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0例(40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18例(18只眼)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1例(41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17例(17只眼)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结膜情况、视功能、并发症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复明率分别为96.55%、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3%、70.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临床疗效显著,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角膜溃疡;角膜化学;羊膜移植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治疗角膜化学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化学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54例。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68.52%,两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角膜化学的治疗当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角膜化学伤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角膜绷带镜治疗单纯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戴镜时间7~20d。创口均为1级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白斑形成。其中10眼有线条状角膜云翳形成,8眼有线条状角膜斑翳形成。出院视力为0.3~0.5之间11眼,0.1~0.3之间3眼,0.1以下1眼;与入院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伤口较小的角膜穿通,采用角膜绷带镜治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的效果。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和病例资料,探讨了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显示,角膜绷带镜能够有效修复角膜穿通,提高患者的视力和角膜结构稳定性。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需谨慎应用。综合来看,角膜绷带镜作为一种治疗角膜穿通的手段,在特定条件下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术后护理等因素。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穿通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结果36例得以保存眼球、视力不同程度得到恢复,无一例交感性眼炎发生。结论适当的创口处理联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为角膜穿通伤患者恢复视力提供了机会。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7年1~12月我院门诊共处理角膜异物184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4例中男157例,女27例;年龄9~66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7例.单眼受伤181例(右眼99例,左眼82例),双眼受伤3例.铁屑46例,灰尘124例,碎石4例,玻璃3例,木刺2例,稻壳及植物碎叶片5例;多发性异物6例;深层异物4例.异物存留时间20min~7天。

  • 标签: 角膜异物 金属异物 存留时间 结膜下注射 共处理 刺激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非穿透性角膜异物术后患者配戴角膜绷带镜对术后恢复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选取我院眼科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非穿透性角膜异物术后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常规基础康复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而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配戴角膜绷带镜的患者为实验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角膜愈合时间和角膜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经医护人员统计,术后常规组角膜愈合时间为3-7天,平均愈合时间为4.58±0.96天;实验组角膜愈合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角膜铁屑异物是一种较常见的眼外伤,如果能及时合理的处置、诊治,预后良好,否则可能造成多种并发症。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诊治眼角膜铁屑异物伤患者86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眼角膜 铁屑异物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与自体血清联合应用在职业性轻中度眼部化学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学院鞍钢总医院接收的职业性轻中度眼部化学37例(60只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30眼)为对照组,19例(30眼)为观察组,两组均局部给予清除坏死组织、抗感染、营养角膜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角膜绷带镜与自体血清联合应用治疗,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例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5.50±1.78)d,对照组为(10.53±3.30)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例角膜上皮修复所用时间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病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6.67%(8/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角膜绷带镜与自体血清联合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减少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接触镜 血清 眼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角膜化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83例角膜烧伤病人全面护理。结果通过对63例角膜化学烧伤患者进行急诊眼部冲洗、中和冲洗眼部创伤面及眼周护理、心理护理及全身护理,Ⅰ、Ⅱ度烧伤的患眼全部修复,Ⅲ、Ⅳ度烧伤的患眼中除6例穿孔失明,5例仅存光感外,其余患眼视力大部分恢复。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眼部化学持续损伤,降低后期治疗难度,减少眼部后遗症。

  • 标签: 角膜 护理 化学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孔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眼科医院眼外伤科角膜穿孔58例(58只眼)为观察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两组视力、角膜曲率、散光、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及余差等。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低于对照组(t=8.07,P<0.05),陡峭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明显高于对照组(t=2.660,P=0.013);观察组全角膜、前角膜及后角膜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余差均高于对照组(P<0.05);矫正视力的差值与彗差的差值呈强正相关(r=0.732,P<0.001),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及彗差与角膜总高阶像差及彗差呈极强正相关(r=0.993,0.957;均P<0.001)。结论角膜穿孔术后散光明显增大,其中陡峭角膜曲率显著升高,同时角膜的高阶像差显著增高,彗差增加最为显著,与矫正视力呈强相关,高阶像差与彗差的改变主要发生在角膜前表面。

  • 标签: 角膜穿孔 角膜波前像差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穿通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EBM)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建模作为实验眼。另取6只未经任何处理的新西兰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0 mm环钻建立兔角膜环钻穿通模型。建模后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Image J软件测定角膜荧光素着色面积评估上皮愈合情况,Fantes分级量表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修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M再生情况。结果兔角膜穿通后各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398.88,P<0.01),其中建模后1、3、5、7和14 d组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分别为(4.00±0.10)、(3.11±0.10)、(2.00±0.06)、(0.90±0.04)和(0.67±0.03)mm2,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逐渐缩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和30 d组均未见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3.44±0.53、0.67±0.25、1.33±0.50、2.11±0.60、2.44±0.53、3.22±0.44和3.78±0.44,建模后1~5 d角膜混浊评分下降,建模后5~30 d角膜混浊评分逐渐升高,各组角膜混浊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2,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角膜伤口区开始由纤维斑块填充,建模后3 d组单层上皮覆盖,建模后5 d组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填充,建模后21 d及30 d组前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伤口区由肌成纤维细胞及不规则胶原纤维填充,建模后21 d角膜基质开始重塑,EBM于建模后21 d和30 d开始不完全再生。结论兔角膜穿通角膜纤维化启动并逐渐加重,EBM不完全再生。

  • 标签: 上皮基底膜 角膜损伤修复 穿通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孔的处理及透明质酸钠在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30眼)角膜穿孔进行缝合的过程中应用透明质酸钠,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0例中无1例术后发生虹膜前粘连,前房形成良好,角膜混浊减轻,伤口对合平整、愈合好,无严重眼内炎症反应,视力较术前提高,0.06以上者17眼(56.7%)。结论在角膜穿孔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效率,还减少了术后虹膜的粘连,使患者的视力能恢复的更好。

  • 标签: 角膜 穿孔伤 透明质酸钠
  • 简介:  透明质酸钠在角膜修复术中,所以术中仔细将前房残留的透明质酸钠置换出来可以防止术后眼压升高,  透明质酸钠广泛应用于眼科白内障手术中

  • 标签: 中的应用 修复中的 裂伤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眼化学的急救与护理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性质的化学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彻底冲洗处理后再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角膜透明,视力恢复,矫正视力1.0以上46眼;轻度角膜斑翳,无其它合并症6眼;角膜少许新生血管有角膜白斑2眼;无1眼角膜穿孔和睑球粘连。结论后彻底冲洗与后视力恢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药物治疗以减轻眼内炎症反应程度,促进视力恢复;做好心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化学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眼部化学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例(24眼)化学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疗后,角膜透明,视力恢复,矫正视力1.0以上15眼,轻度角膜斑翳3眼,角膜少许新生血管合并角膜白斑1例,无一眼角膜穿孔和睑球粘连。结论加强眼化学的急救与护理有利于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通清创缝合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06月~2013年12月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45例角膜穿通伤患者清创缝合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维持前房深度,回复虹膜。结果随访6个月~2年,瞳孔保持圆形或近圆形41例(91.1%),虹膜轻微前粘连、瞳孔轻度变形4例(8.9%)。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0.05~0.25者28眼(62.2%),0.3~0.5者10眼(22.2%),0.6~0.8者7眼(15.6%)。结论角膜穿通缝合术中应用粘弹剂维持前房深度,还纳虹膜,便于角膜伤口的对位和缝合,保护角膜内皮、晶状体,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透明质酸钠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Ⅰ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Ⅰ期行穿孔清创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一周视力大于0.3者占53.33%。结论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Ⅰ期手术是可行的方案之一,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 标签: 角膜穿孔伤 外伤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