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可增加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的困难。我院1991年4月至1998年10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500例,有腹部手术史者73例,回顾这些病例旨在说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47例。年龄24岁~76岁,平均45岁。既往手术史:胃穿孔修补术24例,胃大部切除术17例,肝修补术3例,脾切除术11例,门奇断流术4例,横结肠修补术3例,腹部剖腹探查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 上腹部 既往手术史 胆总管结石 胆囊三角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腹部手术史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要点46例(92%)患者手术成功,4例患者中专开腹;手术时间37~213min,平均(68.2±21.0)min;术中出血量25~98mL,平均(53.7±11.9)mL;住院3~7d平均(4.5±0.4)d;术后2~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均为切口脂肪液化,换药后痊愈;未出现肠漏、皮下气肿、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应做好、合理选择切口以及建立安全的气腹、松解粘连区域、术中正确处理胆囊三角和出血三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部手术史
  • 简介:针刺麻醉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中西医结合发掘祖国医学的丰硕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目前还存在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位反应等所谓“三关”问题,为了探索解决“三关”的途径,我们将五年来在针麻下所作腹部手术382例小结于下:

  • 标签: 上腹部手术 肌肉紧张 毛主席革命路线 内脏牵拉反应 临床实践 三关
  • 简介:腹部腹膜后手术常遗留慢性窦道,一般症状不严重,但长期不愈,并常有复发性急性发作,威胁生命,处理很困难。下面介绍一些经验,供参考。一、腹部腹膜解剖特点腹膜腔分为大囊小囊,以横结肠系膜及大网膜为界。①小囊内腹膜后有胆、胰、十二指肠等消化液分泌器官及管道,穿孔即可形成分泌性瘘管。分泌物有腐蚀性,能损害周围器官,发生二期迟发性穿孔,使情况复杂化。②大囊包括游离肠管及系膜,从右上腹屈氏韧带至回盲交界固定于腹后壁。使大囊又分为左右两侧。左侧低位引流至盆腔,右侧低位引流至右腹股沟。两侧交通自由,感染常为全腹膜炎。肠管广泛粘连可形成多发脓肿,互相引流不畅,影响窦道的愈合。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慢性窦道 腹膜后手术 横结肠系膜 分泌器官 低位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的36例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7.22%,手术用时平均为(56.4±3.8)min,住院时间平均为(5.1±0.3)d,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余1例患者中转开腹治疗,术后8d出院。结论有腹部手术史患者仍可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手术中医师应对操作技巧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腹部手术史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讨论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11年9月为57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行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均成功完成LC1,例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经ERCP取石后治愈。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43例术后随访1~6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具有娴熟的腹腔镜外科技术,精细、规范地操作,有腹部手术史患者LC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提倡与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部手术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高血压病人在行腹部手术时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腹部手术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六十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单纯的全身麻醉,而对观察组的30例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进行,之后会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了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和拔管时,肾上腺素水平以及皮质醇等明显地低于采用单纯全麻方式的对照组,产生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高血压病人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手术中值得推广和利用。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行上腹部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腹部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对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问题的影响。方法从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3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接受硬膜外阻滞干预,观察组(n=40)接受全身麻醉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以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一步分析确认,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几种类型。结论腹部全身麻醉方式对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大,而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几种类型为主。

  • 标签: 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 肺部感染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246例,死亡3例。全麻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麻醉 全身 上腹部手术 肺部并发症 护理
  • 简介:传统甲状腺手术因切口较大,术后出现颈部不适、咽部疼痛较多,切口瘢痕长期存在,影响美观,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手术方式。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对3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锁骨上斜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患者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少、芬太尼用药量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缩短。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全麻药及局麻药的用量,是老年腹部手术时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老年人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48例有腹部手术史胆囊结石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手术成功46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无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等并发症。结论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腹部手术史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绝对禁忌证。

  • 标签: 上腹部手术史 腹腔镜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腹部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结果治疗后随访患者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46.7%(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且苏醒相对完全。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法效果佳,是一种切实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上腹部手术 全麻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