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又称炼气、食、服气、吐纳,是古已有之的养生术。道门十分重视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聚则生,散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以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五倨!理》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道教术作为治病、养生,最终实现成仙理想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修炼,并被后世广为流传。

  • 标签: 行气 现代价值 道教 综论 养生术 抱朴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少林禅拳功法包括定禅、一步禅、活禅等几部分内容。从呼吸吐纳到拳式导引,均体现了禅修功夫以禅运武、习武修禅的禅武合一的整体思想。

  • 标签: 禅修 练功 四时 行气 养生 整体思想
  • 简介: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经双向循"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经双向循"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 标签: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款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道帽,评价其在建立人工道未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义乌市中心医院建立人工道未机械通气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道管理,即间断气管内滴注法;观察组采用人工道帽进行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道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道舒适例数多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稀释度4~5级人数多于对照组,排痰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道帽在人工道建立未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提高了道管理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人工 人工气道帽 呼吸道感染 异物吸入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通便贴外敷脐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9月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通便贴外敷脐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7天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2%高于对照组20%,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便贴外敷脐部是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卒中 便秘/护理 行气通便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便贴在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肛门术后便秘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采用通便贴缓解术后便秘,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开塞露40ml灌肠后以解除便秘。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自行排便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便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便贴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后便秘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气通便贴 肛肠科术后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下颌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方法15ASAⅠ~Ⅱ例下颌骨患者,采用快速诱导法经鼻腔明视气管插管,丙泊酚维持麻醉深浅,下颌骨切开内固定术。结果15例患者,麻醉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及手术操作顺利,患者SpO2维持100%,术后恢复快,苏醒完全。结论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下颌骨切开内固定术,既能保障患者氧供,维持呼吸道通畅,又便于手术操作,术后无并发症,患者痛苦少。

  • 标签: 经鼻气管插管 下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残余结石、胆管炎、慢性胆囊炎应用中药清胆汤治疗、预防的疗效。方法回顾1984年10月~2002年6月48例胆道术后均于术后1个月服用清胆汤治疗残余结石、胆管炎的治疗效果。结果48例病人术后每月经规律性服药,术后胆管炎复发者5例(10.42%),再手术者6例(12.5%),与文献报道术后常规西医疗法者胆管炎复发率为32.8%,再手术率为16.8%比较有显著差别。结论对于胆道术后遗有残余结石患者,采用中药清胆汤治疗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残余结石 胆管炎 清胆行气汤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中医益气健脾法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主要辨证施治法,综合《内经》及历代医家论著并结合个人临床总结阐明益气健脾兼活血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必要性,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了合理的参考。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益气健脾 兼活血行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人工道护理。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共42例,回顾性分析人工道护理措施。结果:31例完全脱机,10例拔管后呼吸急促,再次插管,1例因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科学护理将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48例气管切开患者持续道内湿化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呼吸道不畅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即使用输液泵持续缓慢的将湿化液泵入道内。结果  解除了呼吸道的梗阻,稀释痰液,保护呼吸道内纤毛系统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通常。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持续道内湿化,促进了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持续气道内湿化 气管切开 呼吸道不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丹芍活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慢性盆腔炎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和丹芍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38.45±1.25)%、血浆黏度(1.02±0.32)mpa.s、全血低切黏度(11.31±0.51)mpa.s、全血高切黏度(4.02±0.11)mpa.s、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临床症状积分(5.12±0.28)分、复发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丹芍活血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丹芍活血行气汤 慢性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肢体酸胀、麻木、皮温、发凉、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临床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有助于缓解下肢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动脉闭塞 活血行气法 盐酸丁咯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封包外敷腹股沟治疗人流术后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活血封包(赤芍30g、香附30g、延胡索30g、花椒10g、生甘草20g),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外敷腹股沟,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腹痛46例。结果46例腹痛患者,外敷5-10分钟后感到疼痛缓解,继而痛止,总有效率100%。结论自拟活血封包外敷腹股沟治疗人流术后腹痛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活血行气 封包 腹股沟 人流术后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 采取清热化湿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观察实际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间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采取清热化湿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t=0.253,P=0.801);经过治疗,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但中医组积分要低于对照组(t=4.676,P0.05)。结论 清热化湿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整体效果较优,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破瘀中药方剂通脉汤运用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高危人群的创伤后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因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的DVT高危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Ⅰ(三七丸)、Ⅱ(三七丸+通脉汤)、Ⅲ(三七丸+速碧林)、Ⅳ(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4组,每组30例。观察用药后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血液D-D、PLC、AT-Ⅲ、Fbg、FⅧ)含量变化。结果Ⅱ、Ⅲ、Ⅳ3组临床疗效均较I组有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但Ⅱ、Ⅲ、Ⅳ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采用通脉汤进行预防DVT,能够有效改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D-D、PLC、AT-Ⅲ、Fbg、FⅧ等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继而有效预防围手术期DVT的发生,较经典的低分子肝素仍没有太大差异,即使联合用药也没有较大差异,但由于中医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所以仍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