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溃疡(DFU)创面持续不愈合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敷料应用是治疗DFU的关键部分。现代敷料应用于DFU创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期较高质量证据推荐采用新的循证治疗方式,如蔗糖八硫酸盐敷料等。该文对近10年现代敷料的种类、特征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现代敷料
  • 简介:摘要糖尿病溃疡患病人数逐年递增,糖尿病溃疡愈合,给国家及个人带来巨大负担。如何加速糖尿病溃疡愈合成为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其难愈合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各机制之间关联性不高,因此其临床标准化和精准化诊疗仍面临若干挑战。该文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进展,围绕慢性炎症、细菌生物膜形成、高氧化应激、生长因子抑制、微循环障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积累等导致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足 生物膜 微循环 创面修复 慢性炎症 难愈合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彤 王海娇 侯文潭 吴欣蕙 刘璇 常菁 马静霖 李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济南250000,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 2661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济南 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 山东省内分泌与脂代谢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糖尿病溃疡(DFU)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FU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人们持续关注并广泛研究的问题。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参与包括糖尿病伤口愈合在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miRNA在人体中主要通过抑制mRNA翻译来调节编码蛋白。该文就miRNA在DFU中的愈合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愈合 感染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清创在糖尿病溃疡患者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糖尿病溃疡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并清洁伤口,试验组采用封闭式脉冲冲洗集污组件装置冲洗伤口,2组伤口按照统一的方法清创、选择敷料并包扎伤口,观察2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时间、疗效、换药费用、伤口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换药次数、换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0.42 ± 1.92)次、(12.19 ± 2.37)min、(32.53 ± 6.91) d、86.04%(37/43),对照组分别为(19.47 ± 3.13)次、(21.65 ± 3.99) min、(43.17 ± 13.72) d、51.16%(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545~16.127,χ2=13.214,均P<0.01),但试验组换药费用为(3 278.78 ± 220.92)元,对照组为(3 195.75 ± 206.54)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814,P>0.05),试验组干预后第2、4、6和8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47 ± 1.09)、(0.57 ± 0.72)、(0.06 ± 0.23)、(0.03 ± 0.01)分,对照组分别为(3.83 ± 1.16)、(2.73 ± 1.41)、(1.92 ± 1.06)、(1.43 ± 0.70)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90.663、F组间=76.011、F交互=4.210,均P<0.01),试验组干预后第2、4、6和8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9.34 ± 9.34)%、(86.26 ± 13.33)%、(95.01 ± 8.56)%、(97.28 ± 3.62)%,对照组分别为(26.64 ± 5.19)%、(50.37 ± 10.53)%、(64.84 ± 12.27)%、(72.04 ± 1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54.487、F组间= 921.230、F交互=23.154,均P<0.01)。结论脉冲清创可以有效地清洁糖尿病溃疡患者的伤口,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每次换药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伤口疼痛,提高足溃疡创面的愈合率,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脉冲清创 伤口清洁 清创 糖尿病足 溃疡
  • 简介:摘要糖尿病溃疡等慢性创伤在人群中广泛流行,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在现有的治疗方式下,糖尿病溃疡往往愈合不良且容易复发,因此找寻新型疗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其在糖尿病溃疡愈合中的作用已得到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证实。然而,由于获取干细胞往往依赖于侵入性手段,免疫排斥和移植后的细胞存活率低等问题也限制了干细胞疗法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糖尿病溃疡的治疗中表现出很强的转化潜能。该文将围绕iPSC在包括糖尿病溃疡和肢体缺血在内的创伤愈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前景、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改善安全性的方法展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诱导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创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溃疡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加快愈合已成为研究热点。调控修复相关因子在促进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参与调控糖尿病溃疡修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糖尿病足 基质金属蛋白酶
  • 作者: 王美君 许洪梅 葛甜甜 邢秋玲 宋振强 丁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6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足病科 糖尿病足诊疗中心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护理部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病案统计科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溃疡愈合后5年复发和死亡结局,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病科住院的糖尿病溃疡愈合的3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后记录患者溃疡复发和死亡的情况,并分别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17例患者中完成随访者292例,随访率92.1%。随访患者5年累计复发率为71.2%(208/292)。5年间同一部位复发率29.8%(62/208),多次复发率41.3%(86/208),前足部位的复发率最高为32.7%(68/208),具有骨髓炎的122例患者中溃疡复发率为73.8%(90/122)。5年累计死亡率为39.7%(116/292),复发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未复发患者[分别为44.2%(92/208)和28.6%(2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髓炎、足部护理行为、照顾者反应、糖化血红蛋白、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分期、终末期肾病为糖尿病患者溃疡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Bathel指数、照顾者反应、糖化血红蛋白、LEAD分期、终末期肾病、心脏事件为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骨髓炎、足部护理行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Bathel指数、心脏事件;照顾者反应、糖化血红蛋白、LEAD Ⅳ期、肾病5期同时是患者溃疡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愈合 复发 死亡
  • 简介:目的:比较中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和前景。方法:将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mg/d口服,连用4周,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剂溃疡愈散。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溃疡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88.57%,且S2期获得率、溃疡直径缩小率分别为51.43%、66.30%,而对照组为73.33%、36.67%、60.1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明显提高,无毒副作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溃疡愈散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0),2组患者均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分别采集2组患者晨空腹静脉血3 mL;治疗第7、14天,采集患者引流袋中引流液5 mL,离心取上清液,移入已消毒的Eppendorf管中,密封,冻存于-80 ℃低温冰箱,并于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时取部分肉芽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分别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14天血液中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的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肉芽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腐胺含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7、14天,观察组降钙素原分别为(0.61±0.46)、(0.30±0.28) ng/mL,低于对照组(0.93±0.47)、(0.49±0.2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15,P=0.03、0.04);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7.13±2.13)、(28.78±1.90) g/L],高于对照组[(25.48±2.66)、(25.48±2.6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3.18,P=0.04、<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86.30±5.82)、(106.97±6.44) μmol/L,浓度高于对照组[(65.64±5.76)、(84.80±9.1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7、9.25,P值均小于0.01);VEGF含量分别为(123.04±11.76)、(240.15±38.85) pg/mL,浓度高于对照组[(85.09±6.72)、(129.57±17.2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2、11.74,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腐胺浓度为(0.63±0.08)、(0.22±0.08)mg/L,低于对照组[(0.81±0.09)、(0.41±0.0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4、-12.15,P值均小于0.01);取材的肉芽组织中RAGE为37.1±6.76、17.17±5.54,表达低于对照组(52.94±8.72、38.00±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7.95,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0%,对照组为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29)。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可以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其机制与前列地尔促进血管内皮分泌一氧化氮、VEGF,加速创面腐胺清除,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的同时抑制RAGE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前列地尔 创面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渐增加趋势,约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糖尿病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重要的问题。在我国49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5年,有90%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其中43%的患者合并重度的足部血管病变1。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足溃疡 护理
  • 简介:糖尿病(DM)是我国的常见多发病,近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约12%~25%的DM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严重影响和威胁DM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DM是DM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WHO(1999年)对DM的定义: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坏死.DM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烂,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和足部坏疽.因DM造成的截肢者是非DM患者的15倍,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对本病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

  • 标签: 综合治疗 糖尿病 足溃疡 下肢感染 高发病率 常见多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胃溃疡病人情绪及伤口愈合方面的影响。方法临床66例胃溃疡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被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是34例及32例,两组同时接受临床抑酸治疗与保护胃粘膜药物治疗,并对干预组同时使用心理干预,并分别于就诊时及治疗8周时对两组患者的溃疡变化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分值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溃疡愈合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HAMD分值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胃溃疡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抑酸及保护胃粘膜药物等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心理干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健康意识并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可以大幅促进溃疡愈合速度,显著改善其HAMD分值,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心理干预 胃溃疡 焦虑情绪 溃疡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幽门螺杆菌和阿司匹林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3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胃溃疡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阳性进行分组,其中A组为阳性患者10例,对其进行法莫替丁治疗;B组为阳性性患者10例,进行阿司匹林加法莫替丁治疗;C组为阴性10例,对其进行法莫替丁治疗。3组的治疗时间都为3周。结果A组的胃溃疡愈合率为60%,B组的胃溃疡愈合率为70%,C组的胃溃疡愈合率为70%,且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不能提高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愈合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