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六期发表了南京大学王杰教授等人对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学术访谈,伊格尔顿对当代西方左翼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现况做了介绍。

  • 标签: 伊格尔顿谈 左翼思想 西方左翼
  • 简介:【摘要】美国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杰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判以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美国人文学术界掀起了左翼知识界反思西方现代性、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浪潮。这股左翼思潮来源于60-70年代西欧(特别是法国)激进的左翼社会与思想运动,在美国80年代的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全世界广为传播。西方左翼文化理论对西方现代性的文化维度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推动了西方知识界对现代性的反思以及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现象的认识。但是,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商品化的同时,无法避免学术理论自身被商品化的怪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益走上精英主义的道路,跟当代社会实践与大众越来越脱节;而且,在右翼文化政治越来越支配西方社会的氛围中,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否定性立场也日益失去具体实际的对象而趋向空洞化,缺乏社会变革的参与感,没有任何建设性方案,从而使左翼文化批评越来越边缘化,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著者文摘]

  • 标签: 危机美国 学术左翼 左翼现状
  • 简介:"思辨唯实论"近年来已成为艺术理论的基石。然而鉴于对社会问题的忽视以及它所持有的科技和物质决定论的倾向,它仍然广受人文主义和左派传统代表的批评。《思辨("未来是____")》一书并非如其题目所指向的那样是一本思辨唯实论专著。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使用思辨性的语言来探讨左翼艺术阵营的政治项目。这本书由评论性刊物《三层顶》出版,后者称自己的出版物旨在"减缓互联网的步调"。

  • 标签: 唯实论 物质决定论 艺术理论 评论性 一本 PHOTOGRAPH
  • 简介:作为20世纪西方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左翼戏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终结于上世纪70-80年代。在超过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历程中,它经历了30和60年代两次高潮,开创了以否定、反叛、颠覆为核心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与任何门类的艺术一样,左翼戏剧的繁荣和发展有赖于相应的戏剧理论的成熟和引导。纵观20世纪西方体系化且产生了世界影响的左翼戏剧理论,

  • 标签: 世界戏剧 左翼戏剧 戏剧理论
  • 简介:本文对20世纪西方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和“新马克思主义”左翼,关于阶级与社会结构学说的理论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中分别就三大左翼在战前、二战结束后、70年代后和90年代以来等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社会结构演变的不同理论解说,以及由此引发的纲领变化、政治取向、理论走势,作了历史的回溯和简要的总结。

  • 标签: 20世纪 西方左翼 社会结构 理论沿革
  • 简介:【摘要】您好,非常抱歉地得知,我写的论文《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危机》已经被《文艺争鸣》杂志先于贵刊发表。这个重复发表的失误,完全是我的过失所造成的。[第一段]

  • 标签: 危机文 左翼知识界 文致歉信
  • 简介:[编者按]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但是,运动的低潮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的沉寂,相反更需要理论上反思,并催生着理论上的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国际性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在这些学术会议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从1995年至今,国际马克思大会已连续召开了四次.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于2004年9月28日-10月2日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学者云集巴黎参加这次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盛会.为深入研究西方左翼理论思潮、及时了解和把握西方左翼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曾参加第二、三、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纪念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和"全球化与人类解放国际大会"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李其庆研究员,就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重大问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左翼 苏东剧变 共产党宣言
  • 简介:社会主义的一个实质性内涵,就是认识、剖析和诊断现时代的资本主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替代性方案。这也是左翼政治的恒久理论和历史主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21世纪初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退和萧条的边缘徘徊。资本主义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又一次激发了西方左翼思潮对资本主义体系的分析、诊断和批判,他们在重温马克思的基本方法、理论洞见和历史预言的基础上,探索对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替代性方案.并将此列入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政治和历史议程。

  • 标签: 资本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 社会主义
  • 简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规律被视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曾经处于风口浪尖的历史规律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被人“遗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所谓多元化和“个体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上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历史规律观与现代人渴望更广泛的自由选择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从蒙昧的“合”到有意的“分”,再到更高层次“合”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马克思理论论述了客观规律和自由选择的辩证统一,西方左翼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以动态的学术思想史视角对马克思各阶段文本进行脚踏实地的解读,因而难以发现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经济、文化两条线索的交织,结果与前苏联理论家一样误读了马克思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的辩证关系。

  • 标签: 历史规律 自由选择 资本主义批判的两条线索 当代西方左翼
  • 简介:在苏东剧变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谷底,资产阶级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共产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 标签: 20世纪末 西方 左翼学者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 社会理论
  • 简介:1946年春,孙科在广州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曾有人问他是否愿意领导国民党的左派,他说:"此后大家都要左了,大家左了便没有派."谁都知道这是很聪明的外交辞令,不过这正反映了战后初期所谓"政治正确"的一部分内涵.有趣的是被看做是"自由派"的无党派人士熊佛西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文章刊载在当年3月2日出版的杂志上,为"左倾"正名,他先引用钱柏氏关于"左倾"的解释:"左者是坐在国会主席左边而具有开明与民主思想的人们",然后自己再来界定"左倾":"凡有进步思想的人都可称为左倾的人."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左翼文学 意识形态 文学研究
  • 简介:列宁是西方民主社会的“例外”,是当代西方左翼政治理论的典范。同样的列宁,“经济主义”的左翼认为是“好的列宁”,“恐怖主义”的左翼却认为是“坏的列宁”,二者都割裂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抛弃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失却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在《重述列宁》一书里,齐泽克对当代西方左翼混乱的政治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试图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再次阐发列宁“真理的政治”;指出重述列宁就是像列宁一样行动,悬置资本主义符号象征秩序,重述列宁规划无产阶级革命的姿态。

  • 标签: 齐泽克 列宁 左翼政治理论
  • 简介:1927年以后,"革命"是鲁迅张扬其左翼选择的一个关键词。"革命"一词在鲁迅的笔下,往往由"社会改革"、"文明进步"、"不满现状"、"破坏旧制"等一系列在历史时间和道德指涉诸方面均宽泛模糊的短语所限定和解释,其表现在人,则往往与"改革"、"战斗"、"抗争"等词语相连结和替换。追求改革、革新的历史和人生态度为鲁迅左翼选择之精义所在。

  • 标签: 鲁迅 革命 左翼
  • 简介:拉美左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拉美左派顾时而变,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以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拉美政治舞台上。这一现象表明了拉美政治力量的新变化,它将对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拉美 左翼 崛起
  • 简介:中国左翼记者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记者团体.1932年在上海成立,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于1936年自行解散。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针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

  • 标签: 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闻记者 联盟 左翼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27年
  • 简介:陈映真这位曾因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小组而有7年牢狱经历的作家,因其作品中对现实的浓郁批判色彩,而被人称为理想主义者。早年,他专心于创作,而后,他转向台湾的社会运动。他不仅是台湾文学的指标性人物,对于社会运动的投入,以及近年来在大陆受到的年轻学子的推崇,更使他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重要的精神与意见领袖。陈映真的左翼之路,在时代以及人文精神都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风景。

  • 标签: 左翼 人道主义 乌托邦想象
  • 简介:2013年12月2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三十一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左翼文艺研究:热点与前沿”,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李云雷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文学院卢燕娟、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张慧瑜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近40名青年学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期论坛对左翼文艺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对1980年代“纯文学”遮蔽左翼文艺的情况进行了反思,对1990年代对左翼文艺进行“再解读”的研究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们应在一种新的历史视野中重新思考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等经典命题,重新探讨文艺接近人民的方法和途径。本刊特刊发其主要内容,希望引起关注。

  • 标签: 文艺研究 左翼文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研究所 中国政法大学
  • 简介:  澳大利亚当代文学里左翼文学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小看,从历史发展上而言,它在澳洲文坛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澳大利亚文学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虽然左翼文学在澳洲算不上主流文学,但是对于澳洲文坛的影响却不容低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不了解澳大利亚左翼文学的发展就不能了解今天的澳大利亚文学,就不能掌握澳大利亚文学的民族特性和整体发展趋势.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左翼文学的发展历史.……

  • 标签: 左翼文学 澳大利亚左翼
  • 简介:左翼作家的"群体情结",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体现之一,由左翼文学的亚政治文化特性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是文学成员自觉追求的结果,应该予以历史地理解.作家在转移过程中历经抉择痛苦,艺术个性消融、观念转化程度因人而异.个体向群体转移,一定程度限制作家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和主体艺术个性的充分发挥,但在推进文学的平民化、大众化方面具有相当功绩.

  • 标签: 左翼文学 群体情结 政治化倾向 艺术个性 文学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