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接受产后延续护理对其产后抑郁(PPD)及生活影响。方法 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诊3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纳入150例,提供产后延续护理)、对照组(纳入150例,提供常规出院指导),比较组间心理状态评分、PPD发生率、产妇满意率。结果 (1)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在干预后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延续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生活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展开研究分析,选择我院产科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52例初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划定组别为常规组(n=26)与研究组(n=26),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生活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抑郁中级、重级人数更少,产妇生活改善明显。结论:对初产产妇在产后管理期间,注重护理方案设计延续性,更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 标签: 产后延续护理 初产妇 初产妇产程 产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6月于我院收治产妇80例,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产妇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在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抑郁症发病率、生活以及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生活以及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延续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生活质量
  • 作者: 马丹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石景山医院,北京100043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初产妇应用产后延续护理对其抑郁情绪及生活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 2020年12月期间800例初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采取产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初产妇采取产后延续护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生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产后延续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中,有效改善产妇抑郁情绪,同时有效促进产妇生活提升,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产后延续护理;抑郁情绪;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将延续护理运用于产妇产后干预中对其抑郁情绪影响及其生活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2例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进入本院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利用双盲法进行分组,最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与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共发生抑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生活、甲状腺功能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有产后抑郁患者70例。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分别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评分和甲状腺、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综合组产妇在接受干预后焦虑、抑郁低于常规组,且综合组产妇有更高生活评分,P<0.05。综合组产妇在接受干预后TNF-α、hs-CRP以及TSH、FT4、FT3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也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促进炎性因子水平降低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综合护理干预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就是指产妇在分娩之后,身体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导致自身出现各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在情绪低落、失眠、焦虑、莫名想哭等症状,甚至有一部分产妇会出现食欲降低、恶心、头晕等症状,产后抑郁无论是对产妇本身还是对幼儿,甚至是家庭都有着严重影响,因此这一症状目前也备受社会和临床关注。本文就针对造成产后抑郁主要因素以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具体分析。

  • 标签: 产后抑郁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剖析精神科抑郁症病患护理诉求,针对抑郁症病患焦虑抑郁及其生活品质等通过叙事护理作出影响评判,给实践带来参考价值。方法:优选某院精神科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接受诊治106名抑郁症病患,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划分组别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53名,采取常规医护护理工作,而观察组53名,采取叙事护理工作,对比二组抑郁症病患护理状况。结果:二组抑郁症病患被诊治前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其生活品质问卷评价差异无明显性,护理之后效果有所缓解,观察组优胜于对照组。此外,病患诊治整体依从性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治疗效果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46/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分数更低,生活分数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提升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面临重要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健康,甚至会对夫妻关系及整个家庭造成不良影响。产妇产后易疲乏,情绪低落,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增加出血风险。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6周,部分患者可在产后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可持续1~2年,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寻找引起产后抑郁高危因素,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为减少或预防产后抑郁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产后抑郁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观察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生活以及乳汁分泌影响。方法:从该院2021.4-2022.4月期间选取48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高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妇产后康复护理 乳汁分泌 产后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抑郁生活影响。方法:病例资料收集时间范围是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选取来我院就诊肝癌患者为调查主体,从中抽选出66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匀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模式)各33例,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模式 肝癌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改善肝癌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84例肝癌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包括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生活、护理满意度等,其中负情情绪、自我效能、生活评价工具分别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较对照组(80.95%)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模式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肝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生活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66例产妇,随机进行分组,每组产妇数量: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最后收集并分析产妇护理质量、盆底肌力指标、盆底肌肉恢复情况、性生活、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康复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康复护理 产后盆底肌力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生活改善效果影响。方法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2019年3月-2022年3月10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色球随机分为均为50例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模式,常规组实施传统社区护理,干预组实施社区特色干预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估干预后两组生活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具备显著优势(P

  • 标签: 抑郁症 社区特色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生活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60例产科产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 行基础护理)和观察组(n=30 行个性化护理),统计所有产妇于接受护理后母乳喂养率情况、生活评分以及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产妇产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科学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其纯母乳喂养率,可为新生儿生长提供重要基础,另外产妇于接受个性化护理后生活水平更高,提示个性化回来作用于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管理中具有显著使用效果。

  • 标签: 产后 个性化护理 母乳喂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及生活影响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入选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和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分别为(510.26±21.53)ml、(14.16±3.05)h,均低于对照组(693.25±42.23)ml、(22.05±2.63)h,P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后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20例,调查患者产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产后胃肠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产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25例,发生率20.8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麻醉方式、产后出血量、妊娠并发症、产后感染与产后胃肠功能障碍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非腰硬联合麻醉、产后出血量>1 000 ml和产后合并感染均是导致产后出血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产妇高龄、产后出血量大、非腰硬联合麻醉和产后感染均是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临床中应该加强护理干预,避免高龄生产、密切观察出血,产后加强胃肠功能康复指导,积极预防产后感染,以降低产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胃肠功能障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抑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详细资料,分析发病危险因素,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效果组间对比。结果:经分析得出,与研究对象发生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包括患者个性因素、新生儿性别因素、知识缺乏以及社会支持与家庭环境因素。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较小,P>0.05,干预组护理后上述两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产后抑郁 新生儿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对其乳汁分泌及产后生活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3例)和观察组(产后康复护理,43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汁分泌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命活力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乳汁分泌与产后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 乳汁分泌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