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未成年保护工作事关民生,我国未检领域发展尚不平衡,尚未为未成年的成长建立起完善的保护体系。未成年公益诉讼制度是探索完善未成年行政民事方面保护的新路径,本文聚焦未成年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探析该制度在自身定位、基础理论、实际运行等方面的建设研究。以期形成行政、司法等多元外在治理机制,更好实现保护社会未成年的目标。

  • 标签: 公益诉讼 未成年人保护 检察机关
  • 简介:摘要:对于许多未成年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由于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充分保护了未成年的利益,所以在扩大未成年等公益案件的适用范围时,就法律规定的领域中的具体问题,适用性的主题发展的法律性质的行为,违反的普遍性,后果的严重程度的损失,利益损害的相关性等方面掌握立案标准,并确定边界程度,确定处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未成年人 诉讼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正常成年眼压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为眼压的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体检的某单位在职和退休职工,共330名(330眼,右眼)。以年龄每10年分为1组,共7组,其中20~29岁组31名,30~39岁组38名,40~49岁组32名,50~59岁组54名,60~69岁组43名,70~79岁组60名,80~90岁组71名。应用非接触眼压计进行眼压的测量,釆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眼压差异,分析年龄对眼压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330名受试者年龄20~90岁,眼压值为(13.57±3.42)mmHg。各年龄组眼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P<0.01)。将7组重新组合分为20~59岁(155眼)和60~90岁(175眼)两组,其眼压值分别为(14.53±3.18)mmHg和(12.72±3.4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1)。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眼压减少0.04 mmHg/年(95%CI -0.06~-0.02)。结论在20~90岁正常人中,眼压在60岁之后出现下降。因此,对于眼压正常范围的认定需要根据年龄调整,以促进青光眼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 标签: 成年人 眼压 年龄因素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市居民健康状况,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相关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8岁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HO在世界健康调查中使用的自评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应用CHOHT模型校正自评健康调查数据,获得人群自报伤残测度,结合上海市居民出生、死亡和人口资料编制人口寿命计算期望寿命,采用Sullivan法测算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7年上海市≥18岁成年自评伤残测度为0.25,女性(0.28)高于男性(0.23);≥18岁成年期望寿命为65.76岁,女性(68.22岁)高于男性(63.39岁);≥18岁成年健康期望寿命为47.99岁,男性(49.05岁)高于女性(47.14岁);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18岁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比例为72.97%,至85岁组仅为39.00%。结论上海市成年男性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损失占期望寿命的比例越来越高。应重视提高女性、老龄等人群的生存质量,提升对影响居民寿命质量的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的长期照护及健康支持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评健康 健康期望寿命 Sullivan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类型心电图异常的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在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收集心电图等汉族常规体检资料。根据GEMAC1600心电图、自动诊断和MUSE手动校正系统将受试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结果: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对研究人员的心电图有所影响,女性中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室肥大、电轴左偏的发生率均低于男性;老年人中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室肥厚、电轴左偏的发生率均高于年轻,而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较年轻低。结论: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三成以上正常成年体检心电图可发现异常,女性和老年的部分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成年人 正常 心电图 异常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成年的共病流行情况及其长期变化,以及常见的共病模式。方法本研究纳入参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5 033,利用研究对象参加2004-2008年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第二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报疾病史、现场体格检查及血液样本检测等信息定义了13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将共病定义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描述共病模式。结果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时的年龄为(51.5±10.1)岁,第二次重复调查时为(59.5±10.2)岁。2次调查平均间隔时间(8.0±0.8)年,共病率由33.5%上升至58.1%,人均患病数由1.15个增加至1.82个,平均每5年增长0.42个患病数。年长者、城市人群、文化程度低者的共病率较高,且患病数量随年龄的增速更快。吸烟及过量饮酒者的患病数量随年龄增速也更快。该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组合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结论我国成年群共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共病情况在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水平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存在差异。

  • 标签: 共病 患病率 人群分布 聚类分析 成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低血压经常发生,是外科患者发生术后器官功能不全和死亡的重要促进因素。文章回顾近年来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水平与器官损伤相关的文献研究,从而为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目标提供参考以减少术后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目前缺少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目标的共识,血压控制目标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不应视为一个固定值。血压目标设定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器官有效灌注和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患者预后与结局。人群资料回顾性研究认为围手术期应维持MAP>65 mmHg(1 mmHg=0.133 kPa),并应结合具体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并存疾病进行适当的血压调整。参考基础血压实行严格的个体化血压控制是较合理的血压控制方式,即维持血压波动幅度在基础值的10%~20%可能是最适合的血压控制目标。寻找敏感指标反映适宜血压控制的靶目标是必要的。

  • 标签: 围手术期 血压 个体化 目标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未成年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当前学术界以及法律界仍然持有不同的观点。对未成年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需要结合国家对未成年以及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 标签: 未成年人 公益诉讼 制度 建设 措施
  • 简介:【摘要】《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修订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通过,使我国青少年犯罪防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规定即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从原先的14周岁有条件地下调至12周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案件也频频发生,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研究也成为了焦点,本文希望通过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后的问题探讨,寻求一个对惩治犯罪和保护法益的平衡,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未成年刑罚处罚体系。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责任年龄 制度完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时代未成年更需要父母陪伴,不仅是未成年健康成长的自身需求而且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需求;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只是家庭之事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将从新时代的未成年更需要父母陪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少年强则国强”,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之际,探讨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期望能给予大家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新时代 父母陪伴 紧迫性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危险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对于未成年来说,无论是精神思想还是体力能力都比较薄弱,更容易遭受到伤害。必须不断的加强未成年的自我安全意识学习, 提高未成年的自我防范能力,要让未成年明白什么是危险的事物、场所,并且禁止接触危险的物品、场所。以及日常生活中电器的使用,交通规则,法律法规。从而避免未成年意外伤害,为未成年营造安全的生存条件。

  • 标签: 未成年人 安全事故 提升防范能力
  • 简介:【摘要】未成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同时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健全,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行为失范甚至犯罪。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未成年检察工作,未成年检察工作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做好未成年检察工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 标签: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保护合力
  • 简介:[摘要]未成年司法保护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加强未成年全方位司法保护、促进未成年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保护体系。

  • 标签: []未成年人检察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 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
  • 简介:摘要:对于部分农村家庭出生的未成年而言,在他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可能都会遭遇到家庭暴力。这种家庭暴力可能是语言方面的,也可能是动作实体性质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家庭暴力,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采用科学且精细化地保护举措,真正有效地保护好这部分未成年,真正为他们创设良好健康的生存发展空间。

  • 标签: 未成年人 农村家庭暴力 保护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将现有与成年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前护理评估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以提高护士的评估依从性,促进化疗用药安全。方法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基于目前最佳证据,制订了12条审查指标,包括护士培训以及患者病史、过敏史、诊断、实验室数据、对方案的理解程度、以往治疗不良反应、生理、心理、化疗前用药、体质量及血管通路的评估。于2018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个肿瘤内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与流程再造。结果审查前后均有68例患者、36名护士参与,项目实施前,第11条与12条(评估化疗前用药及血管通路装置)依从性已经达到100%。项目实施后,除第4、10条审查指标(每周测量患者体质量)外,其余8条护士执行依从性均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29~132.06,P<0.01)。以往不良反应评估显示:68例患者中,3例曾经出现过化疗药物输注反应,药物分别为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紫杉醇;39例在入院前(居家期间)出现过化疗相关症状,出现频率占据前5位的症状分别为食欲下降、疲乏、恶心、神经毒性反应和呕吐,入院时大多已缓解。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显著改善了化疗前护理评估的临床护理实践,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需要持续开展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成年人肿瘤患者 化疗前护理评估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质量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