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们表达情绪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身体.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身体姿态的改变.在关于身体姿态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身体姿态与情绪的关系,一部分研究者把身体姿态作为情绪的表达方式——情绪躯体语言——进行研究,通过与面部表情的对比,探究个体对不同躯体姿态所含的情绪性信息的识别和辨认的生理机制及其与面部表情的异同;另一部分则把躯体姿态作为影响情绪的因素进行研究,更侧重于探究躯体姿态对个体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的表达可以通过身体来实现,并且个体对躯体姿态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能够像面部表情一样进行加工和识别,而且,仅仅保持这些表达情绪的姿态或做相应的动作也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特定的影响.

  • 标签: 姿态 情绪躯体语言 具身 情绪
  • 简介:目的:了解飞行人员躯体疼痛与相关病症的情况。方法通过对空军飞行人员问卷调查,了解军事飞行人员颈、肩、腰、背、腿痛与新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情况,以及有关缓解措施。结果腰痛患病率最高(38.7%),腿痛患病率最低(15.6%);1年内新发腰肌劳损的发病率最高(28.7%),背肌劳损的发病率最低(8.1%),且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机种特点。引发躯体不同部位疼痛的主要因素为飞行加速度(G)值、头盔重量、飞行日留空时间、座舱座椅舒适度及体育锻炼损伤等;改进人机工效设计、加强肌肉锻炼,以及理疗、按摩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缓解疼痛不适。结论军事飞行人员躯体疼痛的患病率因部位不同而异,且呈明显机种特点,应采取综合保障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 标签: 飞行人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就腹针疗法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所收治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9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腹针疗法调治。结果治疗组临近痊愈30例(66.67%),显效9例(20%),有效5例(11.11%),无效1例(2.22%),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临近痊愈10例(22.22%),显效5例(11.11%),有效10例(22.22%),无效20例(44.44%),有效率为55.56%;两组患者间的有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没有1例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腹泻、厌食等不良症状。结论腹针疗法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较佳,且疗程短,见效快,无痛,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针疗法 躯体疼痛性 亚健康
  • 简介:为探索躯体变形障碍的心理病理成因,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5位20~42岁的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患者表现为由最初的体像不满逐渐加重为躯体变形障碍的长期、慢性化的病程特点;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受到情感忽视、负性评价、挫折经历、媒体影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躯体变形障碍的产生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躯体变形障碍 成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5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临床评估。结果经过治疗,两组HAMD、HAMA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在6、15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的HAMD、HAMA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在6、15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在文拉法辛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文拉法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正式开始进行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给予患者8个星期的护理干预后,其SDS与SAS评分出现显著下降。结论针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发挥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在中国传统中,身体并非仅是生理器官的组合,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场域,它外与天地人事相通,内具生理、心理、精神多重功能;身体的动作与神貌,不仅仅是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器官功能的体现,更表现主体的切身感悟与情思,成为心理意向的表达途径之一。这一身体观与传统的疾病观、治疗观互相匹配,成为躯体化的主诉方式的合法性渊源。因此,躯体化在中国更应理解为一种普遍而正常的主诉方式,而不是一种不恰当的病症表达方式。

  • 标签: 躯体化 身体观 心理治疗 阴阳五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中药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通过90项症状清单(SCL-90)调查表、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两组SCL-90减分率相当,(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中药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 标签: 躯体化障碍 中药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切,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前提。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哈尔滨市高中教师心理问题导致躯体化(头晕、腹痛、恶心、胸闷、心慌、失眠等)进行专项的调查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心理问题 哈尔滨市 躯体化 调研分析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