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业已证实辛伐他汀类药物片剂降脂治疗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总的死亡率。在降低高危患者的主要冠心病事件,冠状动脉手术和卒中的发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肯定而对辛伐他汀滴丸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资料较少,本试验旨在对比观察辛伐他汀滴丸(剑之亭)15mg和辛伐他汀片剂20mg比较在调脂治疗和安全性。

  • 标签: 辛伐他汀滴丸 药物片剂 降脂疗效 调脂治疗 安全性 冠状动脉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探讨应用辛伐他汀联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的价值。方法:从 2019年 1-12月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 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其中予以辛伐他汀治疗的 35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联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的 35例患者为观察者,对比疗效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7.14%( 34/35)较对照组 74.29%( 26/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7.47,p<0.05)。结论:将辛伐他汀与冠心丹参滴丸用于冠心病治疗中,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冠心病 辛伐他汀 冠心丹参滴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冠心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各63例,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丹参滴丸 辛伐他汀 老年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结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某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给药基础上使用心达康滴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等指标的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更理想(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更理想(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结合辛伐他汀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疾病治疗,值得使用。

  • 标签: 心达康滴丸 辛伐他汀 冠心病 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指标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复方丹参滴丸
  • 简介:他汀类药物系现在国际上热点普及的调血脂药物,属于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能选择性地降低低密度酯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酯蛋白,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的代表有罗伐他汀、普伐他汀及全合成氟伐他汀等,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而降低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水平,选择性高,疗效确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及异常高血脂症都有显著疗效,可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类药物的开发成功,是降血脂药物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 标签: 辛伐他汀 合成工艺 调血脂药物 羟甲戊二酰辅酶A 水解物 闭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170例 2014年 4月 -2017年 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并 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和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各 85例,对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房性期前收缩次数而言,实验组明显少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 [94.12% vs. 76.47%];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 [4.71% vs. 21.18%],因为 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具体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辛伐他汀的药理特性以及药力作用、不良反应。结果在对100例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的临床治疗中,对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其应用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上都效果显著。

  • 标签: 辛伐他汀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 简介:我今年76岁,患血脂异常多年,2002年开始服用辛伐他汀,效果迅速而明显,服用量是10毫克。但我同时又长期失眠,请问,辛伐他汀能长期服用吗?我的失眠与服用辛伐他汀有联系吗?刘读者:一般而言,口服调脂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只要没有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痛等情况,长期服用是安全的。您服用辛伐他汀已经很多年,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也说明此药对您是安全的。关于服用剂量,建议您在治疗时服用10毫克/日,维持时采用5毫克/日或者采用10毫克,隔日服用的方案。

  • 标签: 长期服用 辛伐他汀 长期失眠 肝功能异常 血脂异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辛伐他汀残留溶剂。方法:毛细管柱选择DB—624,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溶剂选择二甲基亚砜,内标正丙醇,柱内温度达到115℃并维持8min,然后以每分钟30℃的温度上升到180℃并维持4min。结果:所检测的样本中残留的溶剂均符合标准。结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气相色谱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用于检测辛伐他汀中残留的溶剂。

  • 标签: 辛伐他汀 残留溶剂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安神宁滴丸的工艺,提高该药品依从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制备工艺中的滴距(A)、冷凝温度(B)、滴头口径(C)为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A、B、C三个因素对滴丸成型的硬度,圆整度及拖尾情况均有一定影响,且其影响顺序为主次顺序为C>B>A,其中因素C即滴头口径大小对结果影响有显著性,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即药液温度为80℃,滴头口径内径为3.0mm,外径为4.0mm,滴距为8cm,以液体石蜡油为冷凝液,冷凝液温度为6~10℃,冷却柱长为80cm,通过三批中试,收得率的RSD(%)0.19,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K)滴丸剂通则。结论安神宁滴丸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本实验结果可供滴丸生产中改进工艺的参考。

  • 标签: 安神宁 滴丸工艺 正交试验 中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80mg/d口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并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mg/d与大剂量均降低TC、LDL-C,但大剂量降低更明显,且心脏事件明显减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8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辛伐他汀 高血脂症 副作用
  • 简介:目的:制备辛伐他汀温敏性凝胶缓释系统,初步探索辛伐他汀促进牙髓修复的作用。方法:制备辛伐他汀壳聚糖温敏性缓释凝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缓释效果并绘制释放曲线。大鼠磨牙行活髓切断术,分别以载有辛伐他汀的壳聚糖缓释凝胶(简称辛伐他汀缓释凝胶)、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凝胶(简称空白凝胶)、氢氧化钙盖髓,并设对侧为空白对照组,术后1、3、7、14、28d处死,拍摄X线片,HE染色观察牙髓情况。结果:37℃下,空白凝胶15min内凝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8min内凝固。48h辛伐他汀快速释放,60d后达到溶质梯度平衡,凝胶内的辛伐他汀持续平稳释放,累计释放率为61.5%。活髓切断术后,氢氧化钙组28d受试牙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组术后7、14、28d的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空白凝胶组未见高密度影像。HE染色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组术后7d盖髓断面牙髓结构正常,成牙本质样细胞向断面聚集并形成早期钙化团块,28d形成早期钙化桥;氢氧化钙组术后7d表现为盖髓剂下方断面和髓腔内牙髓组织凝固性坏死现象,失去正常结构,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结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缓释性能良好。作为盖髓剂,其组织相容性好,有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潜能。

  • 标签: 辛伐他汀 壳聚糖温敏性凝胶 活髓切断术 盖髓剂 修复性牙本质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C、TG、L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脂血症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脂,从而改善预后。

  • 标签: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血脂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给予5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20mg,晚餐后顿服,疗程6周,观察血脂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快速,安全可靠.

  • 标签: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治疗老年高血脂的效果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辛伐他汀治疗效果的提升的创造条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老年高血脂患者72名,并利用统计学原理把72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6名,把利用小剂量辛伐他汀(20mg/d)治疗的组别划分为对照组,把利用大剂量(40mg/d)治疗的组别划分为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率为95%。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值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8.6%,高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率8.4%。结论在对老年血脂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的辛伐他汀的运用比低剂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辛伐他汀 老年高血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藤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成型率、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筛选指标,以油浴温度、冷凝温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黄藤素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PEG4000PEG6000黄藤素(311),药液油浴温度为95~100℃,冷却剂的冷凝温度17~20℃为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黄藤素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黄藤素滴丸,其外观呈黄褐色,味微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

  • 标签: 黄藤素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成型率 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检测工作。记录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不同批次紫菀止咳滴丸均给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可知,各批次总黄酮含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为准确实施药物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紫菀止咳滴丸 控制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确定冰川滴丸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采用溥层色谱法对制剂进行定性研究。结果对制剂中姜黄姜黄、桂枝、川芎的多组分进行测定后,薄层色谱图斑点分离好、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冰川滴丸进行一测多评,直观快捷地判断制剂的质量,为生产流程化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薄层色谱 姜黄 桂枝 川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入院治疗的95例高脂血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降血脂见效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