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纵观20世纪俄罗斯历史,共出现三次大的侨民浪潮,其中当属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出现的第一次移民浪潮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最大。一些侨民作家客居在欧洲的柏林、巴黎、布拉格等大城市,从事写作以及与文学相关的活动:组织及参加文学社团、创建出版社、发行报纸和兴办刊物。他们以其特有的视角表达对革命时事的看法、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其中伊·谢·什梅廖夫属于颇有成就的侨民作家之列,他同时也是著名的政论家、东正教思想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什梅廖夫曾和布宁、梅列日科夫斯基一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鉴于目前我国对这位知名作家了解的还很不足,本文尝试梳理和介绍什梅廖夫生平及其创作,分析其主要作品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 标签: 什梅廖夫 生平及创作 主题思想
  • 简介:我所熟悉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奇(СветланаАлексиевич),2016年9月来到中国,参加上海、苏州和北京等地的图书博览会及读者交流会。之所以用"熟悉"一词,首先是因为1989年我们已在北京师范大学相识,并有过文学方面的交谈。那年她随苏联作家协会代表团访华,北京师范大学是历届苏联作家代表团必访之地,因为那里曾有一间苏联文学研究所,两国作家和翻译家常相会,可谓鸿儒雅聚。

  • 标签: 熟悉 北京师范大学 俄罗斯作家 文学研究所 苏联作家 图书博览会
  • 简介:作为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西维奇的创作一直倍受争议。就其写作方式,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与评价。本文认为,阿列克西维奇的写作既是面向大众的,又是书写大众的,而面向大众与书写大众的方式也是大众化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阿列克西维奇的写作是大众化的写作。

  • 标签: 阿列克西耶维奇 大众化写作 写作对象 写作内容 写作方式
  • 简介:尼古拉·尼古拉维奇·诺索夫(1908~1976)是苏联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成绩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基辅一个演员家庭,先后当过伐木场、水泥厂、砖瓦厂的工人,后又学过电影艺术,担任过科学片和教材片的导演,非常熟悉儿童心理,生活经验丰富。他于1938年开始写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写过短篇小说集《笃笃笃!》《快乐的小家庭》、《会动的帽子》等,他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以全不知为主人公的童话三部曲——《全不知游绿城》《全不知游太阳城》《全不知游月球》。

  • 标签: 儿童文学创作 文学作家 尼古拉 苏联 儿童文学作品 短篇小说集
  • 简介:本文译自1999年6月10日俄罗斯《独立报》,原文为《应该使自己坚信,你自身会建设自己的生活》问:我想知道从您近期的一些作品:如在我们国家内认为有些略逊于“新小说”的作品。写于80~90年代的三部曲《罗马舞》;为什么您突然转写自传了?答:所有我的作品——这些都是我的传记!《嫉妒》被认为是一本作者被隐藏的作品,但实际上这是一部相当个人化的历史,我生活在书中描写的房子

  • 标签: 俄罗斯独立报 格里耶访谈录 独立报记者
  • 简介:2015年10月8日明斯克时间下午两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雏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这一消息迅速成为网络和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住白俄罗斯作家、第六位俄语作家,阿列克谢雏奇的创作离不开苏联.有关苏联及后苏联生活中的一切是其创作中永远的关注对象。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战争 俄罗斯作家 白俄罗斯 头条新闻
  • 简介:在莫斯科周边,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小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教堂城——谢尔盖耶夫小镇。谢尔盖是这座教堂城的始建人。公元1337年,23岁的他在荒郊丛林中修建了第一座小教堂。之后,

  • 标签: 莫斯科 教堂 丛林
  • 简介:本文从诺奖对阿列克谢维奇的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入手,分致命的真实、复调的书写、残酷的记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与分析阿氏的创作特征,并联系俄语文学的传统与俄罗斯文化背景,挖掘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并指出阿氏创作对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世界文学写作的参考意义。

  • 标签: 阿列克谢耶维奇 真实 复调 苦难 勇气
  • 简介:摘要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以下简称阿列克谢维奇)一贯坚持自己的复调书写。她的复调写作使作品蒙上了存在主义思想的气息,作品题材的选择及所依托的时代背景让这一思想的烙印进一步加深。本文以阿列克谢维奇的两部主要作品为例,简析其存在主义思想。

  • 标签: 阿列克谢耶维奇 存在主义 复调
  • 简介:要一口气读完几本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的作品,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是阅读小说,读到凄惨的部分,感伤的同时,还可以安慰自己,说这毕竟是艺术的虚构,不必为了虚构的人物太过伤神。可是,手边的这几本,《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最后的见证者》等等,都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 标签: 历史记录 书写 个体 虚构
  • 简介:<正>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移民美国。他和妻子瓦伦蒂娜已经于今年4月19日在美国移民归化局办好了手续。他们所持的原苏联的红色护照上,盖上了美国移民归化局蓝色图章:永久居民。他们领到永久居民卡,也就是通称的绿卡。它的正式名称是“外籍居民”,可以在美国永久居住,并享有除选举外当地公民的一应权利。《国际先驱论坛报》在

  • 标签: 赫鲁晓夫 美国移民 原苏联 护照 蓝色 归化
  • 简介: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开始构思一系列作品.来描写“伟大的乌托邦”,呈现作为其产物的人的命运。据她的同学和朋友们回忆.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曾在瓦西里·贝科夫、扬基·布雷利亚和阿列夏·阿达莫维奇那里借了五千卢布(在当时来说这笔钱是大数目了),向其所在的杂志社请假,买了一台钢丝录音机(当时还没有其他样式的),走遍苏联的各个角落,

  • 标签: 人的命运 乌托邦 三十年 杂志社 录音机 特兰
  • 简介:被告人:沃尔柯夫·弗拉基米斯拉夫·瓦列里维奇,男,25岁,俄罗斯国籍。1993年3月8日被逮捕。被告人:克里米诺克·奥列格·维克托洛维奇,男,22岁,乌克兰国籍。1993年3月8日被逮捕。

  • 标签: 维奇 沃尔 里耶 基米 维克托 奥列格
  • 简介:2015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现年67岁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西维奇(Светлан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Алексиевич,1948—)。颁奖词称阿列克西维奇的"多声部创作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纪念碑"。阿列克西维奇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白俄罗斯作家,也是继1953年丘吉尔之后,第二位以非虚构类作品夺得诺贝尔奖的作家。

  • 标签: 列克 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 斯维特 兰娜
  • 简介: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维奇(SvetlanaAleksijevitj),因为"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阿列克谢维奇让小人物——女性、儿童、普通大众面对读者讲述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她残酷地把这些讲述直陈出来,批评了苏联的诸多政策,批判了人性的恶,也给人类以痛切的反思。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阿列克谢耶维奇 残酷 复调
  • 简介:经济学中派系之争最为厉害,通常是我执供给学说,他则执需求理论。具体到小细节、小问题的看法,更是纷呈。

  • 标签: 证券投资者 证券市场 中国 股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表弟婚期在即,我和他一起慕名到某商场选购彩电,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在完成了看样、开票、交钱的一系列程序之后,服务小姐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跟我来!”我们莫名其妙、诚惶诚恐地跟着她从一楼爬到五楼,只见其“咔嚓”一声,打开标有“家电仓库”字样的大门,动作麻利而又十分潇洒地指东划西:“这里是洗衣机”上面是彩电”那边是热水器”。就在我们攀上跳下、手忙脚乱地将一只只包装箱搬出来,站在房门口大气直喘的当儿,服务小姐嫣然一笑;“劳驾你们自己搬下去,电梯坏了!”说完,“哐啷”一声锁上大门,“噔,噔,噔”顾

  • 标签: 搬运工 上帝 服务小姐 声锁 热水器 扶手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