肠直肠肿瘤 缝合技术 可吸收缝线 腹部切口 缝线/切口长度比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经常出现在冬季北部山区的逆温天气现象,分析研究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中低层的逆温规律以及逆温背景下日最低温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逆温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机理,通过对不同逆温强度的天气形势的分析,建立了不同逆温类型的天气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逆温类型的预报,结合对应指标,做出最低气温的定量预报,来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本文针对沥青老化现象进行试验,选择 70号基质沥青及回收沥青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包括: 1)分析服役沥青路面各层沥青老化现状,重点采用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 2)分析交通荷载、路龄、空隙率等对沥青老化的影响;试验结论表明:受回收工艺影响,沥青常规指标变化很 小 ;受通车路龄影响,路面下面层老化性能变化不大;受交通量影响,交通量越大路面面层空隙率越小,呈负线性相关关系;

  • 标签: 公路 沥青路面 老化性能 路龄 交通量 空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胃食管反流病采取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4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2.22%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56%,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0.56%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加味四逆温胆汤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果对照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3.3%,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6.7%,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加味四逆温胆汤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部的病变情况,降低疾病反复发作的几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加味四逆温胆汤 胃食管反流 临床效果
  • 简介:开头简妙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堵因所致,解则堵散。但愿人心不生,但愿诸皆能解……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文具盒掉到地上,文具散落一地。一定是同桌趁我不在教室,推掉了我的文具盒。

  • 标签: 文具盒 写法 教室
  • 简介:一个老人,四十年前远涉重洋。在他离开家乡之前,他的恋人用一条红绒线打成一个同心结,这个后来一直挂在他的腰际。几年后,他在海的另一边结婚生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恋人的音容笑貌宛如一幅模糊了的

  • 标签: 婚生子 绒线 家乡 小指 缘起
  • 简介:为了研究空气中的水汽变化对雾、霾生消的影响,对北京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雾、霾天气个例中能见度变化和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相对湿度及液态水含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总液态水含量时序图对预报雾、霾没有参考意义,无论是大气总液态水含量数值的大小,还是大气总液态水含量随时间的变化都不能预测雾、霾的生成与消散。但不同时刻大气液态水含量的廓线图对雾、霾天气的预报还是具有指示意义的,因为雾、霾生消前后大气液态水含量变化明显。进一步分析不同情况的雾、霾天气发现:雾、霾生消前后均无降水出现和先出大雾后降水的情况,即降水后消散的雾、霾天气,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和液态水含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3km以下;对于先降水后出大雾的情况,整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都很明显,液态水含量的变化主要在3~7km之间。由于降水既可以增加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又可以消耗空气中的水汽,因此降水既是大雾形成的有利条件,也是大雾消散的有利条件。有降水出现的大雾天气,有饱和(空气相对湿度达到或接近100%),无降水出现的重霾天气,则没有饱和,且整体相对湿度偏低。

  • 标签: 雾霾 相对湿度 大气总液态水 微波辐射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7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8例,观察组应用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以及胃镜下食管黏膜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对其食管黏膜进行修复,复发情况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加味四逆温胆汤 奥美拉唑
  • 简介: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获得的大气边界资料,分析了楚克奇海域夏季一次强逆温过程.考察期间楚克奇海域上空的大气逆温强度(6.3℃/100m)远远超过了北极地区夏季的气候平均值(0.5℃/100m),该大气逆温存在明显的日变化,逆温强度自当地时间00时到18时逐步减弱.考察期间同样存在强大的逆湿结构,逆湿内最大湿度差为6.4gm-3.稳定边界内大气向地面输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输送最大值出现在夜间.研究同时段的大气环流资料后表明,考察区域西南的暖湿气流及其变化是造成此次夏季强逆温及其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北极地区 楚克奇海域 大气边界层 日变化 大气环流 暖湿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