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91例角膜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45例,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水肿,可促进水肿消退和创面上皮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0月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贝复舒滴眼液),观察组患者实施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角膜水肿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病患进行治疗时,运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的方案,能够得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使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具备较大的临床运用与推广意义。

  • 标签: 贝复舒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 白内障 角膜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典必殊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角膜消肿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角膜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角膜消肿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 贝复舒滴眼液 典必殊滴眼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接受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总有效率、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6.88%)高于参照组(78.13),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贝复舒滴眼液 典必殊滴眼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水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复发率以及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对患者随访观察2年,所有植片均透明,视力矫正从0.1升高至0.2-0.6,无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0.00%。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深板层角膜移植 应用价值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眼外伤角膜缺损的患者四十例(四十眼)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手术之后,患者的植片存活情况很好、前房也顺利形成;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情况也得到了好转。结论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创伤性眼角膜缺损 角膜移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眼科收治的角膜病患者30例(4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15例(21眼),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持续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刺激症状控制时间、畏光缓解时间、流泪缓解时间、痊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前房炎症阳性率、复查一项及以上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缩短角膜病疗程。

  • 标签: 角膜病 软性角膜接触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角膜角膜溃疡病人采取维生素C进行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角膜角膜溃疡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角膜角膜溃疡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角膜角膜溃疡病人常规治疗措施,给予研究组角膜角膜溃疡病人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角膜角膜溃疡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角膜角膜溃疡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角膜角膜溃疡病人,为其提供维生素C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角膜炎 角膜溃疡 维生素C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抗VEGF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其中单纯为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患者为观察组,每组20人。给予两组患者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原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角膜新生血管均比治疗后3天有明显的减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天、1周、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CNV面积变化明显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周、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CNV面积减少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能够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进行有效的抑制、消退,且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炎 角膜新生血管 贝伐单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角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角膜病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结果56例角膜病变患者术后3天刺激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7-10d拆除羊膜缝线,疼痛及刺激症状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第7-10d运用裂隙灯进行检查,均角膜上皮修复完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局限性小水泡、基质轻度水肿14例。术后30d,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1例,再次行角膜浅基质穿刺后治愈;对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角膜上皮光滑完整,无松脱糜烂,基质无水肿,穿刺区角膜基质浅层形成一层均匀混浊斑;31例手术前后视力未发生变化,25例视力提高。结论各种原因导致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旋胜角膜上皮糜烂患者,应用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挽救患者眼球,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力,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简便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角膜浅基质穿刺术 角膜病变 羊膜遮盖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患者5例(5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2周、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电脑验光、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计数检查、A超测厚(CCT)等。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厚,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飞秒激光可以有效帮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施

  • 标签: 飞秒 深板层 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国情越来越严峻。怎么才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一直被广大人民所关注!然而现在医学界有没有好的办法帮助这些青少年控制近视的发展呢?角膜塑形术独特的控制原理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第二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IAOF2015)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旨在突出角膜塑形领域的前沿进展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全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专家将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演讲。通过以讲座和海报的形式报道前沿临床及学术专家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角膜塑形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前景越来越好。

  • 标签: 角膜塑型镜适应症验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镜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102眼)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维C组,对照组48例(52眼),维C组48例(50眼),对照组行传统治疗,维C组行局部维生素C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维C组相比对照组治愈时间更短,且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溃疡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控制复发率,可临床推广。

  • 标签: 维生素C 角膜炎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结果36例得以保存眼球、视力不同程度得到恢复,无一例交感性眼炎发生。结论适当的创口处理联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为角膜穿通伤患者恢复视力提供了机会。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成功治愈76例,护理有效率92.68%,因各种原因感染无法控制进行眼内容物剜除术6例,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能够在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角膜移植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实施角膜移植术的4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分为两组,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病患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病患接受本院传统护理服务,对两组病患的角膜移植成功率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通过自评量表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的综合评分。结果优质组病患移植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综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患进行角膜移植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患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角膜移植 优质护理 心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对角膜高阶像差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36例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散光,以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展开矫正,回顾其临床资料、矫正效果。结果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时,UCVA、BCVA、角膜总高阶像差RMS值明显较术前高,P<0.05,但术后各时间段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患者患眼的眼镜度、柱镜度、SE、J0都明显比术前低,P<0.05,术前术后J45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没有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存在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以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进行矫正,效果、安全性理想,术后角膜高阶像会有一定增加,但患者视力不会受影响。

  • 标签: 白内障 术前散光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角膜高阶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