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骨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浅析,以提供相关医学工作者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医学资料,对骨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其编码的分类和特点。结果:根据ICD-10编码系统,骨软骨瘤的编码为M42.9,属于骨和关节疾病的一种分类。该编码具体指代“非特指的骨软骨瘤”,在医学诊断和统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骨软骨瘤的ICD-10编码有着明确的分类和编码规范,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和统计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应当遵循ICD-10编码规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骨软骨瘤 ICD-10编码 医疗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延迟增强扫描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8例临床诊断为膝关节损伤患者行常规MR平扫及增强,完成常规序列MR平扫后,行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药后嘱患者做平地运动,30分钟后行MR延迟增强扫描,采用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完成扫描,对常规MR平扫、延迟MR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有无软骨损伤及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等。记录常规MR平扫与延迟增强序列下膝关节6处关节软骨损伤的分级,然后以关节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MR平扫与MR延迟增强扫描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磁共振检查方法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总体准确度及Ⅰ、Ⅱ级损伤的准确度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延迟增强检查诊断软骨损伤的敏感度最高,常规MR平扫的特异度最高。MR延迟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的最优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 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隆鼻术的并发症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行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隆鼻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提供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隆鼻术,依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预防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隆鼻术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 标签: 自体耳软骨 硅胶隆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广泛应用,详细阐述了实验室中细胞培养的常规操作,还强调了几种关键的细胞功能实验,如细胞增殖、凋亡检测等技术对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讨论技术,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实用的科研工具指南,以支持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也为未来的医疗实践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细胞培养 细胞功能实验 凋亡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膝半月板与滑膜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 T、M R 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式:研究对象选取日期: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二年三月,患者数量:约一百二十例,每个病人知情后将分别进行C T检查、M R I检测和关节镜检查。回顾并分析了CT、MRI和关节镜的检查符合情况。结果:M R I的总体检测准确度远高于C T检测准确度,对资料分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P <0.05);M R I和C T的检查结果比较好,在膝半月板损伤Ⅲ级、关节软骨损害Ⅳ期方面都具有明显优越性(P <0.05),在其它检查结果方面则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尽管C T、M R I都可以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和滑膜关节软骨的损伤情况,但是M R I检测精确度更高,而且还能够让不同级别的分期有更多的检测准确度。

  • 标签: 膝半月板 关节软骨损伤 CT与MRI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护理。方法:选取该院100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对其开展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和实验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其手术治疗中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疼痛,且预后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麻 关节镜 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回顾分析10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就诊断及预后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1)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首发症状相似,均有头痛或是头晕表现;发病部位以颞叶、顶叶为主;(2)影像学特点: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囊实性占位,肿瘤及囊壁有不同程度强化,水肿不明显;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显示有长T1及稍长T2不均匀信号,病灶内信号不均匀,有少许更长T2信号。(3)免疫组化学:免疫组织化学:GFAP、Vimentin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呈现阳性表达,Nestin、S-100蛋白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阳性表达,IDH1、NeuN呈阴性表达。p53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呈阳性表达,在不同分级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程度有差异;CD34、CK-pan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阴性表达。(4)病理特点: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镜下多形性细胞,以梭形细胞和星形巨细胞为主;3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有核分裂表现,常见坏死。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镜下见大量的巨怪形多核巨细胞,可见小的“纺锤”状合体细胞;少见假“栅状”坏死、缺血性坏死。结论: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具有特异性,根据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检测、影像学特点等,能够为临床鉴别和诊断提供了科学指导。

  • 标签: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在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破坏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22-2023年6月份住院的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缺损病人2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分成100例和100例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组的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96.00%,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特异性为95.00%,灵敏度为97.00%,较正常组为78.00%,灵敏度为80.00%。结论CT成像技术强大,扫描速度快,MRI成像技术好,软组织分辨率高;结论:MRI对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测人体多个器官,包括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和多种先天畸形等,其空间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大,结合造影剂可实现对病人的高效诊断。

  • 标签: 膝半月板 关节软骨 CT MRI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KOA患者内外侧髁软骨中IL-24与IL-1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2-03月至2023-06月就诊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研究标准的30例KOA患者,无菌条件下取每例患者股骨内侧髁磨损区软骨粒2-5g为对照组(X-N),取外髁未磨损区软骨粒2-5g为实验组(X-A)。两组均行RT-PCR法检测软骨组织中IL-24、IL-1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IL-24的2 在对照组为(6.5675±4.23),在实验组为(0.5392±0.47);IL-1的2 在对照组为(2.6995±3.16),在实验组为(0.2325±0.34);IL-24和IL-1在两组骨组织中的 2 进行比较,其差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IL-24与IL-1细胞因子在膝关节软骨代谢过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变化;IL-24的高表达以拮抗KOA的发生过程中分解代谢过程;因此临床可早期应用生物抗炎细胞因子干预,以减少或延缓KOA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4 全膝关节置换 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胞因子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住院的FN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按照血培养结果分组,A组(26例,G-)、B组(32例,G+),对比两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结果 B组IL-2、IL-4水平低于A组(P>0.05),B组IL-6、IL-10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  细胞因子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FN、制定FN患者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检测 粒细胞缺乏 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红细胞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影响及相应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红细胞冷凝集在某些情况下会干扰血细胞分析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样本处理方法,以减少红细胞冷凝集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红细胞冷凝集,血细胞分析仪,影响,处理方法,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腹水标本中进行的,在仪器法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划分成为了仪器组和手工组两大组别,均是胸腹水常规检验进行落实,其中,对于仪器组来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来为胸腹水细胞分类计数创造有利条件,而对于手工组,改良牛鲍计数板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来为计数和分类助力。有关于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两组胸腹水白细胞计数检验操作时间、两组法检测腹水细胞计数。结果:仪器组的检验操作时间明显比手工组更为低下,形成了统计学差异;检测细胞总数和红细胞计数的结果不同于手工法,P<0.05;而仪器法检测白细胞、单个以及多个核细胞绝对值与手工法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在胸腹水细胞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非常值得应用和推广的,可以显著提升胸腹水白细胞检测效率,且检验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保证,故非常值得现实应用。

  • 标签: 胸腹水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细胞计数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4,鲨肝醇治疗)与研究组(n=24,rhG-CS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WBC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rhG-CSF在治疗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中有显著效果,可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WBC正常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更有效判断出具体病因,提高诊断时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自2017年3月至 2022 年5月某院接诊治疗的24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区分成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简称甲组)( 68例) 和非造血系统疾病组(简称乙组) (175例),对他们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 ( PLT ) 和白细胞(WBC)水平值进行对比, 另外对造血性系统疾病组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类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水平值与骨髓异常增生 (MDS) 程度分级。 结果 发现非造血性系统疾病组的HGB、PLT与WBC的水平参考值均高于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发现造血性系统疾病组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RET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而AL患者低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非造血性系统疾病与造血性系统疾病引致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检查的血液各项数值存有差异,不同类型造血性系统疾病患者RET水平参考值与骨髓增生异常分级也有显著不同,因此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为辩证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测中单核细胞异常结合散点图分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XN2800血常规检测及血细胞分类计数(DIFF)散点图异常报警信息,选择庆阳市地区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1例初发恶性 血液病住院患者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恶性血液病中,76例(75.2%)单核细胞比例增高29例(28.7%)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101例(100%)DIFF散点图异常,45例(44.5%)白细胞增高,32例(31.6%)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全部减低,17例 (16.8%)血小板增高,59例(58.4%)血小板减低,进行血涂片复检,原始细胞符合率为69.3%,未成熟粒细胞符合率为 44.6%,散点图异常提示符合率100%,后对101例进行骨髓形态学、外送骨髓流式细胞学、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确诊为新发恶 性血液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型和急性淋巴细胞型,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慢性淋巴细胞型髓系白血 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IFF散点图具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其他疾病类型的DIFF散点图特征不明显。结论:血细胞检测中及 散点图异常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 散点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国产细胞工厂(CF40)代替进口细胞40层工厂在口服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生产中的可能性。方法 用国产细胞工厂与进口细胞工厂培养vero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计数、检测细胞活率并进行生化分析;对不同工厂培养的细胞感染轮状病毒,观察细胞病变,检测病毒滴度及浊度;

  • 标签: 细胞工厂 vero细胞 轮状病毒 疫苗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 RNA Hotair 是否在胃癌细胞当中产生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由此形成更多的癌症支持细胞,加速胃癌的增殖、侵袭。方法:纳入胃癌患者的时间段为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纳入胃癌患者总例数100例。所有患者病变组织切除后,将其存储在恒温-80℃的环境下。本次研究按照实验内容的差异对组别进行划分, 其中共培养实验的组别包括AGS 细胞组、参照组,转染实验的组别包括参照组、Hotair 过表达组和 RNA 干扰组。通过开展共培养实验,对巨噬细胞的表型转换进行检测。通过原位杂交实验,对 M2 型巨噬细胞与 lncRNA Hotair 进行共定位处理;在 RT- PCR 实验的支持下,实现对巨噬细胞表型转换的 lncRNA检测、筛选;在 RNA 干扰技术的支持下,将胃癌细胞 lncRNA 水平敲低,敲低完成后组织共培养实验。为进一步检测癌症巨噬细胞转型后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产生的实际影响,将研究数据代入统计学软件,并将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P<0.05说明结果具有突出的差异性。结果:巨噬细胞不同表型数量,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巨噬细胞lncRNA水平,流式细胞不同表型细胞比例、450 nm 吸光度、侵袭细胞数量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巨噬细胞的作用下,胃癌细胞当中的lncRNA Hotair被吞噬,为临床胃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突破口。

  • 标签: 胃癌细胞 巨噬细胞 lnc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