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毒能够引起腹泻,也是病毒性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着当下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病毒基因组具有多样性,且病毒也在不断变异,这也就导致临床尚未研发出疫苗进行病毒控制。病毒实验诊断方法类型较多,不同检测技术间的检测原理具有差异,此类实验检测技术对促进病毒实验诊断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满足现代化临床病毒诊断的需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基于此文章就病毒实验诊断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展开阐述。

  • 标签: 诺如病毒 实验室诊断 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总结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快速确认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病毒感染疫情的成功经验,完善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在上海口岸,对发生疫情的邮轮通过检疫查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疫情性质后,通过实验有针对性的系统检测,对邮轮上发生的群体性急性胃肠炎进行快速诊断,从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实验多种方法检测,确认引发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为病毒。〔结论〕对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病毒感染疫情的快速准确诊断将为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 标签: 国际邮轮 诺如病毒 感染 爆发 急性胃肠炎 实验室
  • 简介:病毒性脑炎常见、多发、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一直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年病毒性脑炎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影像学 脑电图
  • 简介:摘要方法应用检索,以“肿瘤/诊断、肿瘤标记物/病理诊断”为关键词,检索2001-01-2011-10肿瘤诊断方法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标志是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疾病发展程度的抗原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检测方法。结论肿瘤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缺乏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选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进展。

  • 标签: 总结临床近几年来肿瘤诊断的方法
  • 简介:摘要贫血实验诊断对贫血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其诊断依据有很多种,比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如果诊断结果发现上述依据参数出现异常,则说明就医者患有贫血。本文主要通过对贫血实验诊断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诊断的意义,仅供参考。

  • 标签: 贫血 实验室 诊断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一种全新的高传染性疾病,对其认识需不断探索与完善。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疫情管控依赖于早期准确的诊断与严格的隔离措施。因此,实验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准确性成为疫情防控极大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规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或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作为实验确诊依据。本文总结分析现有实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意义,同时展望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优化COVID-19实验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核酸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梅素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近年来梅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实验检测方法有助于梅素诊断。各种实验检测方法均不同,针对不同用途可选用不同方法。

  • 标签: 梅毒 诊断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为嗜神经性的α疱疹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引发水痘与带状疱疹。VZV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荧光抗原检测(DFA)、病毒培养和血清学检验;用于检测的标本主要包括血液、唾液、脑脊液以及疱液。本文将对VZV实验检测方法及检测标本进行详细综述。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 血清学 血液 唾液
  • 简介:【摘要】目的:就核酸检测在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观察探讨。方法:纳入2021年01月至2021年07月我区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报告的30例聚集性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目标展开实验,经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到患者腹泻期间粪便样本10份、肛拭子标本20份、环境标本5份送检,使用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病毒核酸,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35份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1例,为病毒GⅡ型。结论:核酸检测可快速、准确检出患者是否感染病毒及其疾病类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诊断依据的同时,亦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病原学依据。

  • 标签: 核酸检测 诺如病毒 诊断价值 二代测序技术 抗原检测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肝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们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肝癌实验诊断中的常用标志物以及检测方法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肝癌 实验室诊断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影响HBV感染的进程和结局的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个方面。在不断挖掘HBV感染经典诊断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新的临床意义的同时,更要关注新的指标乙型肝炎病毒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等的应用价值与前景。随着组学概念的提出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以组学的理念关注HBV感染,并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以达到精准诊断的目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临床实验室技术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食源性病毒样本检出率及诊断时间。方法 124例疑似病毒感染患者粪便样本,先后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常规逆转录(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病毒检出率及诊断检出用时。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病毒检出率为41.13%,较常规RT-PCR、ELISA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诊断时间相近(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诊断时间均较ELISA长(P<0.05)。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病毒检测用时较ELISA长,但诊断检出率较常规RT-PCR、ELISA高。

  • 标签: 诺如病毒 PCR 诊断
  • 简介:摘要1972年,病毒被发现,此后被确认为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及暴发的主要病因之一,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50年来,人们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病原特征等有了较深入认识,但迄今未能建立有效的体外培养和实验动物模型,导致其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受限,也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上市。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全球普及,病毒成为继轮状病毒后又一亟待控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